时间:2020-04-07 13:34 来源:北京市 作者: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通讯员:安娜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是检验医务工作者责任与担当的试金石,北医三院的住院医师们真金不怕火炼,敢担当、能担当、会担当!面对疫情他们勇往直前,不论是作为一线抗疫的先锋,还是作为逆行战友的后援,他们都无愧于最初穿上白衣时许下的誓言!
逆行者,你的勇气来自哪里
口腔科 杜晴
这是一个特别的冬天,疫情伴随着寒风呼啸而来,作为一名口腔科的年轻医生,我并没有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但看着平时的师长、同事、甚至同届同学都纷纷冲到抗疫前线,用生命捍卫生命的尊严。于是,点滴疫情都开始牵动我的心弦。每每听到抗疫前线传来的动人事迹,我都忍不住盈湿双眼。不禁想问,平凡而普通的逆行者,你的勇气来自哪里?是什么赋予你“揽日月于胸怀,担责任于双肩”的气魄,在没有刀枪和利剑的战役中奋勇向前?随着冬天的脚步渐渐走远,我也逐渐找到了答案。
逆行者,我想,你的勇气来自学医时立下的铿锵誓言吧。除夕刚过,科里组织志愿援助前线报名,刚参加工作不到半年的三名护士小妹妹也积极报名,申请到疫情最前沿去支援。桃李年华的小姑娘,还未褪去青涩,这份争当逆行者的勇气令我佩服。初七一上班,我便打趣似的询问一个护士小妹妹:“去前线不怕吗?”她微微皱着眉,神情些许严肃,回答我道:“防护好了就不怕,我当护士就是想救人的。”看着她的面庞,虽然还带有婴儿肥,但眼神中闪着坚定执着的光芒。是的,她的勇气源自年幼时诵读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源自年少时记下的“道之所向,虽千万人,吾往矣《孟子》”;更源自学医伊始立下的希波克拉底誓言。这些融在骨子里的誓言担当,让ta勇于成为一名扶危度厄的逆行者。
逆行者,我想,你的勇气来自医者的悲悯和柔软。这几天,我有幸支援发热门诊,负责转运病人。能为抗击疫情出一份力让我心中雀跃不已。就是这份工作,让我切实的感受到了抗疫一线医生,在坚强果敢的同时,还有着悲悯和柔软。由于防疫需要,发热门诊医生换上隔离服后不能随意出诊区,我的工作就是在门口接需要去拍片的患者,路上保障他们的安全。乍暖还寒的北京,太阳有些懒洋洋的,北风吹过,冻得人一机灵。这次我接到一个坐在轮椅上的老奶奶,头发花白,神情萎靡,估计是病的不轻。交接完毕,刚打算出门,发热门诊的医生突然叫住我,“等等,老人家的帽子落在诊室了。”说着,她几步跑回去,取了一顶毛线帽子出来。隔着口罩和防护面屏,我看不清她的脸,只见她弯下腰,为老人家细致的戴好帽子,遮住耳朵,又系紧了有些松开的围巾。然后直起身,对焦虑的家属说:“您别着急,有我们大夫陪您去。您看好老人家,外边风大,别着凉。”听罢此言,我看到家属微微松了一口气,虽然看不到表情,但我能感受到大夫那温柔的目光透过眼睛和防护面屏,伴随她的话语,给患者和家属以宽慰。我想起之前给我们培训的那位发热门诊医生,连续门诊6小时之后,还不厌其烦的给我们讲解工作要点。谈到如何安抚患者时, 她眼中闪耀的也是这种温柔的星光。是的,选择无畏的他们,在刚强之外,还有悲悯和柔软,是这份对患者的爱支持他们选择无畏,选择逆向前行。
逆行者,我想,你的勇气源自万众一心,守望相助的人民。在发热门诊支援的工作是三班倒。这一天我晚上八点下班,清洁完将近九点了。想着这个点可能不好打车,而且疫情期间,司机可能对医院附近订单有所回避,我还没吹干头发就开始叫车。没想到刚发送订单就有司机接单,我连忙穿戴好跑出医院大门,司机已经在门口等候了。这么顺利打到车让我非常开心,一上车,我就兴奋地问: “师傅,您接单真快呀,我还怕医院晚上不好打车呢。”师傅笑笑,边打转向灯边回答我:“我特意在医院附近等着呢。想着这个时间还从医院叫车的,大多都是大夫护士,我早点接单送你们回去,你们也能早点休息。”这个回答实在出乎我的意料,不由追问:“接送医生,您不怕有感染风险吗?”师傅一边娴熟的打灯变道,一边回答我:“拒接的理由上百个,但接单的理由只有一个——我是市民。保护好你们也是保护我自己。”那一刻泪水不禁模糊了我的双眼,何其有幸,在这场战役中,医护工作者不是在孤军奋战,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千万善良的、勇敢的、团结的、有责任感的大众都在我们周围共同战斗。他们也是逆行者!万众一心,守望相助的我们成为彼此逆行的勇气和动力。
渐渐地,我找到了逆行者勇气的来源,我也和成千上万的人一起,成了一名逆行者。没有生而英勇,只有选择无畏。向逆行者致敬!
抗疫随笔
消化科 刘鑫
2020年伊始,武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爆发让国人猝不及防。从春晚上临时增加的诗朗诵,到元宵晚会取消现场观众,再到全天多次播报的战疫情等特别节目,疫情逐渐演变成举国上下的头等大事。非典时我还在读书懵懂之际,现如今再次面对冠状病毒的袭来,我已有幸成长为一名临床医师,参与到抗疫的第一线中来。经过一个多月的奋战,大批医护临危受命,先后前往援鄂抗疫的战场,而今国内疫情已得到了极大的好转。在此,我记录下在急诊内科和发热急诊期间的几件小事,以纪念这份艰难且不平凡的时光。
跨年夜我才听闻武汉有不明原因肺炎的患者,转眼间1月19号北京大兴便首先出现了两例确诊患者,这表明疫情随时可能就发生在我的身边。1月20号下午我在急诊分诊台领取N95口罩后,去内科三诊室接班,没多久呼叫了一位持续咳嗽的青年女性,不发热只是干咳,但因为去过武汉华南海鲜市场旁边的水果批发市场,生怕自己得肺炎传染给家人,所以想来检查检查。我询问过大致病史后,考虑她有明确的流行病学史并且情绪比较焦虑,沟通病情后完善了全面的化验和胸部CT。正值特殊时期,我请示急诊三线后,虽然当时CT阅片未见明显肺炎病灶,还是电话请放射科尽快出正式报告,结果回报纵膈旁有少许磨玻璃影,于是便请了发热急诊会诊进一步评估。当时我院的新冠肺炎排查流程尚在不断摸索与完善中,本例患者当晚启动了CDC采样程序,等待咽拭子核酸检测的正式结果。次日,即听闻患者结果阳性已被隔离观察,顿感此次疾病的症状之不典型,对于无发热的患者也要加以重视。
1月21日晨急诊召开了紧急会议,宣布所有医师取消休息,共同学习有关新冠肺炎的诊疗方案,并第一时间强调了工作时穿着隔离衣和佩戴护目镜/防护面屏。科室也为各诊室安装了空气净化器。期间不断有病患及家属咨询新冠肺炎的情况,记得按照当时官方的说法“不排除人传人的可能”,我则尽量劝患者避免外出。受疫情影响,急诊对于出现发热或密切接触的医护及时采取隔离,以致当时人手短缺,月底的排班有时一天内会变动数次。
2月初我支援本院发热急诊负责出流水接诊。岗前培训时,我第一次正式学习穿脱防护服,再次熟悉工作环境,了解清洁区与污染区的划分。在物资最紧张的时期,由于头戴式口罩匮乏,我们每人都会自带一个牛奶箱上的提手,以便戴3M口罩时减轻耳部受压。由于靴套在抗疫前几天就用光了,我们暂时用一次性塑料袋代替,再外套以鞋套。在新冠肺炎排查时,我们将有武汉旅游史或聚集性发病的患者视为高危群体,直接引导至二层进行筛查,而其他发热患者则照常在一层就诊。以流行病学史、血常规结果、胸部影像学结果三者综合考虑,对于怀疑疑似病例,请示上级联系总值班,启动专家小组会诊,符合疑似病例者会在感染科留观治疗,进一步完善核酸检测,对于大多数确诊患者则联系定点医院转诊治疗。为了更好判读胸部CT,呼吸科梁瀛副主任医师特地为大家培训了新冠肺炎的相关知识,并总结了我院确诊10余例患者的影像特点,使我们受益匪浅。
有的病人特别紧张,穿着雨衣就诊,在诊室内不敢就坐,甚至拒绝鼻拭子采样筛查流感;有的病人则不甚理解,因其他疾病来诊,在急诊偶然发现体温高,被迫来发热急诊首诊排查。其中,有一位本地的中年女性过年前查出晚期肿瘤,虽然无流行病学史,但是受疫情影响一直未能开始化疗。此番特地再来排查,内心的焦急可想而知。我在复查血象后,结合近期本院胸部CT结果,在写明会诊意见“暂无证据支持新冠肺炎”后,患者抹了抹眼泪说终于能住院治疗了。还有一位长期在家的老爷子从沙发上跌倒后伤及头部就诊,因高热、不能言语、在轮椅上也坐不住,我们第一时间评估生命体征及瞳孔状态后为老人尽快行头部和胸部CT检查。当时我院开放了老门诊楼的CT4室作为发热急诊患者专门的检查室,我引导患者及家属第一时间确诊脑出血、除外新冠肺炎后,联系神外急诊会诊,马上收入急诊进一步治疗。可以说疫情不仅本身危害着全国人民的健康生活,也同时使其他疾病患者的诊疗受到极大的影响。
经过多次寒雪的洗礼,低速运转的北京城已不再像春节时那样压抑,复工复产的人们逐步恢复到正常的生活节奏中来。尽管目前间断仍有个别输入性病例出现,但小区防疫工作已全面推广、全民的自我防护意识已得到提高,我相信抗疫胜利的日子马上就会到来。在此,我衷心祝愿在武汉前线抗疫的老师学长同学早日平安凯旋。
不经历风雨 怎能见彩虹
内科 李雨
这个冬天,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悄然而至,新冠病毒肺炎夹杂在流感的尾巴进入了我的感染科轮转生活。随着疫情的发端、波及到蔓延,这对广大的医疗工作者无疑是巨大的工作挑战,感染科无疑承担了抗疫一线的重任。面对突如其来的病毒和大量的急诊发热病人,我起初有一些紧张的情绪,每当有武汉来就诊的患者时老师们都主动的自己接诊,减少住院医们接触新冠病毒的可能,看着老师坚定不移的背影和从容的处理,我的心里逐渐的坚定了起来。
第一次穿上猴服的我是又兴奋又紧张。穿着猴服,戴着护目镜、N95口罩,一天的工作下来感觉很累很辛苦。但是大家都在积极的工作,都没有一丝退却的想法。我看到的是在通知需要加班的退掉的一张张国内返程的火车票,看到的是微信群里讨论如何高效率的完善诊疗过程,看到的是教育处老师送来的牛奶。在这个互爱互助的三院大家庭中,医院处处高效的为我们提供各种保障,让我感受到了同事们的和谐,领导们的温暖和一个高效的三院体系。我的父母和爱人也都是医生,他们非常支持我疫情期间在感染科的工作。期间我也因扁桃体发炎合并甲流发热5天。持续低热不好转时我也有一些恐慌,但当我收到心内科和血液科恩师们的关心,一线小伙伴们的鼓励,内心感到十分温暖和感激,也坚定了信念。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疫情期间能在抗疫一线工作对我今后的从医道路无疑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冬天已悄然离去,春天正漫步走来。愿我们一切安好!
抗击疫情有感
张轶 运动医学科
更子之初疫酿祸,来势汹汹欲吞没。
适逢佳节人成漠,分秒必争不可拖。
休把华夏儿女惹,方寸土地严守握。
莫视炎黄子孙弱,万众一心全消落。
牢记防护全民作,齐心协力保家国。
火雷军民献忘我,肆虐病毒不敢挪。
巾帼削发防护裹,须眉披羽咽喉勒。
生死线上奋抢夺,勠力同心诛病魔。
斩妖除魔猛开拓,攻坚克难勇拼搏。
魑魅魍魉不惧多,前赴后继逐击破。
待到春花遍满坡,举国上下齐欢乐。
风调雨顺结硕果,国泰民安共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