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4-07 13:43 来源:北京市 作者: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 通讯员:安娜
时间飞逝,算一算今年来北京天坛医院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参加规培已是第三个年头了,从我研究生入学的时候,全科医生是老百姓健康的守门人这个概念就深深刻进我的脑海,但是,求学期间,包括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期间,怎么做守门人,还是比较缺乏实战经验。而恰恰是在规培即将结束的这个春天,我们迎来了一场巨大的考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这是我有生之年除“非典”外,所经历过的又一个传播迅速、病死率较高、尚无有效药物治疗的大型疫情。但不同的是,十几年前我还是个中学生,而今日我已经成为一名可以战斗在一线的医务人员,当起了“守门人”。
事情要回溯到大年初四,主任在科室微信群里发了一条信息,需要科里派医生到医院新成立的筛查门诊工作,正处于春节假期中的我毫不犹豫的报了名,希望在这场战“疫”中,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在筛查门诊的日子过得很充实,为保证患者的住院环境安全和医院的工作环境安全,针对包括配送、保安等在内的本院返京工作人员和门诊住院的患者,我们逐个询问并登记的流行病学史、症状,并完善一些相关的化验检查如血常规、胸片,有的还要采集咽拭子进行新冠核酸检测,守好医院的第一道大门。
按照轮转计划,2020年的3月我在感染科发热门诊。在疫情期间,作为治疗第一道门槛的发热门诊,是分流发热患者、避免院内感染的前方重地,基础而关键。这里工作繁琐,每个病人都需要仔细询问接触史。在询问病史和查体后要开具相应检查,等待检查回报后还要决定患者的去向,工作紧张、责任重大。
在以往的培训中,老师们不止一次的讲过人文和沟通,如何合理的安排问题,如何从患者的回答和非肢体语言中捕捉蛛丝马迹,从而发现困扰患者的实际问题并实施帮助。这些培训内容,在发热门诊期间让我有了一个特殊情境下的实践机会。来诊的患者中,有的有顾虑有隐瞒,有的太焦虑放大自己的感受,还有的态度强硬,对医生的沟通能力和发现问题的能力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在看诊的同时经常还要做一些适当的情绪疏导。面对很多既往有其他基础疾病的发热门诊患者,比如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胃病等等,也让我既往积累的专业知识有了施展空间,秉持“全人照顾”的理念,为患者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指导。
身穿防护服的我们,在别人眼里难以辨别,就连我们自己也只能通过眼睛和声音大致判断出几个自己最熟悉的人。身穿防护服的我们,因为来自不同科室,很多以前并不认识,但却因为彼此都穿着防护服共同奋战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而使我们的心变得无比亲近,无私地将自己的关心与爱护传递给对方。在这场战“疫”中,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战士。作为全科医生,我也是一个战士,一个在疫情期间把好医院第一关的战士,一个特殊情况下的“守门人”,用我的知识和技能,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在这期间,我时不时收到亲朋好友的问候,有人问我辛不辛苦,我想说,面对疫情逆行抗击本是医生的职责,不会有哪位医生会过多的说“辛苦”二字。与许多前辈相比,和支援武汉的同事们相比,我能做的事少而平凡。但战“疫”的成功,依靠的正是无数普通人的坚守和努力,通过我们所有人的努力,团结一心,众志成城,最终定能迎来战胜疫情举国欢庆的日子,共览常岁之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