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4-10 16:28 来源:上海市 作者:华山医院住院医师基地外科党支部 通讯员:任羿诚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基地外科党支部的热血战“疫”
2020年初的新冠肺炎疫情,来的触不及防,给全国人民经济、生活和工作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而对医务工作者,更是生死的考验。3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的回信,给年轻党员、医务工作者指明了今后奋斗的方向。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基地外科党支部,在邹蔡峰书记的组织下,认真学习了习总书记的回信精神,并以回信精神为指导总结了疫情以来支部的各项工作。
张文宏主任曾说“宅在家里不是隔离,是在战斗!”而作为一名医生,同时也是一名党员,来自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基地外科党支部的每一位党员,不仅仅“宅”在家,而是在始终坚守各自岗位的同时,也通过各种方式为抗击疫情做出自己的贡献。
作为医院里最年轻的群体之一,基地外科党支部党员大部分为“90后”,一直以来积极参与无偿献血,是献血部队的主力军。支部30名同志,将近20人曾参与过无偿献血,更有5名同志加入到了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疫情期间,面对临床用血极度紧张,急重症患者救治工作因缺血受到阻碍的情况,邹蔡峰书记与宣传委员郭庆龙同志、支部党员刘兴旺同志,三人在院防保科的带领下于2020年3月11日一同前往上海市血液中心,共计无偿献出1000ml新鲜血液。黄先觉同志也于2020年4月5日无偿献血200ml。而作为无偿献血的“老顾客”,支部书记邹蔡峰多年来坚持无偿献血,目前个人累计献全血超过2000ml。
支部党员们的献血证书 |
|
|
|
|
|
2020年03月11日党员们的献血战“疫” |
|
|
|
邹蔡峰同志的“献血证们” |
|
目前,国内疫情基本控制,临床工作基本恢复正常,意味着用血需求的进一步增加。因此,支部多名党员也有无偿献血的想法,部分同志已向院防保科预约,将于近期贡献自己温暖的血液,使更多患者及时得到救治。
基地外科党支部拟近期献血的党员名单 |
|
此外,疫情期间,外科基地党支部党员响应院党委号召,积极参加医院“新冠肺炎在线答疑党员突击队”、为抗击新冠肺炎捐款等。同时,支部党员刘兴旺、王友博同志疫情严重期间轮转急诊心电图科室,两位同志始终坚守在急诊一线,未曾退却。邹蔡峰同志、胡建同志,在大量急诊科工作人员支援武汉一线、急诊工作人员严重缺乏的情况下,主动报名支援急诊科的工作,战斗在抗“疫”的一线。支部的各位党员,疫情期间,都以各种形式积极参与到抗“疫”战斗中,为抗“疫”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通过这次疫情,以及对习总书记回信精神的学习,党员们更加坚定了学好本领、为人民服务、为患者服务的信念:
1.
支部书记——邹蔡峰同志(外科基地):疫情以来,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同心协力,共度时艰。而我们支部的同志,以外科专业为主,虽一线战斗机会较少,但全体党员在疫情期间在始终坚守自身岗位的同时,也通过各种途径积极为抗击疫情做出自己的贡献,发挥着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支部里急诊基地的同志,也坚持奋战在医院抗“疫”的一线。此次疫情,更加坚定了每一位党员的信念。习总书记的回信,也鼓舞着我们的党员随时准备“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
2.
组织委员——郑永涛同志(外科基地):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不仅是中国人民的一道难关,也是对中国共产党的一次考验,在这危急的关口,中国共产党展示了坚强的韧性,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的特性。从疫情开始,反应迅速,危机关口,党员冲在第一线。在我们党支部中这样的故事也很多,急诊基地的党员始终在第一线,其他外科基地的党员完成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支援急诊,还有很多其他党员用鲜血等形式贡献自己的力量。相信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一定会取得抗疫的最终胜利。
3.
宣传委员——郭庆龙同志(外科基地):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为我们指明了临床学习的目的,明确了人民医生的职责,肯定了抗击新冠肺炎中医护人员的奉献,提出了做一名党和人民信赖的好医生的要求。这些让我备受鼓舞、心潮澎湃,作为一名医生,面对疾病,我们要向这次驰援武汉的医护人员学习;作为一名党员,更要身先士卒,疫情不退,我们不退。
4.
田绪锋同志(急诊基地学员):疫情当前,作为一名青年党员,一名急诊医生,虽然这次没有机会去武汉前线,但在疫情期间,我一直坚守急诊岗位,做好发热病人的筛查和防控工作,与医护团队共同学习并更新抗疫知识。我的妻子也是一名青年党员,也参与到支援急诊一线的防控工作中,我们都以自己是青年党员感到自豪。习总书记认可了我们的工作,鼓励并支持我们,让我们倍感亲切和鼓舞。疫情会过去,但习总书记赋予我们青年党员的昂扬向上的精神将永远传承下去。
5.
周凌宇同志(急诊基地学员):新冠肺炎肆虐,引起全球的恐慌。而中国的疫情很快被控制住了,根本原因是什么?我认为,是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齐心协力,发挥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最终取得了战疫的基本胜利。作为一名医务人员,更是感同身受,看到科里老师毫不犹豫地奔向武汉最前线,深受鼓舞。疫情期间自己也在急诊一线,以上级老师为榜样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抗“疫”贡献一份力量。所谓上下同欲者胜,我坚信我们一定能打赢这场战争。
6.
李少波同志(全科基地学员):青年强则国强,我们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名族就有希望。作为一名医学生及一名党员,虽然没有奔赴前线,但更明白身上肩负的重任,坚定了学医的信心。疫情期间,坚守在住培岗位上,坚持学习理论和实践知识,练就过硬的本领,迎接着接下来新的挑战和任务。向奋战在一线的华山人、复旦人及所有的医务人员致敬,以他们为榜样,成长为出色的党员医生,时刻准备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
7.
赵恺同志(外科基地学员):今日我所在的党支部带领我们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给“90后”党员的回信,回信内容使我们青年住院医师备受鼓舞。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经历此次疫情,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和住培医师,深深被我们这个群体所感动。自己虽然没有奔赴一线,但是我的心与他们联系在一起,他们的精神也一直深深鼓舞着我,勉励我继续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那句“不计报酬、不论生死”,体现出了我们医务工作者的崇高境界,也让自己感受到应该以实际行动展现对党的热爱。
8.
胡建同志(外科基地学员):2020年3月,华山北院为缓解急诊科医生的工作强度,号召外科医生支援北院急诊外科,本人报名参与了部分急诊外科工作,在工作中,深深体会到急诊科工作疫情期间的辛苦与紧张。新冠瘟疫斗争,强大的中国、强大的共产党是我们坚强的后盾,在困难和危险面前,需要我们每一位民众的努力。同时,作为一名青年党员,我们要坚守初心,不害怕,不退缩,在大风大浪中把稳方向盘。
9.
杨恒同志(外科基地学员):疫情是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2003年非典的时候我们是受保护的孩子,这一次我们“90后”党员成为了战士,面对责任,我们坚守岗位;面对挑战,我们迎难而上,用蓬勃朝气的新生力量,彰显了不畏艰险、迎难而上的新担当。在大灾大难面前,我们“90后”党员必须承担起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与担当。我们广大青年要永葆初心、坚定信心、下定决心,以更昂扬的姿态、更饱满的热情、更坚定的意志,在平凡的岗位上绽放最美的芳华,续写更加动人的报国诗篇,真正成为国家和社会的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