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4-14 16:02 来源:四川省 作者:张黎 通讯员:冯鹤媛
2020年春节期间,全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日趋严峻。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被确定为四川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医疗救治省市级定点医院,作为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医院各年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也积极响应,勇敢地与自己的老师们一起坚守岗位,不畏困难,共抗疫情,用实际行动来践行医学生誓言。
作为此次疫情防控的重点科室,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临床工作压力倍增。2018级全科住培学员陈远宏恰逢轮转该科,他和带教老师一起坚守病房,连续工作20多天,每天工作时间最长曾达到12小时。面对疫情,很多患者充满恐慌、焦虑、紧张等情绪,陈远宏与患者耐心沟通,并且用积极、乐观的态度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在认真做好自我防护的同时,他熟练掌握防控原则,严格遵循诊疗规范,出色完成了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临床学习任务。他表示,当看到科室老师们义无反顾支援武汉时,“深深感受到医护人员不计报酬、不畏生死、勇往直前的精神!”
2019级内科住培学员潘博,疫情期间在急诊科轮转。由于急诊科病人流动性强,周转快,工作环境更加复杂。他每天需要处理住院病人、留观病人、门诊病人,其中不乏从疫区回来的病人,不过这些都没让他退缩。他的带教老师是医院新冠肺炎专家组成员,他跟随老师认真学习,积极掌握新冠肺炎防控最新知识。每次查房中都会主动向患者解释新冠肺炎相关知识,让他们理性认识此次疫情,减轻他们的恐惧。在跟随老师上门诊时,他都会积极做好自身防护措施,为每个患者测体温,并指导他们填写新冠肺炎调查表,耐心为他们解答问题,告知他们疫情期间在家如何用药以及监测自己的病情。他说:“作为一名住培学员和专业学位研究生,疫情期间我竭尽全力做好自己的份内事,无论遇到任何困难我都努力克服,并一直坚守在抗击疫情的一线,希望能为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自己的力量,对得起初入医学院时许下的誓言。”
罗七境,2017级急诊科住培学员。他深知,作为24小时接诊科室,疫情防控工作急诊科一定首当其冲。他从2019年12月至今,一直在急诊科坚守岗位,奋战在抗疫前线。在此期间,他积极学习国家卫健委下发的各版新冠肺炎诊疗指南及隔离防护要求等知识,认真执行上级医师根据疫情防控需要下达的新要求、新指示。临床工作中,仔细排查急诊科留观区内的住院、留观、门诊输液三类患者有无可疑人员,如有可疑患者,立即隔离,积极完善相关辅助检查,并及时向上级医师及科主任、护士长汇报、请示。
2019级内科住培学员廖文欣,每天奔走于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病房,直至汗水浸湿衣服,口罩引起的面部过敏也未曾停止;2017级内科住培学员朱晨玉江,和急诊科医护人员一起,为了节约使用防护物品,连续6小时以上不吃不喝……在此次抗击疫情的战斗中,像陈远宏、潘博、罗七境等这样坚守岗位的住培学员还有很多。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一方面根据国家卫健委《关于加强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医务人员培训工作的通知》要求,通过QQ、视频直播等网上教学形式加强对住培学员进行防疫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另一方面,全力保障每位坚守在临床岗位的住培学员与带教老师享受同等条件的医疗、防护用品;同时,职能部门也多次深入科室,走访和关心培训学员。为了表扬和鼓励住培训学员们这种勇于担当的责任感,医院还于近期开展了培训学员“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的评选工作,从急诊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重症医学科等科室评选和表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学员和护士规范化培训学员36人。
在抗击疫情期间,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的住培学员们作为未来的临床医生,面对困难,他们没有退缩;为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他们选择和老师们一起,坚守岗位,诠释医者初心,践行医学生誓言。正如2019级内科住培学员游野所说:“我相信我们能打赢这场抗疫战斗,我始终坚守岗位,认真地做好防疫工作,以支援武汉的医护人员为榜样,重任在心头,使命在心间。”也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勉励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的回信中寄语,希望他们努力在为人民服务中茁壮成长、在艰苦奋斗中砥砺意志品质、在实践中增长工作本领,继续在救死扶伤的岗位上拼搏奋战,带动广大青年不惧风雨、勇挑重担,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
陈远宏
2018级全科住培学员
我是2018级规培学员陈远宏,于2020年1月16日转入呼吸内科。面对疫情,医院响应国家卫健委和省卫健委号召,派遣专家参与武汉医疗救治工作,我深深的从老师们的身上感受到了那种不记报酬、不畏生死、勇往直前的精神,我作为规培学员,也想着能做点什么。
我认真学习新冠肺炎的相关指南,扎实自己的理论基础,呼吸内科作为此次疫情的重点科室,我勇于冲在规培学员前面,积极配合上级医生完成组上诊疗工作。面对发热病人,我配合上级医师,应用所学知识积极参与病患的治疗和救治工作,并做好自我预防。
自疫情发生以来,我和老师们勇敢战斗在一线。连续工作了30余天,每天工作时间高达10多个小时,但在高强度工作的同时,我也保证按质完成自己的工作。疫情期间,为避免交叉感染可能,科室尽可能限制家属陪同人数,病人检查就缺少护送人员,特别是一些病情稍重的病人,我积极主动护送病人检查,丝毫不惜自己的劳动力。面对这场来势凶猛且充满未知的疫情,患者多有恐慌、焦虑、紧张、担心等情绪,因此在与患者的沟通上要充满耐心,并且积极乐观的对患者心理进行疏导。告知患者要抱有科学严谨的态度,相信科研人员、医护人员、相信在党的领导下,全国人民齐心协力,一定能够打赢这场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在科室面临医用口罩和防护服紧缺下,住院部接触的病人是通过门诊医生和发热门诊筛选后进入科室,风险要小很多,在防护用品紧缺的情况下,我们舍不得浪费一点防护物质。随着科室老师支援湖北,呼吸科门诊老师的工作量剧增,我主动请战,配合老师完成门诊工作,在老师的指导下给病人开检查、检验等工作,在此期间得到了病人和老师们的一致好评。
(陈远宏—疫情期间在门诊工作)
潘博
2019级内科住培学员/专业学位研究生
2020年的春节注定难忘,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席卷全国,作为一名中国人,每天看着央视《战疫情》播报的确诊与死亡病例与日俱增,我的心情无比悲痛。大年初一,看着附院的老师们都纷纷主动请缨前往武汉,我倍受鼓舞,我也想去前线,去武汉,尽一点我的绵薄之力,尽一名川北医人应尽的职责。但同时作为一名规培学员,我更知道自己能力目前还有限,我能做的就是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春节期间我在急诊科轮转,住院总老师告诉我目前人手不够,我听闻后立马主动要求提前回来上班并坚守在一线,希望能够缓解一下科室其他医护人员的压力。急诊科病人流动很大,周转很快,其工作量大不同往前,每天不仅需要处理住院病人,留观病人,还有门诊输液的患者,其中不乏从疫区武汉回来的患者,不过这些都没让我退缩,很多事情正常上班的时间无法做完的我都加班加点一定完成。此外很多远在外地的同学因为封路等原因无法返回,造成人员短缺的问题,在科室里他们的班我都会替他们顶上。
我的带教老师是新冠肺炎专家组成员,我努力跟随他学习,积极掌握新冠肺炎最新知识,争取在遇到相关病例时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由于受疫情影响,病房里很多患者都很恐慌、焦虑,每次查房中我都会关心他们并为他们一一解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相关知识,让他们理性认识此次疫情,减轻他们的恐惧,告诉他们只要我们全国人民齐心协力,众志成城一定可以战胜此次疫情,急诊科发热病人也很多,在做好防护的前提下,我都会仔细认真询问相关病史、疫区居留史及查体等,尽早做出正确的疾病诊断,争取让他们早一点出院,对某些疑似病例立马上报上级医师,尽早隔离。每周三在跟随老师上门诊中,我都会为每个患者测体温,并指导他们填写新冠肺炎调查表,耐心的为他们解答问题,告知他们疫情期间在家如何用药以及监测自己的病情。在生活中,我积极向亲戚、朋友、同学宣传新冠肺炎相关知识,告知他们戴好口罩,不要外出,监测体温,在这个特殊时刻,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听从党和国家的安排。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这句话深深刻入我的脑海里,作为一名规培学员,疫情期间我竭尽全力做好自己的份内事,无论遇到任何困难我都努力克服,并一直坚守在抗击疫情的一线,希望能为打赢这场疫情防控的战争贡献自己的力量,对得起初入医学院时许下的誓言。
(潘博—指导就诊患者填写新冠肺炎调查表并为其测量体温)
罗七境
2017级急诊科住培学员
去年底,湖北省武汉市突然爆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迅速向全国蔓延,很快便波及到南充。急诊科作为24小时接诊科室首当其冲,我作为急诊科本专业规培学员,也迅速投入到抗击新冠肺炎的防控战中。
接到政府及医院的相关通知后,在科主任及护士长的统一安排下,我从去年12月至今年3月份坚持按班坚守岗位,每周一至周五持续奋战在前线。首先,在个人工作上认真承担本职任务,按照医院下发文件规定穿戴防护用具,严格执行手卫生,按照科主任的要求仔细排查目前在急诊科留观区内的住院、留观、门诊输液三类患者有无可疑人员,一旦发现可疑患者,立即隔离,积极完善相关辅助检查,并向上级医师及科主任、护士长汇报、请示。对于接诊新到急诊科的患者,严格测量体温,详细询问患者及家属有无湖北疫区居留史及新冠肺炎可疑人员接触史,指导就诊病人正确佩戴口罩,告知其口罩使用后扔放到专门的垃圾桶内,并按照医院建立的隔离路线行走,严防院内感染。
疫情期间,认真学习医院下发的新冠肺炎的隔离防护要求及新版治疗指南。每次及时参加科务会及科室业务学习,同时做好科务会记录,执行主任根据疫情防控需要下达的新要求、新指示。根据医院要求,凡是到医院就诊的发热病人,均必须先到发热门诊就诊,经发热门诊检查排除后方可到急诊就诊。但急诊科作为24小时接诊科室,是急重病人经过的第一站,我作为规培医生,协助上级医师工作,详细做好疑难患者讨论记录,并认真执行讨论得出的下一步治疗方案,疑似重病人暂时在隔离抢救室救治,待2次新冠核酸检查结果后明确诊断。而患者家属得知情况后较为焦虑、悲观,我也及时与患者家属沟通尽量安抚情绪。
廖文欣
2019级内科住培学员/专业学位研究生
2020年12月份,我正好按照规培轮转表在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呼吸科轮转。春节期间,正处寒冬,人流量多,往往也是呼吸科最忙的时候,接诊的病人往往病程长,起病急,病情十分危重。而在此次轮转期间,一场毫无硝烟战斗警报拉响了。
在接到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的通知以来,我积极配合上级安排,新年期间仍然坚守岗位,尽职尽责的完成每一项工作。疫情伊始刚好遇上科室新年休假,我作为年后休假的一批人之一,过年期间面对科室七十几张病床,病人多、病情危重。还记得在一个星期的时间里,就抢救了两三个病人,虽然我们竭尽全力但仍不敌病患病情危重全身衰竭加之家庭经济负担大而放弃治疗。虽然心情悲痛但仍要积极面对,重新积极投入抗疫战斗。由于疫情紧急,医用口罩、84消毒液、酒精等成了紧俏物,防护服护目镜更是极度缺乏。即使防疫物资不到位,但毅然奋战于抗疫一线,对发热肺炎病人进行仔细筛查,做到不放过不漏过一人,每天奔走于病房,汗水每次都浸湿衣服,口罩下的脸过敏就没有停止过了,每次回家前要全身上下洗个遍才能跟身边的人接触。
新年期间,工作量大任务繁重病人轮转快,每天加班至八九是常态。随着疫情的继续发展,当然也停止了休假,从大年初一开始呼吸科就派遣了连续两批医护人员驰援武汉,而剩下的医生就更少了,但是病人量仍满满当当。为了更好的工作,吃在医院住在医院,留更多时间抗冠,科室的女医生们也为此剪去一头秀发。每天在科室的第一件事就是进行病例讨论,对于疑似病例积极筛查新冠核酸咽拭子,必要时行纤支镜灌洗(虽然容易感染),做到不放过一个疑似病例,对于确诊病人做好积极转运工作。配合科室积极开展新冠病毒肺炎的诊疗和防控知识培训,规范呼吸科门诊就诊流程,设置单间防护病房,做好人员的疏散。
在疫情面前,不将个人得失放在心上,毫不退缩、勇担职责、践行使命,履行着作为一位医务工作者的职责,保障一方百姓的健康安全。
(廖文欣—全副武装协助老师取新冠咽拭子)
朱晨玉江
2017级内科住培学员
本人朱晨玉江,是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现为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科基地2017级规培学员。于2020年1-3月轮转急诊内科,轮转急诊的第一个月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对自己而言内心有过畏惧,更多的是挑战和作为一名合格医务人员的担当。
急诊科是医院抗击疫情防控阻击战中的“桥头堡”,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从疫情爆发接到任务开始,急诊科全科医务人员就进入了全面备战状态。作为一名中共党员,我更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大年三十、初一、乃至整个春节假期至今坚守岗位。在医院及科室领导的统一指挥下,积极主动学习并掌握新冠肺炎防控知识、个人防护用品穿脱流程、各个区域的消毒方法,认真自觉学习每次最新版本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治方案,牢记于心并且付之于实际工作中。
面对疫情,急诊科全体医护人员无时无刻不在经受着巨大的考验。疫情爆发初期,正值春节,我院仅开设发热门诊及急诊门诊,大量病人涌入急诊科,特别是赵世桥等数位老师接触确诊患者被紧急隔离观察后,本就“连轴转”的急诊内科门诊人员更加紧缺,作为一名中共党员,我主动请战,在留观区排班轮休的情况下多次支援急诊内科门诊。
2月4日老区急诊科发现可疑疑似新冠肺炎病人,转诊至我院时病情危重,接到通知后,早已做好自我防护措施的医护人员立即于抢救室对其进行抢救。那天正好我在留观区值夜班,按照李卫东主任及住院总老师的要求,将急诊科抢救室封闭隔离,积极配合护士、护工等专业人员做好病区全面消毒工作,划分病区隔离安置留观区病人,注意排查病区有无人员接触该疑似病人,疏导急诊科门诊就诊病人,并请感染科、肾内科、ICU、呼吸内科、影像科等相关科室对该病人进行院内大会诊。经过多次院内会诊,综合各个专家会诊意见,结合患者胸部CT影像学表现及两次核酸检测阴性结果,排除患者为新冠肺炎,后将患者转入相关科室行专科救治。
突如其来的疫情使得医院隔离服、口罩等防护物资紧缺。值守发热预检、抢救室、急诊门诊等医护人员为了节约使用隔离防护物品,经常连续6小时以上不吃不喝,浸出的汗水与口罩在鼻梁上的压痕见证了所有一线医护人员的辛酸。身为其中的一员,看到与日俱减的新增病例(确诊或疑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数据,我觉得一切都值得,我坚信我们终将打赢这场战争。我很自豪为抗击疫情贡献了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