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后医学教育网
广东省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住院医师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北大援鄂医疗队90后回信精神

时间:2020-04-16 10:14 来源:广东省 作者:叶瑜 通讯员:王宜

2020年春节前夕,一场始料未及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肆虐我国大地。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我院151名医务人员义无反顾、无私奉献、英勇奋战,驻守阵地的住培学员们深受感动、坚守岗位,与老师并肩作战。2020315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回信,向奋斗在疫情防控各条战线上的广大青年致以诚挚的问候和充分的肯定,希望他们“努力在为人民服务中茁壮成长、在艰苦奋斗中砥砺意志品质、在实践中增长工作本领,继续在救死扶伤的岗位上拼搏奋战,带动广大青年不惧风雨、勇挑重担,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

为了激励全体住培学员在抗击疫情战斗中勇担使命、再接再厉,42日,在医院党委的指导下,医院组织全院住培医师认真学习了总书记的回信精神,奋斗在一线的住院医师们备受鼓舞,并结合自己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工作经历,纷纷表达了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力量的决心!

 

王在瑞(2018级放射肿瘤基地住培学员,2020323日至今支援发热门诊):

新春伊始,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在全国迅速蔓延,每日都被相关讯息刷屏,看着增长的确诊病例数及死亡数,每个人心中都有些许恐惧,亿万群众的衣食住行都深受影响。

作为医务工作者,我院的许多前辈们履行使命担当,逆行驰援武汉,冲在疫情一线。他们这种大爱无畏的精神时刻激励着我。作为放疗科的一名规培医生,十分遗憾未能与他们并肩作战,但我始终以他们为榜样,也时刻准备着能为疫情防控有所贡献。

26日在接到医院报名支援发热门诊、隔离病房的通知后,我义无反顾的报名了,当时仍为疫情初中期,形势十分严峻,可我觉得这是职责所在、义不容辞。在完成新冠相关知识、个人防护及采集咽拭子等工作流程的培训后我光荣上岗了。在隔离病房的工作中,收治的病人大多是湖北返粤并有发热、咳嗽症状及影像学有炎症改变的患者,尚未排除新冠肺炎,需要隔离观察。在处置中做好个人防护、规范的采集标本十分重要,并将相关情况与发热门诊、检验科、急诊科、医务处等部门及时沟通,以便妥善处理问题。

印象深刻的是隔离的一对湖北返粤夫妻,妻子因为咳嗽就诊,查胸部CT显示肺部有磨玻璃改变,影像建议结合核酸结果排除新冠肺炎。而与此同时也建议她丈夫来医院就诊排查,发热门诊测体温37.5℃,肺部影像正常。当时我心里想怎么会这么巧,这对夫妻同时有问题,又是从疫区回来,不会真的是新冠肺炎吧! 这也提醒我们一定要做好防护。当穿上防护服的时候,我既兴奋又有畏惧,在反复确定没有疏漏后进入隔离区:进行确认病史、体格检查、咽拭子采集、病房规则宣教等工作。在结束后我已雾眼蒙蒙,什么都看不清了,出汗已潮湿了衣服,这时候我也深深体会到前线同事的不易,对他们驰援武汉更肃然起敬。患者经过隔离检查治疗,最终排除新冠肺炎。在解除隔离后患者对我们的工作表示理解感谢,我们也十分欣慰。

周而复始的工作,接诊隔离的人在不断的变化,而我们始终要做到安全、规范、及时、准确的接诊治疗,才能确保顺利完成这份意义非凡的任务。

当下疫情防控形势趋于向好,让我们再次感受到国家的强盛,而国家的强盛又影响着、造福着每一个中国人。正是那些“勇于担当、甘于奉献、大爱无畏”的人筑起了民族的脊梁,才使中华民族永列强国之巅。而作为青年一代,我们更要响应习总书记的号召,学习前辈们的“救死扶伤、大爱无畏”的精神,投身祖国建设,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让青春绽放最绚丽的颜色。

 

龙丹(2019级内科基地,深汕中心医院委培学员,201912月—20202月在呼吸内科轮科)

这一场突如其来的战“疫”,打破了所有人的计划。2020121日,我接到医院通知,取消休假,留守广州待命。那一刻,我犹豫了,这是一个来之不易的年假,父母还殷切期盼我早日回家。但是我所在的是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是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直面搏斗的科室。这一刻,我不能逃跑,尽管我学识尚浅、羽翼未丰,我依然想让自己参与到这一场战“疫”中去,哪怕是后备军。科里的主任医师、主治医师、护长一批接着一批地去支援武汉,我给他们打气加油,内心充满着敬佩。谁都害怕病痛,都逃避死亡,都恐惧未知,但他们却绝不推脱责任,绝不露怯一分,也绝不犹豫一刻,疫情当前,他们毅然决然告别家人,义无反顾冲上火线,冲上战场!

我还记得截止20202712时,广州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数仍在上升,累计报告确诊病例285例,在广东省内仅次于深圳。7日这天夜晚,科里的值班医生在微信群里报告说,9床患者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为阳性。这一消息犹如平地一声惊雷,让我们纷纷惊醒。主任立马做出指示,向值班医生确认标本采集是否规范,送检过程中是否受到污染等,同时致电检验科复测同一份标本。那是26日收治的一个广东省汕尾市陆丰的60岁老年男性病人,入院前我院急诊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两次都是阴性,主要症状为咯血,并没有发热、干咳、乏力的表现;我院抽血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均正常;急诊CT显示双肺多发磨玻璃样影,但并非是肺外带;也没有相关流行病学史支持。入院初步考虑诊断是咯血查因:肺部感染可能,支气管扩张可能。但是27日这天复查的核酸检测,检验科电话报告却为阳性。我们都知道新型冠状病毒侵害的部位主要是肺部,病毒感染的核酸检测只30%~50%的阳性率,核酸检测存在一定“假阴性”,也就是有一部分病人没有检测出来,存在漏诊的情况。而一旦这个患者确定是确诊病例,需要对所有密切接触者进行排查,科里密切接触的医生和护士以及其他在科患者家属都需要隔离,这造成的医护力量损失是巨大的。那一夜,科里所有人都在等待检验结果。直到28日凌晨,主任转述检验科发来的结果,同一标本复核为阴性,大家才稍稍放心。28日这天,我们医生多次详细询问患者,患者否认发热等相关症状,更是否认相关流行病学史。我们决定再次送检患者新型冠状病毒核酸及抗体检测,同时采集标本送市CDC进行检测。经过科里协商决定,也取得患者及家属同意,将患者转自我院南院隔离病区继续观察治疗。

历经此事,我多次后怕。医院本就是疑似病例聚集的地方,是最容易受感染的地方。在接诊过程中,我们务必要详细询问病史,尤其注意追问流行病学史;要时刻与病人保持安全距离;不能一味相信试剂盒检验结果,要结合患者症状、体征、流行病学等情况综合来判断。任何时候都要提高警惕,这是对我们自己负责更是对所有病人负责。面对疫情,我们要不畏艰险,不怕困难,就像习近平书记说得那样,要在艰苦奋斗中砥砺意志品质,在实践中增长工作本领!

                                                                   

李仕勋(2019级骨科基地住培学员,2020229日—331日支援发热门诊):

读了习总书记给“90后”医护抗疫勇士的回信,我们每一个医护人员都激动不已。疫情以来,全国数万医护人员驰援湖北,让我们这些年轻的规培医生备受感染。在科室发布了支援发热门诊的报名通知后,我第一时间报了名,希望自己能在这场疫情中贡献小小的力量。当时,我们科室符合条件的住培医师全部都报了名,科室也根据具体情况对我们进行了不同批次的安排,我是科室安排的第一批人员。在发热门诊/隔离病房值班期间,科室领导也对我十分关心,常常联系我、帮助我;值班期间,我也逐步了解到,各位坚守在一线的老师和同事都已经在这里奋斗了很久,他们对于我这样一个菜鸟无微不至的关怀,对我穿脱防护服、手卫生、清洁等等过程精心指导,让我很快从适应了这里的工作环境。1个月内,我也学习了许许多多新冠相关的政策和内科的知识,在感染科各位老师的指导下,我安全、平稳的度过了这一个月。这一个月的支援工作令我受益匪浅,向支援武汉的勇士们学习,向广州坚守一线的老师们学习,我们住培医生不愿掉队,希望未来能为医院,为祖国的卫生事业做出更多的贡献!

 

胡学廷(2019级外科—胸心外科方向基地住培学员,2020323日至今支援发热门诊):

作为一名刚刚踏入工作不满一年的医学生来说,2020年初的这场新型冠状肺炎的爆发,让我深刻体会到生命的脆弱和珍贵,同时也被英勇奋战在一线的医护工作者的那种义无反顾的精神和救死扶伤的责任感深深震撼。作为一名医护工作者,我为自己能够在对抗新冠疫情这场战疫中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而感到无比自豪。学习习总书记的回信,我备受鼓舞。作为新时代的我们,以行动践行爱国爱党,让我们的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作为一名“90后”党员,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主动申请支援医院发热门诊和隔离病房,是我的职责所在,我一定会谨记总书记的教导,继续在救死扶伤的岗位上拼搏奋战。

 

方文丽(2017级神经内科基地住培学员,2020215日至今支援发热门诊):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作为一名“90后”党员,在我院援鄂医疗队出征仪式上,看到了许多熟悉的面孔,大多是规培轮转时认识的老师、师兄和师姐们。我当时特别感动,希望自己向他们学习,尽微薄的力量守护需要我们的人。我院南院隔离病房在2月下旬启用,我自愿报名参加了“疫”情一线防控工作,与南院急诊科老师们一起并肩作战,及时将新冠病毒肺炎疑似病例隔离,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并追踪新冠肺炎相关检查结果,及时为完善相关检查后排除新冠肺炎的患者解除隔离。临床工作需要我们事事谨慎、临阵不乱。发热的病人除了要积极排除新冠肺炎,也需要考虑一些危急的情况,如发热伴头痛的患者,有可能是蛛网膜下腔出血,严重时可以出现呼吸心跳骤停甚至死亡。因此,在参加防控工作的过程中,我们也能在实践中增长见识、培养临床思维、提升工作本领。看了习总书记给“90后”医护抗疫勇士的回信,让我们每一个医护人员不仅仅是90后,都激动不已,暖心贴心的鼓励话语如春风吹拂,给人信心百倍的投入到抗疫持久战中。下周开始我将支援南院发热门诊,我会牢记习总书记的回信精神,再接再厉、不忘初心、砥砺前行,造福更多的患者。

 

凃俊沂(2019级急诊科基地住培学员,台胞,20198月—20203月在急诊科轮科):

我是急诊科的一名住院医师凃俊沂。起初我也和大家一样在疫情爆发前预定了返回台湾的机票,期待春节能够和家人团聚。然而随着年关将近,疫情也逐渐升温,在返程的前几日,我做出了一个决定,退掉了飞机票,虽然几经内心的挣扎,我还是毅然决然留守在急诊科。这个转折点的出现是来自科室的主任和各位老师们的以身作则,他们深深的感染了我,让我觉得身为一名医护人员尤其在急诊科这样的一线科室,更需要有救死扶伤的精神,关键时刻不能退缩。或许今年我不能和家人团聚,有些不舍,还有许多思念,但倘若没有我们这些急诊科的医护人员,病人该怎么办,谁又来对抗这场病毒呢?

随着除夕夜的到来,我看到医院集结了前往武汉的“战士”们奔赴战场,心中非常激动,感谢他们的奋不顾身,以及那份超人般的勇气,同时也更加笃定了我坚守急诊科的决定是正确的。虽然我无法和他们一起前往疫区,但渺小的我能默默守护这不可或缺的急诊科。农历初一这天,我上的是小夜班,病人不是很多,但大家仍坚守自己的岗位。下班后看到医院为了我们无偿提供中饭、晚餐及夜宵,为我们补足营养,非常感动,在防疫面前医院也悄悄的为我们“这家人”默默付出。这个新年让我感受到了很多不一样的感动,原以为只有急诊科的同事,其实还有饭堂的哥哥姐姐们提供丰富且营养的伙食,运送病人的阿叔及维护环境卫生的阿姨们,更有带教老师及护士长、主任每天的“温馨提醒”,让我们注意休息,加强营养,监测体温。虽然只是短短几句话的关心,但身为住培医师的我却有不一般感动,因为他们让今年的过年有了“家”的感觉,也因为这些再平常不过的寒暄聊天,让医院增添了许多的温暖。

就像习主席所说的那样“要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我希望自己能传递医院的这份温馨,带给病人信心,一起对抗这次疫情。虽然不知道疫情何时能够结束,但我衷心地希望每个人都能“百毒不侵”,让医护人员能成为最坚强的后盾,保护好每个需要帮助的人。 

 

徐雨珊(2019级病理科基地,深汕中心医院委培学员,在临床病理科轮科):

在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里,我们感受到了病毒的可怕,但是,我们更多感受到的是人间大爱的温暖,全国人民的团结和祖国迸发出的力量。身为医务人员,我们比普通人更加直面生命的威胁。但是,这是我们穿上这一身白大褂的职责。我们不是不怕,只是身上的白大褂给了我们逆行的勇气。

我是一名病理科住培医师,尽管没有直接接触患者,但我们处理手术及其他标本时仍有较大的风险,因为并不清楚这些标本是否有新型冠状病毒潜伏的可能。但是我们不能逃避,我们仍然要坚守岗位,做好工作。在疫情面前,能跟死神抢人的就是医务人员,如果我们都退缩了,那么其他人也就没有了希望。

看着这么多医务人员奔往疫情重灾区,我觉得很是敬佩,他们都是英雄。之前看过的一句话:“2003年非典,全世界守护90后,2020年新冠病毒,换90后守护全世界。”我真的很感动,当然不止90后,所有为这场疫情做出奉献的人都是值得歌颂的,他们都是英雄。

战“疫”仍在继续,我们不能也不会松懈。习大大百忙之中给我们医学规培生的回信,更是为我们打了一针强心剂。我们医务人员仍然会继续坚持在岗位上,去战胜病毒。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但我们终将会取得胜利。

 

邓保铅(2018级全科基地,广州市花都区新雅街雅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委培学员)

在进入2020年农历新年前夕,新冠肺炎以湖北武汉为中心,在我们的祖国大地上悄然爆发。以习近平总书记为中心的党中央、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中央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果断采取积极措施、精准施策。向湖北派出中央指导组,重点支持湖北和武汉疫情防控工作,统一指挥、统一协调、统一调度,做到令行禁止。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采取最全面、最严格、最彻底的防控举措,坚决遏制疫情扩散蔓延势头。经过艰苦努力,全国、湖北、武汉疫情防控形势发生积极向好变化,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果,初步实现了稳定局势、扭转局面的目标。

作为一名全科培训医师在神经内科轮科,不能前往前沿阵地抗疫,也没能奋战在门急诊、呼吸内科等感染高危岗位,稍许感到遗憾。但在相对低危岗位同样面临着疑似新冠肺炎感染者的排除,同样面临新冠病毒的感染。我积极学习新冠肺炎的最新防治指南,减少被感染机率,遵照科室安排上班、查房、值班、交班,完成新入院病人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病历文书书写。作为一名党员,我主动申请陪同疑似新冠感染者行胸部CT检查,保证病人的安全;主动申请参加参加街道新冠肺炎排查工作,为居民解答疑问,并把自己的联系方式告知居民,减少居民不必要的恐慌。做到做好防护、坚守岗位、临阵不乱、不畏艰险、冲锋在前。

在全国上下共同努力下,全国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的态势不断巩固和拓展,我坚信,有党中央坚强领导,有全国上下众志成城、团结奋战,英雄的中国人民一定能够彻底战胜疫情,创造新时代更加辉煌的业绩!

 

倪景贤(2019级神经内科基地住培学员,在神经内科轮科):

新时代,作为一个中国人要有自己的中国梦,作为一个90后的中国医生,我的中国梦就是坚守在临床,为广大人民群众缓解病痛。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是我在临床工作中的座右铭。在新冠病毒肆虐中华大地的时候,我们医生有的人奔赴前线,有的人镇守家园,有的人穿着防护服奋斗在一线,有的人带着口罩在家园中照顾一方乡亲,有的人虽然疲惫、伤痕累累,有的人也在奋战,忧心忡忡。一个中国梦,中国人的自豪将我们所有的医生,将我们所有的中华儿女连接到一起。

习大大百忙之中对我们医学规培生的回信,更是为我们打了一针强心剂,人生本来就不是岁月静好,负重前行。支持我们逆水行舟、砥砺前行的是不屈的斗志、昂扬的精神,是正确的价值观、积极的心态。虽苦,却有自我价值的实现;虽累,却有病情缓解的笑容。我们不论是在前线还是在后方,都是在为中国梦而加油、拼搏,而努力、奋斗。习大大鼓舞了我们,激励我们不畏艰险,拼搏昂扬。在新冠疫情还未彻底结束之前,我们仍需要咬牙坚持,胜利的曙光即将到来,在不远的将来,我们将迎接胜利的喜悦。所以,同志们,我们要继续积极昂扬的迎接每一天的挑战。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马明哲(2018级内科基地住培学员,在内科基地轮科)

2020年春,新冠肺炎疫情从武汉爆发,逐渐蔓延至全中国。病毒来势汹汹,令人猝不及防;疫情事关你我,无人置身事外。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领导全国人民打响一场没有硝烟的防疫战争。

作为一名内科住培医生,虽然没有处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第一线,但在日常的诊疗活动中,我无时不刻不与新冠肺炎打交道。对于新入院的病人,我们要及时完成患者及家属的新冠肺炎调查表,及时跟进筛查结果,避免收治新冠患者进入普通病区。由于存在病毒潜伏期,诊疗过程中,我们会密切监测患者血象变化,观察有无发热、呼吸道症状、消化道症状等病情变化,必要时申请专家组会诊进一步排除新冠感染。内科疾病多为慢性病,患者一般身体状况差,我们也会嘱咐患者出院后做好个人日常防护,少去人员密集场所,避免感染新冠病毒。反复阅读了习总书记的“回信内容”,让我对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肩负的使命有了更明确的认识和深刻的理解。我要不断加强自身学习,敢于实践磨炼,在理想上补钙、本领上补强、担当上补劲;作为一名医生,应该牢记“健康所系,性命所托”的誓言,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我相信在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够取得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最后胜利!

 

抗疫阻击战打响以来,我院不论是发热门诊、急诊科、ICU、呼吸内科等高危岗位,还是儿科、妇产科、放射科等群众紧需专科,驻守阵地的住培医师们绝不退缩,门急诊出诊会诊、病房查房值班、病历文书、阅片检验等各项日常中,临阵不乱,严格按照医院各项指令,做好基础工作,确保医院临床一线防护到位、安全运转。感谢各位学员在这场没有硝烟的疫情防控战争中,坚守岗位、与老师并肩作战,你们用行动和信念证明了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是好样的,是堪当大任的!



数字住培App下载
关注住培官方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