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后医学教育网
首页
新闻中心
要闻快递
基地动态
政策法规
制度规定
政策解读
专题报道
经验交流
住培之声
通知公告
国家通告
地方通告
会议活动
评估专区
评估专区
工作通讯
工作通讯
乘今疫之风,领医路之秀 ——记一次特殊的线上“抗疫”课程
时间:2020-05-26 09:04
来源:中国医师协会
作者:国科大华美医院科教部
通讯员:李鸣莉
面对这次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年轻的住院医师们,是否有什么想法?
是
遗憾,作为一名医生,却无法与大家
并肩
战斗,使出自己一份力
?是
怀疑,若在一线,自己是否能足够勇敢去与病毒抗战
?还是
害怕,如果失去生命怎么办,值得吗?
这是疑惑,也是思考,为了给学员们
补上这堂缺席的“实战课”,宁波华美医院
特别
组织了一次特殊的线上“抗疫”课程
,
邀请了参加发热门诊工作的肾内科教学秘书蔡珂丹老师、参加隔离病房工作的内科专业基地教学秘书范玲燕老师主讲“发热门诊和隔离病房那些事”。医者,防病治病救人;师者,传道授业解惑。通过这来自抗疫一线的第一手教学资源,解开学员心中的迷雾,增强职业认同感,
成长为
新一代
更
优秀的医学后继者。
医学教育,应“疫”延展
学了这么多年知识,练了这么多年技能,真的用得上吗?
医生的教育培养,贯穿整个生命周期。常规的理论知识,技能实操,经验之道
主要
还是按纲授课,结合既往的临床案例渐进式教学。这些是每个
学员
吸取养分扎根的必要环节。老师说,扎实的医学基础积累是未来大家可以沉着处理不同疾病的底气,知识永远不怕浪费与过时,一定用得上。
疫情面前,我们该何去何从?
两位老师细心地为学员们讲述了发热门诊和隔离病房的布局、工作流程,
并分享了工作中的心理情绪变化,
让学员充分了解抗疫工作的细节,更能减少学员们在临床工作中紧张和恐惧感。面对疫情,我们可能会担忧,但不要逃避。
做好最充分的防护。口罩、帽子、隔离衣、防护服、护目镜、双层手套……戴上防护用品,做一次防护,至少需要半个小时,但是不要怕麻烦,
认真做好自我防护、患者防护,
不可遗漏
任何
一步。
树立最坚定的信心。前期物资紧张,医务人员坚持6个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这样就不用中途更换防护用品,可以节省一些
稀缺的
物资;由于穿戴着防护服、防护面罩等,导致视物不清、行动受限、耳朵面部磨破皮、一动一身汗;特殊时期,许多患者
情绪
会不安与急躁等等。环境是艰苦的,
身为在一线的医生,
生理和心理的
双重
压力也是
真实
存在的,但是我们
又
是专业的医生,此时此刻,职责所在
,面对病患时,我们来不及感伤与害怕,更多的是希望我们能多一点帮助他们,安慰他们,治愈他们。
我们是他们生命的守护者,我们不可退缩。
我们真的具备挽救生命的能力了吗?
医学不是万能的,但是团队的力量是
不可估量
的。无论是发热门诊,还是隔离病房,医护并肩,多学科协作,信赖团队,相互支撑,
全力以赴,战胜病毒后的生命依然会坚持延续
。
职业情怀,迎“疫”升腾
课程一开始,蔡珂丹老师便分享了去发热门诊工作的初衷:“健康所系、性命相托”,既然选择了这个职业,就意味着要用坚定、大爱和担当,扛起医者的初心和使命。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更要冲锋在前,与时间赛跑、跟病毒搏击,在病毒面前筑起一道道健康防线。
确实如此,面对肆虐的疫情,面对群众生命被冠状病毒吞噬的危机时刻,正是这样一群有着坚定信念的逆行者们挺身而出,为大家舍小家,为大爱舍小爱。而这种精神,也将通过言传身教,传递给一代又一代的华美学员。
成长之花,赢“疫”绽放
两位老师将1个多月的工作体会娓娓道来,虽细小、却沉重,虽朴实、却伟大。他们是医生,所以义不容辞奋战在抗疫一线;他们是老师,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每一位学员,我们今天锻炼的种种技能,是为了更好应对明天
未知
的疾病。
奋战在抗疫一线的老师还有很多很多,
作为职业生涯的领路人,
他们
阐释了医生不只是职业,专业的医学是守护生命的盾牌。无论面对什么样的
疾病或是
疫情,手里有盾,便是无畏的战士,
每个白衣战士将
用毕生来诠释在人生百态中的医者大爱
。
待住院医师们羽翼渐丰满,秉承初心,守一方
健康
,护一土安宁。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中国医师协会
健康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中华医学会
医师报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中华口腔医学会
数字住培App下载
关注住培官方公众号
中国医师协会毕业后医学教育部联系方式
基地评估:010-64168301,64158011
月度监测:010-64154609,64176465
建设运营单位(医视界):400 001 8080
指导单位: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科技教育司
主办单位:中国医师协会
京ICP备05086604号-15
隐私声明
监督电话:010-64158011
010-64168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