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后医学教育网
辽宁省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培学员线上讲座-新冠肺炎防控模式下的医患沟通原则

时间:2020-08-20 08:59 来源:辽宁省 作者:毕业后医学教育中心 通讯员:于冲


   新冠疫情未来或将持续影响我们,疫情进入常态化防控模式。毕业后医学教育中心主任宝全教授结合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分析医患沟通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潜在问题,制作了《新冠肺炎防控模式下的医患沟通原则》讲座视频,组织各年级住培学员线上观看。

有效的医患沟通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医疗质量的核心之一。良好的医患沟通不但会赢得患者的尊重和信任,有利于获取流行病学的信息,了解病情发展,有助于作出合理的诊疗方案,提高患者的救治质量,故有效的医患沟通可减少疫情防控疏漏。


新冠肺炎诊疗活动的特点可以概括为:高风险、高压力、高不确定性。这更加凸显了医患有效沟通的重要性,毕业后医学教育中心结合多年来全国大学生临床技能大赛及日常对住培学生医患沟通培养的经验,把握新冠疫情条件下,总结了新冠疫情医患沟通原则:三心二力一体验—同理心、责任心、耐心、专业力、担当力、患者体验。

同理心:即换位思考,站在患者及家属的立场上思考,体察、尊重患者。人文素养的核心体现医护人员的自信和谦卑,多大程度上把自己当成对方思考和行动。

责任心:对自己的医护身份负责,对自己的岗位负责,为患者的安全担责。

耐心:包含耐心的倾听,耐心的回答;充分的同情和关爱,接受患者的情绪,尽快建立互信关系。


专业力:熟悉流程,学会用非专业的词汇进行交流。医学不确定性:诊疗活动的最大困惑和特点是医学的不确定性,也是医患双方误解的主要原因。专业力是获得患者信任的基础,医生在多大程度上去超越不确定性,以及让患者和家属在多大程度上理解和接受不确定性是专业力的核心,其次,能否转变认识,不把确定性作为医学的唯一价值,用友善和共情去安抚惶恐的病人和家属。

担当力:具有担当职责,不逃避,勇于面对,越困难越麻烦越面对,早发现早处理早解决。

患者体验:“我相信,患者会忘记你说什么,甚至患者也会忘记你做了什么,但患者永远不会忘记你让他们感觉到了什么。”在医院每个员工、每个流程都是患者体验的一部分。

沟通技巧:擅于观察患者情绪变化,体态改变,文化素养。做出预判—尽早明确患者对诊治结果的期待,心态变化,设想最坏的局面,做到随时随地沟通、集体沟通,青年医护人员可以和上级医师一起,也可以联合检验科、影像科医师一起。循环式沟通:对于特殊患者对自己的诊疗效果或流程产生疑虑,避免直接否定患者的想法,首先肯定患者此想法的合理性,提出符合医疗规范的建议,分阶段、缓慢沟通。


学员积极学习线上讲座内容,反响强烈,对广大学员日常临床工作有借鉴意义。疫情期间鼓励本基地、各专业基地应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开展小讲座、学术活动、案例分析等教学活动,并及时总结推广本基地开展线上教学成功案例,促进信息技术与教学培训深度融合,提升教学培训质量。



       

 

数字住培App下载
关注住培官方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