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8-24 11:13 来源:四川省 作者:简阳市人民医院2020级妇产科 毛守健住院医师 通讯员:陈艳
不知不觉,高考成为了我朋友圈中看见便会跳过的话题,拿到分数填的志愿也只是衷于自己的兴趣,可万万没想到已经在杏林路上走过五年了,自己上临床仍然如同一张白纸,我想这也是很多在座同学们心里的想法吧。接下来我给大家讲一个我自己家人的故事,也许这也是大多数医生在学医前和学医后的思维转变吧。
还记得那是我高三100天誓师动员大会结束,班主任心急火燎地让我接电话,父亲说外婆在人民医院,肝硬化腹水很严重,你晚自习时来看看吧 。听到这个消息刚开始也挺纳闷的,年前不是好好的,怎么说到医院就不行了呢。接下来,是重复晚自习去医院,收拾便血的护理垫,每天看输白蛋白的瓶子空了又满上,看着外婆的体重从100掉到最后的54,刚开始抱着换护理垫,还要咬着牙关生怕抱不起来,到最后一个月,感觉自己单手便能托起外婆,她的大腿和我的脚踝粗,已经从开始看到便血会有忍不住的眼泪,到后来一次4-500ml也能面不改色。最后一周,主治医生说白蛋白挂着也输不进去了,只能输点止痛的拖着,外婆说想回家了,父亲恳求医生能不能再拖拖,哪怕一天也好。医生态度很坚决:这样拖着,经济负担重,老人她也痛苦,看你们照顾得都累,还不如让老人好好走呢。
三年后,我大三了。回家时意外听父亲说挺记恨那个医生的,这时候我说,外婆算走得挺好的了,身体干瘦成麻杆儿了,都还能笑呵呵地安慰我说:乖孙儿,哭啥子嘛,我走了还可以得天上看到你得嘛,没得事,男子汉,天塌下来都表哭,顶到起就是了。如今看来,外婆也算是位坚强的女汉子了。父亲在我慢慢讲清楚病理因果后,也渐渐懂了医生能做的已经是极限,尽了最大的努力,可病情本就如此难堪,能拖到这份上,也是人情味足够了。原来一个不懂病情的人,扎根于心底的刺,仅仅是一点简短的话语。可能医患关系总是很微妙的原因,也总是如此曲解而暴力解读吧。
实习期回到简医这片热土,心中是足够的热血,总是觉得自己临床知识不够多,经验总是太欠缺,于是呀,就跑得更快,老师说啥能做,自己看着能提前做的,就主动去做了,有时候忙完了,坐在科室中间,感觉自己完全被掏空了,可是依然感觉很充实快乐,能感受自己每天多一点会的,在病患面前便会少一点彷徨和手足无措,也能满足他们更多的期待的时候,心中就会有一股温热涌动,我想这便是准医生在临床工作中的成长吧。特别是看着有些病人在全家人动用了一切力量后,对病魔依然无能为力,恳求老师能拖些时候,老师也不过如此些回答。这不正是5年前的我么,深谙人生总有尽头,也是医生不能的执念吧。
新冠也许更坚定了我从医的决心,当火焰没烧着你屁股时,你永远觉得事情总会在别人身上发生着,后来当我听到转过科的主任竟然感染了新冠时,才感到危险原来一直围绕着我们。心想在家闲着也是闲着,基层医院急需志愿者,便跟着基层医生去做做流调,挨户排查密切接触者。也许正是那种枯燥又有趣、胸有成竹却又充满未知,才让行医之人会有刀尖舔血的滋味吧。
而现在,我又开始了新的征程,进入规培,我能有更多的,完整的时间,能泡在医海中畅游。我相信,这三年,肯定是职业生涯最重要也是最有提升的三年。活在过去的失败,就不能开启人生的新旅程,未来迎接我的也只有数不尽,尚未学习的知识和各种烦琐的临床操作。可是,就是如此,我还是依然有轻松的心情,平淡的心境去热爱这一份事业。我爱着我的选择,所以我愿意为其赴汤蹈火,奉献自己所能奉献,投身于挚爱的事业中,唯有此方可感受自己的存在。
相信在三年后,我们都会满载而归,在医路上,也会有崭新的追求,更深沉的热爱。
作者:2020级妇产科毛守健住院医师
座右铭:你的健康,我的守护。
个人简介:男,24岁。2020年毕业于西南医科大学。2019-2020年于简阳市人民医院实习,2020年疫情期间在董家埂镇卫生院参与接触者的流调工作。简阳市人民医院2020级妇产科规培学员,规培期间获得岗前培训军训团体二等奖,演讲比赛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