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后医学教育网
上海市

雪域高原的生命营救

时间:2020-09-23 16:14 来源:上海市 作者:李培良 通讯员:任羿诚

住培、专培带教老师援藏风采




雪域高原的生命营救

华山医院援藏专家李培良在日喀则市人民医院成功救治一例重症脑出血患者
 

 1_副本.jpg

李培良医生主刀



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期间,一组来自上海的摄制人员登上雪域高原开展艰苦的拍摄报道工作。829日清晨,正当摄制组准备开始一天紧张的工作时,摄制组成员老赵(化名)突然感到剧烈头痛,继而出现喷射样呕吐,随即意识不清并出现了全身抽搐。随队的上海援藏医疗队保障人员判断老赵突发脑血管意外,需要紧急医学处理。在与位于日喀则市人民医院的援藏医疗队大本营联系后,老赵被救护车迅速地从海拔近5000米的拉孜县转运至日喀则市人民医院,期间老赵一度出现了瞳孔散大,口腔中不时喷出鲜红色的分泌物。情况万分危急。

到达医院急诊,院党委书记万兴旺、副院长周坚(华山医院普外科援藏干部)等院领导已组织起一支抢救队伍,神经外科主任李培良(华山医院神经外科援藏干部)、帕珠在麻醉科配合下迅速为老赵完成气管插管、意识评估以及影像学检查。

老赵处于深昏迷,满分为15分的意识评估老赵只有最差的3分,头颅CT显示他的脑出血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并且分级达到了最高的Fishier 4级,这种出血往往是脑子里的动脉瘤破裂导致的,短期死亡率达40%,需要及时将血管破口封堵,否则1个月内的累积死亡率高达70%。同时由于高原反应,老赵还伴有严重的肺水肿,同样危及生命。

在反复权衡利弊后,救治组决定先稳定生命体征,再行血管造影检查找到出血点后,进一步治疗。

经过一夜的积极抢救,老赵的肺部情况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在李培良主任的指导下,神经外科医生普布次仁完成了全脑血管造影,证实了造成出血的原因是位于左侧椎动脉主干的一枚夹层动脉瘤。夹层动脉瘤与普通动脉瘤不同,是整段血管内膜与外膜间的剥离,治疗上要困难许多,即便是在上海等发达地区,治疗难度也是相当大,在日喀则市人民医院更是尚属首例。椎动脉又是主要供应人体生命中枢脑干的血供,稍有缺血便可影响到患者的心跳与呼吸,危及生命。

李培良主任在反复阅读并仔细分析患者的造影图像后,发现动脉瘤虽然难治,但老赵病变侧血管上的一根主要分支开口位置较高,其血流可以由对侧的血管充分代偿,因此决定将动脉瘤联同病变的血管一同封堵,消除出血及复发隐患。

手术由李培良主任亲自主刀,耗时一个小时顺利完成。术后,老赵转入重症监护室,在监护室主任吉律的细心照料下,术后第二天老赵就睁开双眼,并能够遵嘱活动,还询问李培良主任何时能够拆线。李主任高兴地告诉他,这是微创手术,不需要拆线。前两天,基本上已经康复的老赵已经回到了上海。

习总书记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中讲到“要重视健康保障工作,研发并推广适用高海拔地区的医疗保健新设备新技术,不断提高他们的健康水平。”上海援藏医疗队以及日喀则市人民医院的医务工作者们正以实际行动向总书记的要求做出庄严承诺。


 
数字住培App下载
关注住培官方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