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10-29 16:35 来源:上海市 作者:院办 吴劼珉 通讯员:任羿诚
红楼•红十字,初心•公益心 ——华山医院举行“红十字精神在华山”医院文化大家谈活动 |
靳建平副院长主持 作为华山医院开展“四史”学习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红十字精神在华山”医院文化大讨论活动正在热烈开展。10月16日下午,由院党委主办、机关二党支部承办的“红楼•红十字,初心•公益心”大家谈活动在门诊12楼报告厅举行。原上海市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马强、复旦大学历史系高晞教授和上海市红十字会赈济救护部张瑾部长应邀出席,华山医院党委书记邹和建、副书记伍蓉及全院党支部书记、党员代表、工会委员等出席,对口联系机关二党支部的靳建平副院长主持大家谈活动。 原上海市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马强 复旦大学历史系高晞教授 马强常务副会长以《红十字运动缘起及红十字上海故事——尘封的金色记忆》为题,饱含深情地讲述了“孙中山与中国红十字会总医院”“沈敦和中国红十字会总医院与《共和国教科书——新国文(第四册)》”两个故事,阐述了自己对华山医院红十字文化的体会。高晞教授以《上海红十字医院的历史、文化与精神》为题,与大家分享了上海红十字医院历史的诸多细节,见微知著,许多珍贵的历史照片廓清了华山医院红十字的血脉。 在之后的“红十字在华山动人瞬间”照片分享环节,张瑾部长与六位华山人一起,用一张张珍贵的亲身经历的照片,展示了自己对红十字精神的理解。张瑾部长分享的是1996年全国第一例非血缘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在华山医院完成的照片,赴汶川第二批医疗队支部书记向阳分享了汶川救援照片,赴菲律宾救援队队长唐弘和赴尼泊尔救援第一批护士长刘华晔分享的是赴菲律宾、尼泊尔国际救援的照片,第一位实现造血干细胞捐献的华山人陈莉分享的是她年仅18岁时对红十字的理解,赴瓜达尔支援的第三批队长胡承恩分享了在当地工作的照片,来自感染科的艾静文则用一则人道救助基金资助患者度过难关重享天伦之乐的故事与大家分享她对红十字的理解。一张张动人的照片,以非常立体的视角,带领现场观众重温和感受了“红十字精神在华山”的温情瞬间。 华山医院党委书记邹和建 邹和建书记在总结讲话中感谢了各位专家学者的分享,希望华山人铭记医院历史,弘扬红十字精神,以华山特色的医院文化,为医院新一轮的发展提供澎湃的力量。 次日,为深入了解红十字文化,机关二支部还组织党员前往上海市红十字备灾救灾中心,一个上午的紧张授课与培训,大家都顺利通过了心肺复苏和AED除颤的考试,获得了上海市红十字会的证书。党员们参观了上海红十字历史文化陈列馆和防灾避险场景体验基地,完整回顾了红十字在上海的缘起和发展脉络,了解了救灾的相关知识与技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