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后医学教育网
上海市

铭记伟大胜利,致敬人民英雄

时间:2020-12-17 14:46 来源:上海市 作者:人力资源部 黄雪飞 通讯员:任羿诚



铭记伟大胜利,致敬人民英雄

华山医院八位离退休老同志获“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
 


在隆重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之际,华山医院八位离退休老同志史玉泉、徐振邦、史伟瑾、潘儒章、袁美英、夏馥梅、吕国英、盛珏收到了由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以及由复旦大学党委组织部、老干部党委、退休教职工工作处特别订制的纪念杯与纪念相册。佩戴起勋章的老同志们,手捧纪念册,思绪万千,激动的心情溢于言表。

16034653918712.jpg

史玉泉终身教授

16034660851770.jpg

袁美英老书记

16034637639026.png

16034643101514.png

10月23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70年前,一批批英雄儿女雄赳赳,气昂昂,肩负着人民的重托与期望,义无反顾地跨过鸭绿江,投身于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斗中。在英雄儿女中就有不少华山人的身影,他们不仅是华山的骄傲、复旦的骄傲,更是祖国保卫和平的功臣。

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向参加抗美援朝出国作战的、健在的志愿军老战士老同志等颁发的这枚“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 使用紫铜胎镀金、银材质,通径为50毫米。纪念章核心部分为志愿军战士形象和70束光芒,以和平鸽、水纹和中朝两国国旗元素编制的绶带环绕四周,外围采用五星、桂叶和象征五次战役的箭头等元素,组成金达莱花的五瓣造型,象征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寓意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是保卫和平、反抗侵略的正义之战,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永远是中国人民的宝贵财富,彰显了我国不畏强敌、维护世界和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坚定决心和信心。

让我们铭记这段历史,致敬我们的英雄,在一次次的回望中汲取前行的力量。

16034632464639.png

史玉泉,1919年6月出生。1951年9月至1952年1月在安徽蚌毕华东军校医疗队参与治疗志愿军荣军伤病员工作,1953年11月至1954年1月在辽宁长春及牡丹江神经外科手术队参加抗美援朝。华山医院终身教授。曾任华山医院神经外科主任。

16034632733797.png

徐振邦,1924年9月出生。1951年3月随中国人民志愿军二十军后勤部赴朝抗美,1952年12月回国。曾任华山医院麻醉科负责人。

16034632927211.png

史伟瑾,1927年8月出生。1951年1月至1951年8月在东北参加抗美援朝志愿军医疗手术队,期间荣立三等功。1954年3月至上海第一医学院内科医院(华山医院)主要从事妇幼保健、卫生防病等工作。

16034633175057.png

潘儒章,1929年4月出生。1946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3年3月参加抗美援朝,1953年8月至1954年8月在志愿军四分部303野战医院工作。1955年7月荣获解放奖章。曾任上海市房地产管理局职工医院(华山医院江苏路分部)副主任医师。

16034633684219.png

袁美英,1931年1月出生。1949年11月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1950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1年7月至1952年3月入朝参加抗美援朝战争,期间担任团总支部副书记。曾任华山医院党委书记。

16034633881792.png

夏馥梅,1932年11月出生。1948年11月入伍。1952年3月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1954年7月至11月志愿军三分部卫护训练队学员。1974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华山医院门诊部副主任、防保科副科长。

16034633435119.png

吕国英,1935年11月出生。1949年12月参加革命。1950年11月至1951年7月志愿军124师休养连护士,1951年7月至1952年9月志愿军124师留守处卫生所护士。1956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荣立三等功三次。曾任上海市房地产管理局职工医院(华山医院江苏路分部)院长。

16034634058474.png

盛珏,1936年12月出生。1950年6月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1951年10月在川东军区医士学校参加抗美援朝,1951年6月至1953年3月在万县志愿军疗养院任护士。曾在华山医院内科教研组任职,被聘为副主任医师。


数字住培App下载
关注住培官方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