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后医学教育网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抗击疫情——我们不缺席

时间:2021-04-02 12:56 来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作者:科教科:傅炜康、全科医生:郑娜、李瑞、李瑶、樊世夏 通讯员:黄曦冉

7月新冠肺炎疫情在疆内再次爆发以来,科教科规培生、进修生、实习生等各类在院学员共计130余人响应号召,抗击疫情。

这一群年轻人有的还在大学期、刚刚来到医院实习十余天,有的才迈出校园不久,还在适应着由学生到医生的角色变换。这其中很多是懵懂的国家订单定向委托培养的全科及助理全科学员,在原当地卫健委还未来得及分配各类医疗机构工作单位的情况下先行来到了中心医院进行规培。这些学员中,大多还在老师们的指导下反复操作练习,还在父母的呵护关心下成长。

面对这场特殊的战役,由于医院人手紧缺,他们很多人还没来得及做任何思想准备便被调配上了战场,从最开始卫健委安排的全市胶体金检测,再到后来的核酸采样,在战战兢兢中他们慢慢学着前辈的模样,加入抗疫的大军,一点点蜕变和成长,也渐渐懂得了职业的意义、慢慢学会了吃苦、学会了迎难而上

 

我可以让我去”——2018级全科委培学员郑娜

   “您坐好,头往后仰,放松,对,张嘴,就这样,啊……”这就是每天核酸采集时采样员重复的一句话,虽然只是一个简单的动作指令,但是需要采样员耐心温和的话语以及迅速准确的动作,才能快准的伸入咽后壁取到我们需要的分泌物。然而令我们更为苦恼的受检者咽喉很敏感,咽喉反应特别剧烈,把拭子放进去,就难以控制地咳嗽和反胃,一直干呕,有时采集过程要好几次才成功。所以采集时就得快、准、稳,心软手不能软,当然力度也要适中,不然被采集者会很痛苦。只有这样才能采到足够的核酸,提供有效的样本。

在这个“战场”,我们全科医生不断积累经验,圆满完成各项任务,积极主动,用年轻和热血,用担当和责任,撑起抗疫旗帜,不断锻炼、成长……

 

“疫情之下,不负韶华”—— 2018级助理全科委培学员樊世夏

在核酸检测采集点的日子每天都一样,每天又不一样,当初我也有些紧张,每天都会想自己防护做好了没有?这样安全了么?来采集样本的人员会配合我们采样吗?……这些忧虑都在我开始按流程工作以后不翼而飞,忙碌的工作让我没有了烦恼。炎热的天气加上防护服的不透气,摘下口罩、护目镜,大家脸上都是红肿的、凹凸不平的勒痕;脱掉手套,被汗液浸泡、发皱、发白的双手,看上去柔弱无力。然而正是这一双双的手,托起了“重若千斤”的工作“国有战,战必召,召必回,回必胜。”正是这样的口号,指引着我们前行

 

“面对疫情,我们也会忐忑但没有退缩”——2019级全科委培学员李瑞

当穿好防护服,踏上一线战场时,内心的兴奋与不安交织成团。第一晚赶赴到采样小区已是凌晨一点,站在临时搭建的检测点中,脑海里一遍遍浮现培训时的规范采样操作,紧张的气氛开始弥漫在现场。临开始前,现场的带队老师忽然说到,“从现在开始,你们就不再是学生了,你们是医者,是战士。你们不可以紧张,任何一次失误都可能会对这座城市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对一个家庭带来无法挽回的伤害。”这句话好似带给了我们力量,可来不及让我们表表态度、提提精神,采集工作就已悄然开展。不知到了何时,身前已没有了下一位采集目标,才发觉身上防护服似有千斤重,汗水浸湿了身体的每一个角落,护目镜也被蒙上了一层淡淡的水汽,抬头看到天空已蒙蒙亮。环顾四周,曾经的同学,现在的战友们,身躯早已疲惫不堪,可目光依旧明亮炽热

 

意义非凡的日子——2019级全科委培学员李瑶

走在路上,突然变得陌生,昔日车水马龙的城市安静了下来,身边的伙伴变成了一起并肩作战的战友,就这样鼓励着,支持着。十多天里,有艳阳高照,有月朗风清,有风雨交加,有说不出的感悟。一天的任务下来,虽然汗水早已浸湿衣裳,虽然脸上被勒出了印子。那一刻,大家脸上露出的笑容,好像是攻克了难关,打了胜仗。

采样工作的顺利,离不开牢固的后勤保障,朴老师的到来,让同学们心里踏实了许多,工作期间,市领导院领导先后发放慰问品,生活用品一应俱全,可口的饭菜,丰富的水果,让我们在工作的同时,生活得到了保障。严护士长说,她一生最骄傲的是参加过一次非典,一次新冠。于我来说亦是如此,学医5年,规培1年,仿佛就在此刻,使命感油然而生达到最高,靠着这一腔热血,义无反顾。做为医务工作者,我们在这一刻拥有共同的名字——“中心医院人,这片整齐的蓝色海洋,肩负着共同的使命。我们相信,疫情终将会结束!

采样工作已经结束了,第一次经历抗疫的他们也许还显得稚嫩,也许心理素质和和很多的技能还需要在今后的学习中不断磨练,也许也有人喊过苦叫过累,但就像他们所说的那样更多是回忆也更是成长,也愿他们未来在我院的学习中能够不断淬炼,化茧成蝶!

数字住培App下载
关注住培官方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