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04-02 12:56 来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作者:李瑶 通讯员:黄曦冉
2019年夏天,我们离开了学校,带着对未知的好奇来到了油城,来到了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仔细感受这座城市,标志建筑大油泡,穿城风景九龙潭,美轮美奂的人文建筑,温暖细腻的城市风光,让我更加喜欢这座城市。报道结束后,老师带领我们熟悉了医院规章制度,并在参加了入院的规范系统技能、操作培训后很快进入了临床工作。时光飞逝,一晃半年过去,我已经轮转了部分门诊(普外科、骨科),病房(心内科、呼吸科)和医技科室(心电图室、放射科),这一路上不断在学习与收获。
心电图室里简单的两张床,温暖的两个人。安抚病人躺平放松,酒精传导肢体与电极片间的温度,交织的胸导联线被排列整齐,三十秒平稳基线下心脏电活动记录,精准判读结果后把报告放心交于病人手中。一丝不苟,言传身教,倾囊而出,短短几天朱老师和李老师,带领我们从窦房结出发层层传导,翻过了高大的QRS波,爬过了绵长的ST-T段。为心电图打下了一定的基础,消除了这方面的空白,击破了识图的恐惧,不厌其烦的教诲里,是对两位老师道不尽的感谢。
郁郁葱葱里的三层小楼便是心血管内科,来院第一个临床科室还是稍有忐忑,但很快被邵老师耐心的言传身教抚平了紧张。我们主要负责CCU,患者特点为病情较危重,多基础疾病并存,病情发展较快,普遍转归较差。两个月时间,我基本掌握了冠心病、高血压、急慢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肌梗塞等常见疾病。邵老师缜密的临床思路,细心大胆的用药,对病情变化密切观察,对我在疾病诊治上起很大的引领作用。在这里还教会我另外一课,医师以救死扶伤为使命,然而生命仍有终点,最后的路上我们再次竭尽全力。当胸外按压的不再是模具,室颤不再出现在教课书上,除颤放电,胸廓不再起伏,动脉失去搏动,渐渐成为一条直线。这些带给刚进入临床规培的我们内心说不出的震撼,永远敬畏生命。
克拉玛依的冬天悄然而至,骨科门诊迎来了小高峰。病人多以骨关节炎、腰椎间盘突、骨折多见。患者多活动受限,接诊时需要耐心、仔细对待,细心观察,这要求医师基本功过硬。让我印象颇深的疾病是桡骨小头半脱位,小患者带着哭腔,一只手臂动弹不得,只见巴老师一边安抚着,一边一手握住患者腕部,手掌朝上,一手握住肘上部,拇指按压住桡骨小头,稍加用力对抗牵引,同时将前壁旋后,只听咔哒一声,复位成功!有时患者家属还没反应过来,小朋友又继续嬉笑玩闹。戏称老师为“神医“,殊不知这是扎实的解剖知识以及多年的临床经验而来。
半年时间我深刻感受到,现如今在国家政策大力扶持下,作为全科基层医生,更应当珍惜目前的学习机会,掌握知识、练就本领尤为重要,通过这段时间学习让我更有信心做好临床工作,在这为今后的基层医疗工作打下基础,面对基层常见病、慢病管理、急症处理有了更深刻的认知。如果青春是一场奋斗之旅,那我愿意在这里留下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