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12-09 15:23 来源:中国医师协会 作者:医师培训学院 通讯员:丁然
以“确保质量、强化实践、创新管理”为主题的“2020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高峰论坛”以线上+线下的结合形式于2020年10月31日拉开帷幕。本次论坛在前五次高峰论坛内容体系建设的基础上,结合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我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所暴露出的短板问题,特设“住院医师医学通识课程设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培训”分论坛十二。该论坛从全国知名院校邀请8位老师进行了精彩授课。
分论坛十二主持人及授课专家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张祺副处长介绍了在毕业后医学教育开设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通识课程的必要性和课程体系设置,详细阐述了如何进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课程体系建设,并指出设置的重点和难点,对与会者有很强的启示。
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邢学森主任介绍了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基本概念,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31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第24条)》重点阐述了相关责任人的职责与义务,传染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流程、报告及处置原则等。他结合多年工作经验,提醒师资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课程设置中应注意医防结合理念,同时强调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中要做到“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王西富主任图文并茂地描述了突发传染病患者分诊与救治情境模拟递进式的三部设计,即个人防护等基本技能操作训练、基于模拟医学中心的情境模拟训练、基于临床工作环境的原位模拟训练,并附有课程实施案例,清晰地介绍了将模拟教学方法应用于突发传染病通识课程的方法。
中日友好医院段军教授在《突发传染病现场教学培训与课程设计》授课中,结合其在本次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援鄂抗疫救治经验和日常模拟教学体会做了精彩的报告,强调了突发传染病日常培训的重要性。课程中分享了模拟教学中分梯队、分层次教学设计的理念,介绍了模拟培训中如何加强对危重病人的救治,讲授视角独特,实战性强。
分论坛十二授课专家
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精神科基地胡少华教授则以本次新冠肺炎疫情为例,重点介绍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精神心理应对。该授课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医护人员及民众的精神心理问题入手,梳理了不同人群的心理评估要点、开展心理评估的工具、不同人群的心理干预措施、线上线下结合的心理干预模式的探索、个体心理危机干预技术等,具有很强的指导价值。
南京大学附属鼓楼医院急诊中心范国峰教授进行了《公共卫生及灾难应急课程教学核心能力设计》的授课,详细介绍了公共卫生及灾难医学教育的发展、教学核心能力设计的目的及分级、各专业核心能力分级方法,对今后开展公共卫生及灾难医学教育教学提供了很好的理论基础与经验借鉴。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毕教办卢章洪主任则基于柯氏四级评估体系,从“反应层”觉得好不好、“掌握层”学得好不好、“行为层”做得好不好、“效益层”结果好不好4个层级,结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实践经验,构建了住院医师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评估体系(以新冠肺炎为例),即对相关知识的熟悉程度、对新冠肺炎知识及技能考核的掌握程度、临床中教师对住院医师的表现评价、疫情防护中对住院医师培训的成效评价。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培训》是全体住院医师都应该掌握的一门通识课程,本论坛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培训为主题,从不同环节介绍了如何设计、实施与评价住院医师通识课程,受到授课专家、与会老师及学员的一致好评,为我国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质量建设筑底堵漏、强筋健骨。本次论坛由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毕教办卢章洪主任和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毕业后培训部常青主任共同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