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后医学教育网
上海市

家国担当、火线战“疫”,初心不改、潜心育人

时间:2020-12-17 14:42 来源:上海市 作者:复旦教师 通讯员:任羿诚

住培、专培带教老师风采


                            家国担当、火线战“疫”,初心不改、潜心育人

                                      记“钟扬式”好老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张继明教授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精神,大力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弘扬高尚师德,广泛展示广大教师爱岗敬业、立德树人,助力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教育脱贫攻坚战的精神风貌和时代风采,持续深入引导全校教师向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时代楷模、全国优秀教师钟扬同志学习,在第36个教师节之际,校党委授予9名教师“钟扬式”好老师称号;授予5个团队“钟扬式”教学团队称号;授予4个团队“钟扬式”科研团队称号。 


从今天起,让我们一起走近他们,了解他们的育人风采吧~


张继明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教授

致公党员


身为人师、育人为本

本科生教育是高等教育之本。张老师从教以来,在繁忙的临床工作之余一直坚持给本科生授课,从不间断。即使在援鄂期间仍积极解答学生的问题,甚至主动添加学生微信,与学生沟通交流,在视频中向学生展示方舱医院的实际工作情况,得到了广大学生的尊敬和爱戴。张老师重视本科生教材建设,参与撰写《传染病学》等本科生教材,主持的感染性疾病(经典病例)临床实习辅导电子教材曾获上海市教学基金。张老师对于研究生的培养也是悉心指导,从科研选题、实验技术,到文章的撰写、ppt的制作,都事无巨细、亲力亲为。自2004年开始招收第一个硕士研究生以来,至今已培养毕业博士14名、硕士8名,合作指导研究生5名、在读研究生15名,其中有9名学生至国外重点实验室联合培养或交流学习,6名学生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资助,其中一名学生分别获青年和面上基金,2名学生获得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资助,指导的硕士研究生戚勋同学获得“2016年上海市优秀毕业生论文”,2020年毕业的学生李菁的文章被国际著名杂志GUT接收。他的付出得到学生的一致尊敬,曾获复旦大学“研究生心目中的好导师”称号(2011年)、华山医院”十佳优秀教师“称号(2016年)。


初心不改、矢志不移

上世纪九十年代,张继明老师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上海医科大学(现为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内科学硕士研究生。当时全国传染病总体发病率不断下降,传染科医生待遇差、危险性大,常常受人歧视,几乎没有人愿意从事这个专业。张老师原本有很多机会选择内科其他专业,但他最终还是选择攻读传染病学。虽然当时上海的传染病已不太多,但青浦、南汇、崇明、川沙等郊县,仍有流行性出血热,不少青壮年死于此病,于是,他选择了流行性出血热作为研究方向。为了收集流行性出血热患者的标本和资料,张老师经常往返于南汇、浙江天台县人民医院,终于发现内皮素是流行性出血热肾脏损害的重要因素。1995年博士毕业,他留至华山医院传染病科工作后,深切感到基础研究的重要性,在翁心华教授的推荐下,又到教育部/卫生部医学分子病毒学重点实验室进修学习。在闻玉梅院士和瞿涤研究员的指导下,开始研究乙肝病毒的致病机制,从此把研究方向转为病毒性肝炎。在历次疫情防控中,他亲临第一线,不仅参加了“非典”、 H1N1(猪流感)、 H7N9禽流感的医疗救治和防控,还和科室同事一起,率先在国际期刊上参与报道了H7N9禽流感病例。


建设学科,提携后辈

长期以来,传染病学科人才匮乏,科研水平较为落后,硬件薄弱。在院领导的全力支持下,张老师作为负责医疗工作的副主任,除辅助张文宏主任以外,还和其他科室领导一起狠抓亚专科建设,开设了“新发突发传染病”“病毒性肝炎”“艾滋病”“寄生虫病”“旅行医学”“结核病”“疑难细菌感染”“真菌病”等十几个亚专科,是国内亚专科最为齐全的科室。始终把医疗质量、医疗安全和和服务水平始终放在最重要的位置,科室诊治水平受到业界的一致好评,连续10年获得中国医院专科排行榜第一名。为此,近十年来,感染科从过去研究生不愿报考的科室,变成最受欢迎的科室和专业,招收了全国著名医科院校名列前茅的推免生,也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进修医生,是最受欢迎,也是进修医生最多的科室,现已成为全国培养高水平研究生和感染科医生的国家基地之一。同时,他非常重视青年医师的培养,不仅培养年轻医师的临床技能,还非常重视培养年轻医师的医德医风和严谨踏实的工作态度。他指导的青年医师5次参加全国最高水平的肝病临床思维训练病例比赛,4人获得全国冠军,1人获得人气王冠军,被评为“上海市优秀青年医师导师”(2018年)。


牢记使命,火线战“疫”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张老师一直工作在抗疫第一线。疫情爆发初期,张继明老师就担负起华山医院感染科的医疗工作和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工作,连续工作数周不休息。2月3日晚,在接到了组建华山医院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支援武汉的通知后,他马上报名参加。2月4日,从上海的“抗疫战场”转战到武汉的“抗疫战场”后,作为队长和年龄最大的队员,他除了负责医疗队的日常管理工作之外,还负责武昌方舱医院的院感防控工作。率领院感团队先后培训医务人员和后勤保障人员1000余人次,制定了一系列的院感管理制度、流程和应急预案等,编写了方舱医院院感防控手册,圆满完成了医务人员零感染的任务。作为国家卫健委所属方舱医院4名院感核心专家组成员之一,对武汉全市10多家方舱医院的院感工作进行巡查和指导。同时,受国家卫健委的委托和指导,修改、编写了《方舱医院工作手册》第二版及《方舱医院新冠肺炎方诊疗方案》第一版。2月24日下午,受国家卫健委指派,参加了中央赴湖北指导组召开远程视频临床专家座谈会,代表武汉方舱医院,向孙春兰副总理等领导汇报了方舱医院控制轻症转重症的经验,并获得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数字住培App下载
关注住培官方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