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后医学教育网
上海市

住院医师心目中的好老师

时间:2020-12-17 14:40 来源:上海市 作者:李念夷 通讯员:任羿诚



                 住院医师心目中的好老师


                                  记华山医院血液科副主任、博士生导师王小钦教授的二、三事


                                    

                                                                王小钦教授与 作者合影


我从2013年考入华山血液科硕士研究生起,到现在已经7年多了,第一次见王小钦老师,是在硕士研究生面试前,我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前去探访她。可能因为当时太紧张,依稀只记得两件事,一是王老师怕我找不到她的办公室,是她到楼下接的我,我依然记得老师那天穿了一双粉红的雪地靴,好像是那一天里我唯一记得的事了;二是老师问了我,想不想读博,以后想不想出国,我的回答当然是肯定的,当时没觉得有什么特殊,觉得老师可能也是想看我是不是上进吧,现在回头看来,可能在我们第一次见面的时候,老师就已经为我安排好了后面5-6年的培养计划了吧,以后我从转博,到出国,再到进入住院医师培训基地,每一步都是在老师的安排和帮助下才能如此顺利,老师总是能在关键的时候提醒我需要做好哪些工作,并在可能的范围内帮我准备好一切需要的储备。

我记得研一年级的时候我有和老师提过想去跟门诊,当时作为科研型的研究生,门诊可能是我临床知识的唯一来源吧,老师也没有拒绝我,结果去了一两周就跟不下去了,知识储备完全跟不上,老师也不需要我帮她处理门诊时的各项杂事,她的效率之高,让我在旁边坐着的时候像一个木头人,老师也没多说啥,就让我回实验室好好做实验。到了二年级末转博后,老师和我谈之后的计划,她主动提出让我去跟她门诊,当时的我特别吃惊,老师似乎也看出来我的疑惑,就和我说,你现在科研也上路了,临床知识也比之前丰富了,需要进一步理解和强化,以后你每周来跟我专家门诊。”之后去门诊,向老师学到了很多很多,老师不仅会和我说每个病例,还会在不忙的时候跟我溯源一些随访病例初发时的情况,这些鲜活的例子让我对血液系统的疾病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让书本上的知识都活了起来,使我受益匪浅。

王老师的专长是临床流行病学研究,这需要对临床以及统计学和临床实验设计多领域知识的融会贯通,我有时候会想老师的脑子是要有多灵活多发达,才能把这些知识联系起来,组建如此精妙的脉络。后来才知道这些靠的不仅仅是天赋,更多的是努力,老师说自己没有什么特别的爱好,所以每周末就在家里看最新的文献进展,正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坚持,才会有今天这样的成就,这些让我们还在读书的学生的听了都会惭愧。前段时间和老师一起完成了一篇关于缺铁性贫血临床随机试验的文章的修回工作,对reviewer提出的每个问题,老事都能瞬间从多角度回答,并会展开为我讲解,让我对随机化试验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中涉及到的每个细节都有了全新的认识,也是老师专业的回答,让我们的文章很快就被接受了,开心之余更多的是对老师严谨的工作,以及对临床流行病学的热爱和精通的敬仰。

王小钦老师是一位很谦和低调的学者,每一位遇到王老师的学生都会感慨王老师对自己的助益,她即像尘世里的一束光,也像天空中的一颗星,为我们照亮着未来从医治学的路。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住培内科基地住院医师  李念夷  博士

 

 

数字住培App下载
关注住培官方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