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后医学教育网
广东省

用人文点亮医学,东莞东华医院开展“住培之光”平行病历分享会

时间:2021-01-15 09:04 来源:广东省 作者:李淑冰,徐宝华 通讯员:徐宝华

   为打造人文科室、弘扬医学人文精神、用人文点亮医学,东莞东华医院科教部联合医院叙事医学与人文病历研究室,以住培工作为抓手,开展了医学人文建设系列活动。

阅读、书写、分享,是践行平行病历的三部曲。住培学员不仅要求书写格式化手写大病历,还需结合自身的临床经历,认真书写平行病历。字里行间,关注的不再只是病,更多的是对病人的关注,是对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的一种反思。20201223日晚上,科教楼二楼学术会议厅,科教部、叙事医学与人文病历研究室共同组织的第二期平行病历分享会如期举行。医院常务副院长、医学人文研究所所长高翔,科教部徐宝华主任莅临分享会现场。




2020级内科住培学员陈建华医生作为第一位分享者,分享了他与自己接诊的一名有10余年病史的糖尿病肾病患者王先生的故事。作为一名初入临床的年轻医生,面对王先生的焦虑,他花了大量的时间去和王先生交流,并经常见缝插针地给王先生科普一些相关知识。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他的努力下,王先生的焦虑一点点地消除,变得积极向上。从王先生身上,他深刻体会到:生活不易,要相信生命里总有一朵祥云为你缠绕,总有一束光为你照亮。而医生可以成为患者的这朵祥云、成为这束光,这就是医生这个职业的价值。



2020级内科住培学员陈建华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守候是最沉默的陪伴,2019级内科住培学员章梦璧给我们分享了在病房之中温馨的亲情故事《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章医生作为旁观者体会了王阿姨与她女儿之间浓浓的亲情。她认为医疗应该是有温度的,哪怕最终的结局并不圆满。家人的陪伴与支持是他们战胜疾病的勇气,医务人员的陪伴同样也是。有时我们可能无法治愈一些疾病,但是我们聆听了每一位患者的背后的故事,了解每个家庭不同的诉求,我们的陪伴可以增加患者走夜路的勇气。



2019级内科住培学员章梦璧


2020级内科住培学员张志伟医生,分享了他在ICU轮转时的体会。在机器声和人声混响的重症病房里,大多数病人处于昏迷或镇静状态,也有少数清醒的病人。张医生分享了他印象深刻的两个病人,一个是对自身病情毫不知情的林先生,一个是诊断为胃癌并胆道转移的陈先生。在跟随带教老师诊治两位病人的过程中,张医生体会到跟患者或家属告知病情的两难抉择。他发出了灵魂拷问:“在面对病人的诊断明确、预后很差时,我们医生是否应该告知病人真正的病情,还是以家属的要求为准?”这一问题成为现场住培学员热烈讨论的话题。



2020级内科住培学员张志伟


讨论过程中,高翔常务副院长结合自身的住院医师经历和住培学员们一起进行了探讨,他认为:这个问题没有固定的答案,因人而异,我们只需要始终记得“一切以病人为中心”,有时“善意的谎言”和“话说一半”是很有必要的。他的分享对住培学员起到了非常好的启发。



高翔常务副院长在分享经


住培医师现场讨论


分享会的最后,高翔常务副院长总结点评了此次分享会。他认为,分享会的形式很好,年轻的住培学员通过把自己写的医患故事分享出来,既可以激发学员的医学人文情怀,同时也锻炼了学员的演讲表达能力。他同时也提出,由于学员们刚刚开始接触平行病历,目前写感悟、反思更多,希望随着不断的积累,学员能以一个小说家的视角,去书写医患故事,把感人的故事、瞬间,以一种更加艺术的手段表现出来,真正展现医学人文的光辉。最后,高翔常务副院长和徐宝华高级主任一起为分享的住培学员颁发了分享证书。



颁发证书

“现实总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理想

  但也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低劣

  即便遭遇了很多的不幸

  即便遭遇了很多痛苦

  但这世间还是有很多美好和值得”

分享会以《朗读者》陶勇医生的访谈视频拉上帷幕。陶勇医生经历了手部被患者砍伤,可能再也无法重返手术台的低潮时刻,他以自身的痛苦经历引导在场的住培医生重新理解医学人文的重要价值。

医生所能带给病人的希望,不只是解决病痛,还有在生死之间的一种期待。医者路漫漫医生的职责不仅是救死扶伤,更要做到“心有太阳,眼有星光”,照亮每一个患者的心,为他们带来希望。

 

数字住培App下载
关注住培官方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