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01-18 16:01 来源:上海市 作者:包丽雯 通讯员:任羿诚
实施医学教育我们永远是学生
2020年即将结束。从抗疫前线归来,内心的焦虑并没有完全消除,4月17日在虹桥院区开始恢复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
这段内心的不平静持续了大半年。华山医院教育处朱老师一直嘱我写写获得上海市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优秀带教老师的感想,但只要一提起笔,因为这种焦虑和不平静而久久没有落下。终于从阅读不同的书籍和正念静坐中,开始恢复那份珍贵的内心的平静,我想我终于可以兑现给朱老师的承诺,在2021年来临之际,交上这份感言。
真正接触带教应该是2017年的夏天。那个夏天我带教了2013级临床八年制见习同学,当时没有什么教学经验,基于对近10年临床经验的积累,出于对学生的尊重和爱护,制定了生动的教学方案。从传统的床旁问诊,总结病史,基于疾病的互动小讲课,到让同学们拿起心超探头给自己的同伴完成心超检查,穿上铅衣体会心导管医生的“责任”,最后让学生们互相分享心电图的读图和诊断。他们每周见习结束后的留在合影相片上的笑脸,让我倍感欣慰。
从此,教学相长不再是教科书上的成语,而演变成为我每天在医疗和教学中的深刻感受。住院医生们,实习医生们出色的临床表现都是我不断精进诊疗技能和科研能力的动力来源之一,我想唯有自己的专业精进,才能成为他们学医路上的助力者。
在不断的实践中,我深深感受到,良好的医学教育融入到每一个医疗举动中,医学教育是传递思维缜密的医疗逻辑思维的过程,医学教育更是传递对人和人生关爱和领悟的媒介。医学教育的特别之处就是他可以不断让我们在面对人类最极端和最脆弱的心理状态下,锤炼出自我平衡逻辑和情感的能力。
在医学的大学课堂上,我们学习的是解剖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
而在医院这特殊的大学里,我们学习的是治疗学,心理学,人文伦理学。
每一个优秀的医务工作者必定由出色的医学教育打磨和锤炼出来,而我们在医学教育的这一条路上,永远都是学生,永远都是攀登者。如果说,在医院,有学生或医生称呼我一声“老师”,那我就应当,且必须更怀着一颗惴惴不安的心让自己遇见更好的自己,不断学习和精进自己的专业和心智,给我的学生们一个更好的榜样。
2020年度上海市优秀住院医师带教老师华山医院内科基地秘书 包丽雯 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