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后医学教育网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中心医院“规培生”系列报道之—— 最年轻的逆行者们

时间:2021-04-02 12:55 来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作者:胡阳 通讯员:黄曦冉

 

想尽办法 体现价值

2020年,第一波疫情爆发以后,我院2019级全科基地“规培生”李瑶(身份为定向委培学员)在沙湾县的家中看到我院医务工作者逆行的新闻报道,为之感到动容。

 “要说逆行,恐怕我还算不上,但是充当志愿者我还是可以的。”李瑶想尽办法希望体现自己的价值。

二月底,李瑶在家报名成为了医院分级诊疗的志愿者。

通过介绍,笔者得知实际上这个工作并不难,就是负责架起社区病患与医院之间的桥梁,通过线上诊疗解决社区病患的问题。

“虽说感觉工作不难,但是我毕竟才来医院不久,所以这个工作即是挑战,也是个学习提升的机会。”李瑶告诉笔者。

310日,在分级诊疗群里,有一位社区工作者询问李瑶,有一名77岁的居民,常年患有糖尿病,目前居家休息时吃药该注意哪些事项?

李瑶看到此信息时立即联系了相关医生,并将详实的注意事项发给了社区工作者,虽然看似平常的小事,还是获得了社区病患的称赞。

这样的工作李瑶进行了十多天,尽管看似平凡,李瑶却收获满满——

“作为一个全科‘规培生’,在这十多天的工作中让我受益颇多,因为与各科老师沟通,不停地帮助病患解决问题,也让自己学到了很多全科知识。”李瑶满意地对笔者说。

同样来自2019级的外科基地“规培生”金勇赶在封闭之前,大年初三就从塔城家中一路逆行回到了中心医院。

“为什么不好好在家多呆几天,把年过完呢?”

面对笔者发问,金勇笑了笑:“我大年二十九就回家了,在家已经呆了四天了,看着形势越来越严峻,我只想赶紧回到医院尽自己的一份力。”

然而,金勇虽然在第一波疫情逆行,却受到了“冷漠”,仅为我院做了两次消杀志愿者,便出于疫情防控安全需要,让其休息了。

在第一波疫情中,很多“规培生”或许留下了未能成为逆行者的遗憾,但在第二波疫情,他们可以说弥补了遗憾,成为了逆行者。

逆风前行 弥补遗憾

2019级的内科基地“规培生”牛莉珍第一波疫情时也未能如愿成为逆行者,但还是在院感担当了志愿者,帮助老师收集和整理相关资料,志愿工作进行了41天。

“当不了真的逆行者,那我就当个‘另类逆行者’吧。”牛莉珍笑着说。

第二波疫情,牛莉珍主动报名了医院核酸采集志愿者,在疫情全体市民封闭的情况下,牛莉珍逆风前行,按照医院安排,为全市市民采集核酸。

牛莉珍回忆:“记得有一天晚上12点了,临时通知我们去社区采核酸,准备工作结束已经凌晨2点了,那次采集核酸一直到早上八点结束。”

尽管很辛苦,但是牛莉珍觉得自己对得起这个身份,面对疫情,心甘情愿。

和牛莉珍感同身受的“规培生”有很多,全科基地的“规培生”马琳也为自己在第二波疫情主动参与全民核酸采集感动自豪。

实际上第一波疫情马琳就想成为逆行者,但是由于当时身体原因,只能留在家里充当一名看客。

第二次疫情,马琳卯足了劲儿,她告诉笔者,当时有一次采核酸从下午七点到达社区,大概凌晨开始采集核酸,一直持续到第二天凌晨六点结束,回到体育馆时,大家久久未能入睡,都为自己逆风前行,弥补遗憾感到欣慰。

像上述提到的李瑶、金勇也在第二波疫情中完成了逆行,除他们以外,越来越多的“规培生”也参与到了其中,甚至固定成为了疫情防范的志愿者,用自己的方式向那些真正的逆行者看齐。

敢于担当,积极有为

211日,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除夕,正当所有人都在和家人团聚的时候,我院2020级全科基地“规培生”徐高峰身穿防护服,正值守在核酸采集点,为克拉玛依市南湖社区的居民采集核酸。

为何过年期间选择不回家,并且报名成为核酸采集者,徐高峰这样解释——

“去年来到中心医院,听说很多“规培”学长学姐在第二波疫情主动担当,积极作为,为市民采集核酸,为疫情防控贡献自己的力量,恰好赶到今年倡议就地过年,所以自己就选择不回陕西家乡过年了,留在这里贡献自己的力量。”

据了解,29日至11日,徐高峰和其他4名“规培生”在所在社区已经完成了近六千人的核酸采集工作。

自去年疫情以来,我院这些最年轻的逆行者们敢于担当,积极作为,这一批“90后”充分发挥了“规培生”的敢于担当,乐于奉献的精神,为全院、全市乃至全疆疫情防控工作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春节来临,我院很多“规培生”不仅积极响应“就地过年”倡议,还与各自科室的老师坚守奋战在岗位中,履行着身为“白衣天使”的责任。


数字住培App下载
关注住培官方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