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04-16 21:53 来源:上海市 作者:顾磊、鲍若冰 通讯员:韩颖
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外科技能培训课程启动会
暨讲师培训会顺利召开
为了充分整合教学资源,促进我院外科教学工作分层推进,3月27日上午,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外科技能培训课程启动会暨讲师培训会在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临床教学中心召开。会议由我院大外科教学副主任周东雷主持,教学办公室余震主任、张燕香主任、外科各亚专科教学主任、教学秘书、带教老师代表出席了本次会议。
教学办公室余震主任在会上指出,临床技能培训是我院人才梯队培养建设的重要环节,骊山路临床教学中心是我院医学生、研究生、住院医师、专培医师、护师等不同层次医疗人员教学工作的重要基地。我们应该充分整合教学资源,建立完善的外科教学体系,制定体现我院优势和特色的教学课程体系。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教学质量的核心是建立一支高水平的教学师资团队,讲师培训工作应该结合医院发展的需要持续渐进式、常态化开展,将我院的外科技能培训工作形成分层化、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并将院校教育和毕业后教育良好地衔接起来。
大外科教学副主任周东雷详细介绍了外科技能培训课程和构想。周主任指出,讲师培训是师资的培训,也是自我的提升。目前微创外科成为主流,学习渠道多样化、网络媒体发达、训练器械实战化,年轻医生要把握发展契机和时代优势,充分利用目前的教学资源,促进自我发展。同时也就本次讲师培训会制定了相关教学任务,要求各亚专科完善教学设备,合理安排课程,制定分层培训机制,做到“因材施教、因地制宜”,不断提高不同层次的外科技术教学水平。同时要求以培训青年教师、彰显医院特色、加强院际交流、促进教学科研为目标,最终将我院临床教学中心建设成提高青年医师手术能力的平台、助力优秀外科医师成长的起点、试验外科新技术的基地以及医疗集团的外科技能培训中心。
随后,教学办公室余震主任、张燕香主任以及大外科教学副主任周东雷共同为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外科技能培训中心举行了揭牌仪式。参会讲师在余震主任的带领下对技能培训中心进行了参观。
所谓“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卞正乾教授结合自身医院实训中心的讲师培训和发展介绍了相关经验,并做了专题报告。卞教授指出,目前外科住院医师接触的病种以及导师的科研范围有边界,实践机会相对不足,这些问题成为外科教学工作中的壁垒。要打破这些壁垒就要提高外科培训工作的质量,让青年医师确有所获,主动求学,进而形成良性的教学机制。要达到这一效果就必须培训一支稳定、高素养的教学团队。卞教授同时强调了医院母体文化对模拟教学师资培训的作用。任何品牌的建设都植根于医院母体文化之上,讲师培训要坚守“合、扶、联”三字诀,即教学团队要本着共同做好教学的目标去,形成一股合力;彼此相互扶持,积极反馈不断打磨课程,讨论反馈迭代,加强教学师生之间互动;一个人走得更快,一个群人可能走的更远,个人的能力和资源都是有边界的,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就可以有效地破除框架。
接着,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微创实训基地的叶光耀老师介绍了仁济实训中心的腹腔技能课程和讲师培训相关情况。叶老师首先明确了腹腔镜基本技能培训的意义,随后详细阐述了腹腔镜技能培训课程的设置和流程。最后,叶老师结合腹腔镜模拟器相关器械和相关具体实例,进一步明确了技能培训的模块和考核标准以及相关授课技巧,我院参会讲师皆获益匪浅。
会议最后,周东雷主任宣布外科技能培训课程正式启动,各亚专科要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加强协调组织,结合外科工作特点,不断优化打磨课程。借鉴并发扬“合、扶、联”三字诀,形成有我院特色的外科技能培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