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后医学教育网
广东省

广东省人民医院眼科基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探索

时间:2021-06-29 10:20 来源:广东省 作者:广东省人民医院眼科基地秘书牛勇毅 通讯员:古新扬

随着住培医生规模的扩大以及住培要求的提高,教学任务大幅增加,原有的培训模式较难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广东省人民医院眼科经过一年的探索初步形成适合自己的培训模式。

一、调整与优化眼科教学人员配置

教学人员主力逐步从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为向主治医师转变。形成以“主治医师为主力、高年资医师为督导”的人员配置。青年医师自身经历学习和培训阶段不久,对学生的需求体会更直接、更深刻;教学过程中的总结和提炼,有利于青年医师成长;青年医师的日常工作更贴近日常教学,方便教学工作的开展。眼科教学人员以主治医师为主力,将教学工作与临床工作融合,既提高青年医生的教学能力和临床能力,又能减轻高年资医生的工作负担。

二、重组和细化课程设置

参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2019试行)》,按照亚专科分类,制定了既满足国家培训基本要求又适合眼科的细则。全部住培课程分为9个亚专科:外眼疾病、眼表疾病、角膜疾病、晶状体疾病、青光眼、葡萄膜炎、玻璃体视网膜疾病、视光学、眼外伤。每个亚专科从培训要求、具体内容、实施方法、考核方式等做出详细说明和计划。住培课程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三、采用多形式结合以确保课程高效实施

多种形式结合,全方位覆盖。结合门诊带教、病房带教、周五查房、专题讲座、操作培训、手术带教、扩展学习等多种形式将教学内容落到实处。

1.门诊带教 安排学生跟随高年资医师参加门诊工作。学习眼科问诊特点、基本检查、常见病的诊疗思路和处理原则,并完成一些简单的操作。

2.病房带教 学生跟随上级医师管床,参与病房交班、查房、开医嘱、病历书写、值班、手术等具体工作。

3.周五查房 采用教学查房、英语查房、疑难病例讨论三种形式结合。全面掌握眼科基本疾病的诊疗原则和具体诊治过程,提高外语能力,掌握疑难病例的诊治思维和分析方法。

4.专题讲座 对各个亚专业的重点和难点内容开展专题讲座。要求学生深入理解,并对讲座内容进行考核。

5.操作培训 根据操作难度、并发症严重程度等,将全部操作分为“低风险、中风险、高风险”三类。“低风险”操作步骤简单、学习难度小、不会对患者造成损伤。主要包括:直接眼底镜、间接眼底镜、房角镜等。“中风险”操作步骤稍复杂,若出现并发症可能对患者造成轻微的、治疗简单的损伤。主要包括:泪道冲洗、泪道探通、结膜囊冲洗、结膜异物剔除等。“高风险”操作步骤多,或者一旦出现并发症将给患者带来严重的、不可逆的损伤。主要包括:深层角膜异物剔除、球后注射、视网膜激光光凝等。三类操作的培训方法不同:“低风险”操作经过理论讲解和教师示范后,学生可以直接在患者身上实操;“中风险”操作在患者身上进行实操前,要求同学们之间互相练习;“高风险”操作需要借助教具反复练习,并且所有过程必须在带教老师的指导和监督下进行。所有操作尽可能进行录像或拍照,方便后续指导和总结。

6.手术带教 结合多种形式开展手术带教。通过理论教学,使学生掌握手术适应症、禁忌症、手术步骤、并发症的处理。通过动物眼练习,使学生掌握显微操作、切割、缝合、组织分离、打结等手术基本技术。通过手术现场带教和录像讲解使学生有更直观的感受和理解。经过系统的培训并通过考核后,学生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实际操作。

7.扩展学习 建立眼科图书馆,方便学生们查阅资料。借鉴北京同仁医院、协和医院、中山大学眼科中心等公共教学平台和资源,为学生提供多种扩展学习,使得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

四、更新教学设备,提高教学效果

配置先进教学设备,使临床教学高效且生动。门诊和病房均新增裂隙灯示教镜和实时影像系统,所有手术显微镜配备高清录像系统。老师的示范和学生的操作均可实时观看和录制。提高教学效率的同时使临床学习不再模糊不清,而是变得生动形象。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医生旅途中非常重要一块拼图。广东省人民医院眼科高度重视住培工作,顺应形势,不断探索,确保住培工作落到实处,使学生们学有所获、学有所成。


专题讲座


动物眼手术操作


手术录像讲解


手术现场带教


中风险操作


数字住培App下载
关注住培官方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