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07-16 18:56 来源:湖北省 作者: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通讯员:卢章洪
从2015年我们开始招录规培生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临床病理科就一直非常重视规培生的培养,希望培养出优秀的规培生。
那什么是优秀的临床病理科规培生呢?
我想以我们科室今年规培毕业的柯晓康做为代表,来谈一谈我对优秀的临床病理科规培生的理解。
2018年柯晓康和其他四位同事来到我们科室开始培训。
按照临床病理科专业基地统一制定的分层递进培训计划,第一个半年学习取材;第二个半年独立取材;第三个半年继续取材,并带教低年级规培生取材,同时开始看切片和学习诊断;第四个半年开始以看切片和学习诊断为主,兼顾带教取材;第三年一边带教取材,一边学诊断,如果还有精力,可以学习写论文。
柯晓康都提前完成了计划,半年不到就学会取材,成为取材主力军,并且加入乳腺学组,学会了乳腺新辅助治疗后标本的规范性取材,他规培三年的取材量为63378个,远远超过我科规培生取材量5万个的要求。
当新的规培生到来之后,他又成为很好的取材带教老师。严格又讲究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好。在任命为科室取材组长后,他对科室取材工作全面管理,排班科学公平,无人投诉,并同时关注质量,每次发现取材问题,他会马上召开取材质量会议和培训取材技巧,因此他当取材组长时,取材质量一直是好的。由于表现优秀,他连续两年被评为全院“优秀住培学员”。
他还懂得向上管理,就是给我非常好的管理建议,记得有一次一个博士规培生向我申请停止取材备孕,我想到这个博士年龄已经较大,就同意了,没有想到马上就有一个硕士规培生和一个本科规培生也来要求停止取材。但是如果三个人同时停止取材,取材工作就无法安排。这时候我觉得很难办。他就主动给我建议:主任,你不能只答应一个人,而不答应另外一个人,你的决定相当于是制度,应该适合每个人,不然不公平。所以,你可以都不答应,全部严格按照科室规培生的管理要求,取材取满了5万个蜡块的才可以停止取材,这样大家都没有意见了。他的建议非常对,帮助科室有效解决了一个管理难题。
还有去年疫情时,我没有安排孕妇和哺乳期的员工上班,医院开始正式上班后,由于工作量少,不需要所有人上班,我继续安排孕妇和哺乳期员工休息,结果有个别人就反对:为什么她们可以不上班?为了安抚这种人,我说:凡是上班的人每天都有300元奖金,没有上班的人没有奖金。柯晓康又建议我:主任,不要说每天300元奖金,如果医院不发这么多,你就食言了,你就说上班人有奖金,没有上班的人没有奖金就可以。果真,疫情之后,整体奖金大幅度下降,不够每天300元。所以,我也很感谢他的提醒,不然我就欠大家的钱了。
柯晓康取材水平高,协助管理水平高,他的诊断水平更高,他的老师是湖北省知名病理专家敖启林,一个痴迷病理诊断的教授,所以他也极为热爱病理诊断。他在读研究生期间就学习了病理诊断,规培生期间,对于淋巴瘤的诊断,水平不亚于一个主治医生的水平。每次送他去参加淋巴瘤方面会议,他的大会发言,他的大会交流都会让人印象深刻。经常有同行主动发来他发言的照片给我说:这么年轻,这么有为!
在2019年的全国病理年会上,他的论文被选中为优秀壁报,并且在大会上做发言交流。
三年规培,他看切片量是41654张,诊断的例数是8111例,这个工作量是一个病理医生2年满负荷工作的量,可见他自己主动加班学习时间有多长。
除了以上优点,他还有一个非常杰出的优点就是热爱科学研究。在三年规培期间,他共发表了9篇论文,其中SCI论文一篇,中华牌论文3篇,并且开始指导低年级规培生写论文。他如此优秀,今年还被评为全院“优秀共产党员”。
去年疫情封城前一天,柯晓康本来按照科室排班休息已回到老家,当得知武汉封城消息后,他第一时间去购买车票,准备回到武汉上班。但他买到的车票都被退票了,看到科室群里我们每天都有人主动报名上班,他和好多已经回家的同事一样心急如焚,希望回到医院上班。由于他医院考虑到疫情防控等综合原因,一直未同意他的返院申请,他就主动跑到当地社区当志愿者,社区人员被他感动,帮他办理了返汉通行证。他回到武汉第一天就强烈要求上班,我非常感动。
一个医生需要的德他有,一个医生需要的艺他也有,还懂管理,并且每天不断精进,我相信他一定会成为一个德艺双馨的优秀病理医生。
供稿: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临床病理科专业基地主任
袁静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