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后医学教育网
北京市

聚焦基本技能训练,提升外科住培质量—中日友好医院“新启航”外科技能培训项目誓师大

时间:2021-07-19 15:56 来源:北京市 作者:教育处、外科教研部 通讯员:安娜

2020年起,在医院的支持下,根据住院医师培训核心胜任力和学员培训需求,我院开展内科、外科、急救和医患沟通技能培训体系建设项目,研讨设计标准化的培训和考核课程,并开展师资培训和学员培训试点。外科教研部在项目成果基础上,于20201126日正式启动“新启航”外科技能培训项目,截止20216月已培训师资19人,完成住院医师外科技能培训24场,培训学员290人次,覆盖了普外、骨科、心外、胸外、妇产科等科室。

为进一步提升培训项目成效,教育处联合外科教研部于2021622日召开了“新启航”外科技能培训项目誓师大会,周军院长、崔勇副院长、外科教研部及相关临床科室、妇产科、耳鼻喉科、护理部、院感办、医工处、医务处等部门负责人、部分师资和学员代表参会。

教育处李颖处长就已开展的外科基本技能系列培训进行了阶段性总结,并对新启航项目接下来要开展的工作进行展望与介绍:

目前项目中的外科缝合培训已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培训体系,覆盖普外、心外、骨科、妇产等科室及常用术式。培训紧扣学员培训需求,开展线上预习、线下实操、录像点评的培训和考核方式,更有效的记录学员学习数据,使学习过程更新颖有趣,深受科室和学员欢迎。

2021年下半年,新启航项目将进行第二批师资遴选和认证、开展至少20场外科基本技能培训、并开展5场外科技能竞赛,覆盖外科各相关科室,以及妇产科和耳鼻喉科。同时在单项技能训练基础上,将联合护理部和院感办开展综合能力培训和医护感团队训练。

周军院长对项目表示了高度肯定,强调外科住院医师练好缝合等基本功非常重要,教育培训工作应重视“三基”培训,把严格要求、严密组织、严谨态度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希望院内有更多科室能参与进来,学员要珍惜这样的培训机会。

外科教研部刘德若主任对课程标准化提出了要求,并表示当一个外科医生需要有科研精神与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是持之以恒的技能锻炼,缝合虽然只是手术中一个小步骤,也许很多医生不重视,但要想当一个好的外科大夫,这是必需的基本功,而面对缝合这样的基本功,我们更需要用到工匠精神,把每一个细节做到完美。

手术室张颖护士长介绍了下半年将开展的医、护、感控配合的技能培训项目,院感的预防与控制是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保障医疗质量与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感控要求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制定临床医护操作标准、预防措施、执行方案以及管理制度。搭建院感、医疗、护理等多学科教育平台,建立医护联动培训体系,达到链式管理模式至关重要。体系化的培训体系建设后方能体现专业学科建设,凝聚团队合作精神,推动医院整体发展,提高患者满意度。

多次参与技能课程教学的孙小亮医生表示外科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现在的学生能拥有这样的学习机会十分难得,作为第一批参与师资认证的老师,他见证了整个项目逐渐完善的过程,中日医院能有这样好的培训项目乃医生福音。

住院医师张嘉予作为学员代表,曾多次参与培训,他认为,每一次培训与技能大赛,都是漫漫成长道路上的宝贵财富,他引用哥伦布航海日志里的一句话“今天,我们将继续航行”。希望技能培训项目能更蓬勃发展,师生皆有所成。

数字住培App下载
关注住培官方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