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后医学教育网
江苏省

梦的起点,医路有你 —记江苏省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内科杨静主任

时间:2021-12-08 16:56 来源:江苏省 作者:周倩 通讯员:戴启雪

      第一次见到她是在医师节的英语演讲比赛上,我作为住培生选手和她一起站在台上,她知性大方,谈吐得体,自信又从容的样子让我颠覆了对于传统女医生的认知,总是看着她想多了解一些。

杨静,主任医师、心血管内科学医学博士,南京医科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国家心力衰竭医联体淮安一院负责人。直到见到真人,我才发现她活成了我羡慕又期待的样子。作为一名主任医师,她却仍然积极的响应医院的号召,参与业余活动;作为一名医者,她一直与我们站在一起,亲临临床一线,致力于医疗工作;作为一名教师,她倾听我们的想法,改革教研方法,住培医生的培养。

      大内科的教学活动,几乎每一场都能见到她。每周开展上级医师教学查房,督导每一场疑难病例、死亡病例讨论,解决内科疑难患者的诊断、鉴别、治疗。她谦虚严谨、不骄不躁,自己制作医学课件,每一场课前的教案她都亲自审核指导,确保我们的每一堂课都精炼并且能够学到实实在在的知识。她指导低年资医师开展业务学习,进行临床实践,把规范的诊疗,先进的理念,新的医学进展,以及自己的工作经验、教训毫无保留的传授给我们。多次被评为南京医科大学优秀临床教师,曾获南京医科大学教学查房竞赛三等奖,市一院青年教师讲课竞赛一等奖,教学查房竞赛一等奖,教学主任论培训二等奖。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句话也是她最好的验证。在心内科轮转时,我十分有幸的成为了她的学生。面对真正的患者时,我有些手足无措,书本上的知识仿佛只是一个个跳动的文字,却没有办法变成实实在在的诊疗方案和医嘱。知道我的困境后,她耐心的指导我建立学习计划,将管理的病床病人改变成单一病种,将患者结合书本,从症状体征及检查,逆向思维学习疾病的诊疗,由浅入深,心内科的知识脉络逐渐在我脑中形成。每次查房时,都会结合我的所学进行提问,起初我总是因为怕错而怯于开口,她告诉我“规培就是一个允许你犯错,不断试错不断进步的过程。”第一次抢救病人,我的内心似乎有一场海啸,我却呆呆的站在那。我知道这是与死神赛跑,杨主任快步走过来拍拍我的肩膀“别怕,跟我来。”心肺复苏、开放气道、规律给药,紧张而又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同时还能及时与患者家属解释沟通,减轻他们的恐惧。看着她认真的样子,我想要成为的人一点点有了具体的模样。

     学术上,她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作为高血压与心力衰竭诊疗组组长,国家心力衰竭医联体淮安一院负责人,她带领心力衰竭诊疗团队规范化诊治心衰患者,明显改善心衰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心衰患者的生存率。近年来主持江苏省心血管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课题一项,南京医科大学科技发展基金项目二项,淮安市科技局科技发展项目三项。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发表SCI论文6篇。获淮安市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三项,获淮安市卫生局新技术引进一等奖一项。

她让我的期待有了具体的模样,我会努力成为她的样子。

数字住培App下载
关注住培官方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