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12-08 16:53 来源:江苏省 作者:南医大二附院2021级妇产科规培生戴鸣烨 通讯员:颜红
9月本应是热热闹闹的开学季,但2021年的9月,南京却因新冠肺炎疫情的缘故,将这次开学推迟到了“秋老虎”盘踞的九月中旬。为了迎接为期三年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我们2021级集体观看了“住院医师入培第一课”。
第一讲内容为《我国住培制度安排和要求》,主讲人是中国医师协会副会长齐学进,齐会长向我们介绍了我国住培制度的发展史,让我们更好的了解了三年住培生活的规划,同时也对我们提出了要求,即在三年培训期间努力钻研,掌握真才实学,爱岗敬业,勇于奉献,遵守规章制度,严格要求自己,只有这样才能不辜负三年的辛苦付出,才能顺利通过最终的结业考试。当然,考试不是最终目的,住培结业考核考的是临床医师岗位胜任力,考核的性质是水平评价考试,不是选拔性考试。通过考核者则表示具备有安全有效地从事本专业临床工作的最基本的能力水平。
第二讲内容为《从医学人文视角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主讲人为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副院长王岳。医患关系的紧张不仅仅是中国特有的现象,而是全球范围内的普遍现象。如果说学校里设立的医患沟通课程是方法论,那么诊疗过程中的医患沟通就是实践课。日趋紧张的医患关系其根源并非是医学技术、设备落后或者发展停滞,恰恰相反,往往是因为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医学人文关怀反而缺失导致的。人文关怀不是停留在口头上,而是要从相处的方方面面去体现的,交流时眼神的注视和适当的身体接触看似细枝末节,却是良好沟通的基石。在当今的医疗环境下,在严格遵守医务人员道德规范、职业规范的基础上,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增强医患沟通技巧,强化自我专业技能是对每位医务人员最起码的要求和挑战。
第三讲内容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学”与“教”》,主讲人为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副院长王建六。他强调:热爱祖国,热爱医学事业,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是从事医生这一职业的基本要求,弘扬人道主义的职业精神,恪守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宗旨和救死扶伤的社会责任则是更深层次的精神追求。三年的住培生活中我们需要学理论,学技能,更重要的是树立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脚踏实地地践行尊重生命、平等仁爱、患者至上、真诚守信、精进审慎、廉洁公正的原则。
第四讲内容为《医教协同,高层次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主讲人为北京大学医学部副主任段丽萍。她指出:随着现代医学科学的迅速发展,医学教育观念已发生了很大变化。以往“十年寒窗终身受用”的一次性教育观念,已被基本医学教育→毕业后医学教育→继续医学教育的继续医学教育观念所取代。成为一名合格、优秀的医生,不仅需要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更需要高尚的职业素养。古语云“不为良相,便为良医”,推动人文教育和专业教育有机结合,引导医学生将预防疾病、解除病痛和维护群众健康权益作为自己的职业责任。与此同时,调整完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标准、年限以及考核要求等规定,逐步建立统一规范的毕业后医学教育制度将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保证。
这四天的学习对我今后的工作和学习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对我院“至精至诚,至善至爱”的院训有了更深的理解。入院教育培训虽短暂,但对我有很大的启迪和教育意义,在为期三年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我要成为一名怎样的医师,对此我已经有了清晰的认识:以积极的姿态投身到工作中,不断学习实践,立足岗位,脚踏实地,虚心学习,乐于奉献,将个人价值的实现和医院的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把握机遇,提升自己,开拓创新,创造美好未来,为健康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南医大二附院2021级妇产科规培生戴鸣烨/文
2021年9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