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1-06 14:11 来源:辽宁省 作者:毕明阳 通讯员:刘磊
来到丹东三院进行精神科规培已经快三年了,在这不到三年的时间里,在医院各级领导无微不至的关怀下,在科室主任、上级医师的悉心教诲下,在医院各部门以及同事的关心和帮助下我在医院生活工作得非常开心。我对自己未来的成长以及医院的发展充满了信心。我们在各位领导的带领下共同学习了关于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医患沟通、医疗安全、病历书写、院内感染等相关知识。各位主讲者深入浅出的讲解、幽默诙谐的语言、生动详实的内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这段时间里,我反复阅读培训教材,认真思考主讲老师提出的问题,并在临床实际工作中融会贯通,也形成了自己的一些关于职业生涯的思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国上下,万众一心,采取各种措施防止疫情扩散蔓延。作为精神科规培的住院医师,虽不能奔赴前线,但仍可贡献出属于我们的一份力量。
精神病院这个名字听得多了,人们总是对这个名字有一种畏惧与排斥的心理。随着接触精神病患者逐渐深入,我发现其实他们也并非我们想象中那样阴深与恐惧的。我们身为未来的专业医生,更不需要以别样的目光、别样的心理去看待它。只知道,它和别的医院一样,都是一间医院。
带领我们小组的带教老师把我们带到住院部的某病房里,给我们重温一下精神分裂症与情感障碍的一些特征、表现和护理措施,然后再让我们和里面的一些病人聊聊天,了解她们的情况。在带教老师讲课的过程中,她教导了我们面对精神分裂症的病人应如何进行自我保护与确保病人的安全,然而,我最为关注的仍是一些情感障碍的病人。带教老师说一些慢性的情感障碍的病人对外界的反应是相对迟缓的,我想这是因为他们的内心是一层叠一层沉默的雪,最初的情绪积压在心中,长久未能得到宣泄,然后随若时间的推移,他们的记忆变得模糊了,甚至跌入了潜意识中,情绪的积压找不到痕迹。
所以他们不懂得去倾诉,不懂得去表述自己,他们的内心封锁在那重重的沉默中,解不开最初的情绪的结,而只会在那个心结上不断地增添沉默的结,由于他们内心积聚了太多太多的沉默,不懂诉说,所以似们的情志也渐渐变得散漫,脑子也渐渐变得空洞,思维也变得迟缓,所以他们会回避。如果是一个对外界事物无反应的病人,除了要接受药物治疗之外,还必须配合精神分析心理治疗、认知治疗和支持性心理治疗,支持性心理治疗为治疗的最基层。治疗者必须是一个优秀的聆听者,专心的倾听病人的诉说,以亲善诚恩的态度取得病人的信任,让病人来无顾虑的倾诉内心的苦闷,鼓励病人疏泄内心不良的情绪,井能以同情、理解、谅解的态度对病人的诉说不加评判地接受,站在病人的角度去理解和支持,并与病人合作去治疗其疾病,给予病人治疗的信心与康复的希望。
在与病人的交谈过程中,摸索病人的性格特点与思维模式,以及深入地探索其内心的真实情感。如果病人已经无法说出其内心的痕迹,治疗者可以问病人原本的性格、原本的生活是怎样的?是什么时候开始变化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支持与鼓励病人诉说其内心的情绪与痕迹,让病人感觉到你是在全心全意地帮他,他也便可以开怀地与你倾诉。探寻病因是离不开问话的,也可以从问话中逐步地推出其病因与疾病的过程,帮助病人认识自己心灵的痕迹。在谈话中,要听出病人思维上的漏洞与认识上的偏颇和贫乏,并对病人作出理由充足、适合其心理特点的解释,帮助其消除疑虑,增强信心。人的烦恼往往来源于思维,但你烦恼了,往往是因为你用错了你的思维方式,引导病人去换一种与原来递向的思维去分析问题,烦恼往往便会自动消失。要给予病人鼓励和良好的心理自示,激发病人的积极心理,让病人更好的配合治疗和更努力地去改善自身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