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8-03 15:15 来源:辽宁省 作者: 辽建集团抚矿总医院 王子晨 通讯员:吕薇
时光荏苒,白驹过隙,抚矿总医院的无影灯已经默默陪伴我走过了464天。回想起当初刚来到这里的羞涩,内心的忐忑与激动,现在回头看印在我脑海的则是严谨教学以及独特的风土人情。
医院每月两次的理论知识考核,每月的手写大病历,科室的每周一次小讲课,这些工作都是对一名医学生从理论走向临床,都是对医学生向医生转变的最大财富。这也让我深深体会了医院领导,科教部以及各个带教老师对规培,对年轻一代医师的培养的重视。
作为一名外科专业规培生,依稀记得,进入规培轮转的第一个科室就是普外一科,自己那时在大学校园的青涩面孔尚未褪去,还不知道如何与患者沟通,也未曾见识过书本以外的病情如此复杂,更没体会过手术后给患者带来的微笑面孔。但是,我的普外一科带教老师宋成飞主任以身作则、严谨细致的作风深深的影响着我。在老师的带领下逐渐学会了普外科基本的病例书写、换药拆线、切开缝和等,手术中也能慢慢担任助手,学会了常规的手术配合。每天早上和老师一起查房,面对纷繁复杂对的病情对我提出的问题总能使我茅塞顿开。一次次夜班中遇到的重患如何及时有效的处理都将成为我学医道路的指路明灯。
尽管如此,在繁重的临床工作中老师都会抽出时间耐心的帮我修改病例,安排最新前沿外文文献的翻译与讲解,对我的了临床工作的细小问题给与修正指导,参加医院的教学查房大赛,使我受益匪浅。科室里的其他老师,护士以及规培的哥哥姐姐也会耐心的为我讲解知识,为我的学习和生活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医院的灯光总是明亮的,伴随着一名又一名的患者躺在无影灯下,又伴随着一张又一张患者出院时微笑的脸庞出现,是我内心最快乐的时刻。无影灯下,对于手术台上患者来说可能只有一次,也许只是很小的微创手术,也许对那刺眼的光也有些许畏惧,如今回想起来,已然全部转变成敬畏。一个拼尽全力救人,一个绝望之中求生,医学的进步确实带来了人民生命的延长与痛苦的减轻,也因此带来了不少医患之间的矛盾。我希望多一份耐心与细致,少一些浮躁与功利。不禁回想起了医学生誓言:健康所系、性命相托。
正如当下的新冠疫情,我看到了太多来自医生的默默的无私奉献着,也惊喜地发现了患者将喷涌不止的感恩之情回报给整个社会,相信未来的我能做的更好!相信我们的医学事业会战胜各种困难!
附图:凌晨四点的科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