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后医学教育网
贵州省

急诊分秒之间,救在生死边缘——参与“呼吸道异物抢救”有感

时间:2022-03-17 15:00 来源:贵州省 作者:蒋进敏 通讯员:刘雪莲

       我是贵州省黔西南州人民医院儿科专业住培医师,在儿科轮转的一年中,参与了多次呼吸道异物的抢救,每一次都是一个未知的挑战,每一次都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

儿童呼吸道异物是儿童常见的危重急症,由于婴幼儿年龄尚小,不能明确诉说异物史,其家长也很难及时发现,极易误诊、漏诊如果诊断、治疗不及时,常常引起窒息,严重者可危及生命为了降低该疾病对儿童的危害,不仅需要提高医生的诊断率,减少误诊率,提高手术成功率以外,更重要的是从根源上降低呼吸道异物发生率

儿童呼吸道异物好发于婴幼儿,尤其是6个月5岁儿童,据大量临床病例数据分析,男孩多于女孩,农村多于城市。与男孩好动、农村护理较差以及婴幼儿喉头保护性反射功能不良进食时爱哭闹有关。异物多为植物性如花生等其内含游离脂肪酸,短时间内使气管、支气管产生弥漫性炎症反应,黏膜肿胀、分泌物增多,引起堵塞,产生肺部并发症。呼吸道异物患儿临床表现主要取决于异物大小、性质停留的部位,因婴幼儿右侧支气管较左侧支气管相对更粗,与气管夹角更小,更加陡直,故支气管异物以右侧多见,双侧异物阻塞则更加危急。在临床学习过程中,有四个病例给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通过学习这几个病例,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深深刻入我的脑海。如何防范于未然,减少该疾病对儿童患者的危害我经常都在思考这个问题,希望通过我的分享,能够帮助更多的人。

病例一:1名1岁患儿因“呼吸困难”就诊于急诊,入院时患儿面色发青、口唇发绀、呼吸急促伴明显吼喘,快速判断怀疑为支气管异物,气道重建明确异物阻塞后,开通绿色通道,紧急取出异物,镜下可见双侧支气管异物(花生),当异物取出后,患儿呼吸困难立即得以缓解,效果立竿见影,整个过程惊险都不足以形容。双侧支气管异物,如不及时取出,后果不堪设想。


双侧支气管异物:花生

病例二:15岁患儿因“咳嗽、喘息、呼吸困难4天”住院,院外一直按照输液抗感染治疗后、治疗欠佳,转入我院后CT提示气管内异物,纤维支气管镜下主气道可见一硬性塑料样异物,经儿科软式支气管镜及耳鼻喉科硬氏支气管镜钳夹取出困难,最后经气管切开取出异物“笔帽”大型异物危险至极,而小型支气管异物更是难以发现


支气管异物:笔帽

病例三:1因“反复咳嗽半年”就诊于我院的2岁患儿,院外一直以“慢性咳嗽”治疗,转入我院后,否认异物吸入史,完善气道重建提示可疑支气管内异物,气管镜检查发现异物(核桃壳),异物竟留存半年之久,令人惊讶及感叹。胸部CT是怀疑呼吸道异物的最快捷及方便的检查,阳性率高达95%,但仍有胸部CT不考虑,镜下探查发现是异物情况。

 

支气管异物:核桃壳

病例四:1因“反复咳嗽1月”5岁患儿,胸部CT示:左肺下叶炎症病变,完善气管镜后发现,右下叶外基底段有一细小异物“花生”。


支气管异物:碎花生

从一个又一个的鲜活病例,一个又一个抢救场景,让我们学到太多的知识。以上病例只是众多病例中的典型,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儿科和耳鼻咽喉科,与“呼吸道异物”的斗智斗勇每天都在上演,尤其是在我们这座常以花生作为下酒菜的城市以上四个病例中,花生仁就有两例。

曾有一篇报道——《豫北地区1905例支气管异物临床分析》,其中一次支气管镜取出1828例,两次支气管镜取出68例,经气管切开取出3例,转上级医院5例,死亡1例。这一连串庞大的数字,如果没有呼吸内镜技术,千千万万存在支气管异物的儿童后果不堪设想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儿内科逐渐外科化,已不仅停留在药物保守治疗,呼吸内镜技术的发展更是为呼吸道疾病的儿童保驾护航,即使这样,做好关于呼吸道异物知识的宣传,阻止该意外发生才是我们最终的目标把健康宣教纳入住培医师培训是非常重要的,作为住培医师,我们不仅要有救治的能力,更要有宣教意识


那该如何预防儿童气管异物呢?

一、预防宣教。(1家庭教育:教育儿童不要养成口内含物的习惯;当口含食物时,不要引逗儿童哭笑;发生呕吐时,应把头偏向一侧,避免误吸,咽部有异物时设法诱导其吐出,不可用手手指挖取;小于3岁儿童应尽量避免进食干果、豆类食品。2家庭物品的安全摆放:小件物品应该放在儿童拿不到的地方,年幼儿童需在监护下玩耍。

二、院前紧急处理:气道异物的院前急救,对挽救患儿生命,缓解窒息,为异物取出赢得宝贵时间,具有重要意义。(1)徒手急救:适用于误吸异物出现呼吸困难、窒息时上腹部拍挤法:(海姆立克法-图1):适用于1岁以上的儿童,注意操作的力度,可反复5-10次。用力过猛或操作不当有可能导致腹腔和胸腔脏器损伤的风险。拍背法(图2):适用于1岁以下的婴儿。注意头低于躯体,可重复多次。(2)转运:一旦发生异物吸入则应迅速将患儿送至有条件取出异物的医院。途中注意尽量减少各种刺激,避免患儿哭闹、咳嗽,保持安静。若患儿出现严重吸气性呼吸困难、发绀、意识障碍可用16号针头环甲膜穿刺(必须为医务工作者),暂时缓解窒息状态。


 


数字住培App下载
关注住培官方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