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后医学教育网
天津市

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全科住培基地管理——天津市宝坻区人民医院全科基地

时间:2022-06-27 10:05 来源:天津市 作者:通讯员:孙长青 作者:张雪娟 通讯员:孙长青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目前仍在全球恶性蔓延,变种病毒肆虐多个国家,国内也多地出现聚集性疫情。常态化疫情防控已成为全科医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以下简称“住培”)管理工作必须面对的挑战。我基地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基本条件、培训管理、师资管理、培训质量、保障措施等住培基地评估指标的几个方面为切入点,积极应对住培基地管理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实施常态化疫情防控中住培管理新模式,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大力提升住培教学质量及管理效果。

   一、岗前培训

岗前培训包括院级、专业基地、科室培训几个部分,是通过培训帮助住培医师了解住培基地、知晓岗位职责、掌握基本工作流程、明确培训目标任务、保障医疗安全、增强归属感的重要一环。在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把院级及专业基地岗前培训有机结合,把学员分组实施网格化管理,根据疫情防控要求,保证每位学员在有效空间距离内,统一组织参加线上院级岗前培训并进行讨论,实现线上线下培训讨论有机结合。提前统筹岗前培训安排,穿插进行专业基地岗前培训,这样既可以增强学员的融入感、归属感,又可避免全体学员的聚集,保障生命健康安全,同时可以节约时间,保证培训质量。内容方面,我基地精心设计岗前培训课程, 增加了 COVID-19基本知识、感控知识、公共卫生应急能力、心理知识等方面的培训,强化对医德医风、职业素养及急救技能的培训。

  二、日常轮转管理

该阶段包括考勤、轮转安排、医德医风人文关怀 等方面的管理。

第一、考勤管理方面,根据疫情情况,严格遵守宿舍管理规定,制定外出管理规定及住院医师新冠疫情应急预案等,由专职管理人员负责疫情打卡,随时掌握住培学员在岗及身心健康状况,及时向相关部门报送相关信息。若出现发热 或疑似症状等,根据医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就诊流 程,第一时间安排就诊隔离,排除新冠肺炎感染后才能恢复临床工作。

第一,轮转安排方面,积极协调、细化及加强管理,与兄弟科室进行沟通 协调,在保障学员安全的前提下安排轮转,严格要求全科住培学员在基层实践基地培训时间,使其真正参与流行病学调查、传染病、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分级诊治转诊及社区追踪随访管理等工作。

第二,医德医风人文关怀方面,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原来的工作学习生活计划及节奏被打乱,住培学员会产生一些不良情绪,有些甚至出现焦虑抑郁等精神心理疾患。为减轻住培学员各种心理伤害,我基地通过微信群等及时发布官方信息,并积极推荐相关的心理热线进行心理咨询及援助, 缓解学员焦虑情绪,还通过微信朋友圈、教学秘书、 指导老师及心理健康调查问卷等渠道形式,密切关 注各住培医师尤其重点人员的情绪状态,帮助学员 解决培训轮转考核就业及生活感情等各方面问题, 最大程度减轻各种负性影响,确保其情绪稳定;并邀请参加援鄂抗疫医疗队及其他抗疫一线的老师开展讲座,用老师们切身经历,感染和强化住培医师不畏 艰险、勇于担当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培训形式及内容

针对疫情中遇到的问题,从院级层面及时调整培训方案,在培训内容、培训形式、培训场地、培训设备、培训师资人员等方面予以积极支持及调整。内容方面:根据疫情情况,及时更新传染病培训内容,反复强化传染病防控专题培训及演练,如手卫生、穿脱隔离衣、戴手套等培训;加强急诊急救培训、 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等急救能力培训;有针对性地加强全科住培医师对公共卫生知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常见病多发病尤其以发热待查症状 为主的传染病快速识别防控应急处置,全科住培学员的社区分级诊治转诊、慢病健康管理及随访、居家观察者的健康指导等培训。 培训形式: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随着常态化疫情防控,除了把传统的聚集式理论教学 转成线上线下混合模式外,还根据感控部门要求,控制每次培训参加人数,增加培训频率,在保持有效间隔距离的条件下,进行小范围床旁教学、 教学查房、疑难病例讨论、技能培训等线下教学活动,同时由专人录制视频同步或回放,实现线上培训线下有机结合。同时还联合医院医务处、感控处、感染科等部门,组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模拟演练,使住培医师在一个近乎真实的临床环境下接受专业技能训练,以提高学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临床防治能力。

     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每一位全科基地的老师都会继续以教学为己任,坚守以医学人才的培养为使命的初心,让规培学员们真正感受到医者“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责任和使命感,为培养后备医学人才贡献力量。

    


数字住培App下载
关注住培官方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