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8-03 15:15 来源:辽宁省 作者:辽宁省健康产业集团抚矿总医院-陈丹 通讯员:吕薇
我是辽健集团抚矿总医院住培管理科负责住培学员实践技能培训工作的老师。培养目标是使住院医师具有良好职业素养与专业能力,能独立、规范地承担本专业常见病、多发病诊疗工作的临床医师。其核心胜任力主要体现在职业素养、专业能力、病人管理、沟通合作、教学能力、学习提升六个方面。其中沟通合作是一项医生综合能力的体现,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和高水平的专业能力及对病人的热爱才能与病人有很好的一个沟通合作。这样他就得有一种同理心和一个比较强的专业能力胜任力具备富有人文情怀的临床沟通能力,运用医患沟通的原则与方法,展示恰当的同理心,建立互信和谐的医患关系;有效获取病人的病情信息或向病人(家属) 传达病情信息;尊重病人(家属)的个体需求,通过充分沟通实现医患共同决策。 基于此我们在年初就制定了培训计划,在2022年6月份做一次共情能力的培养沟通课。
首先,提前两周在住培学员中征集志愿者,要求:班级干部一定要参加,其他人自愿报名。利用休息时间当一天患者,从挂号开始,然后去门诊你不熟悉的医生那里看病。让医生给你开检查,血常规或者心电图,或者尿常规等。挂号、交钱、看病尽量排队,然后记录下你的看病日期、时间、哪个科室、还有感受(有照片最好)并且指定完成的时间。在共情培养课上与大家交流。共有九名学员报名,一年级五人,二年级四人。
然后在培训课上提出共情能力的定义:指的是一种能设身处地体验他人处境,从而达到感受和理解他人情感,并相应地做出回应的能力。共情能力也被称为同理心,同理心是站在当事人的角度和位置上,客观地理解当事人的内心感受,且把这种理解传达给当事人的一种沟通交流方式。同理心就是将心比心,同样时间、地点、事件,而当事人换成自己,也就是设身处地去感受、去体谅他人。然后课堂上这九名学员分别谈了自己真实的就医体验:不熟悉医院环境、不熟悉就医流程、看一次病会花费很长时间;觉得自己是小病不应该开一些检查;体会排队等待就诊时急迫焦虑的心情;就医时遇到服务好的医生减少很多恐惧心里;还有的学员计算一下:到医院看病排队两小时,就诊2分钟,而对于医生来说,8小时不吃喝不去卫生间地连轴转,也只能给每个患者2.4分钟;有的学员认为我们也是人呀,需要患者的尊重,也不能卑躬屈膝;还有的不知道怎样对待那些不遵守规章制度强硬加塞的患者。总之"一千个读者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员们各有各的体验,但是最后也都体会到患者到医院就医是对医生的信任,想把自己对疾病的恐惧、疑虑讲给医生听,希望医生在给他看病时间长一些。能够解决疾病带来的困扰。
我们培训老师在共情课上穿插四个问题:
1.古代的医患关系怎样,什么时候医患关系变得紧张;2.我们究竟为患者能治好多少种疾病;3.你有多热爱你的患者;4.没有患者你是谁的医生。我们培训老师循循善诱逐一帮学员回答了这些问题。
一位美国外科医生说的话:一个好医生,最该做的是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我们医生在强大的自然规律面前、在纷繁复杂的疾病面前,我们能做的只是、只有一点点,真正能治愈的疾病只有少数,生老病死是一种自然规律。
医学的知识浩瀚如海,我们所拥有的医学知识是海洋中一滴水,作为一名医生要终身学习,不断提高医术。患者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没有患者就没有医生的岗位,要尊重和理解患者。多一些同理心,让医护关系在我们这些医生中间逐渐缓和。想让患者信任除了高超的医术,更重要的是情怀。与患者沟通,不仅是语言的魅力,还需要肢体语言。你的一言一行,一个微笑,一个关爱的动作,都要透露出作为医生的真诚善良,才能带给患者莫大的安慰。
最后培训老师希望这次培训课在学员以后的行医生涯中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也希望学员们向善向美,踏实做事,做一名医术高超灵魂高贵值得患者信赖的优秀医生。
二年级学员分享就医体验
一年级学员分享就医体验
培训老师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