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21 16:03 来源:辽宁省 作者: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 麻醉科住培生李佳运 通讯员:罗鸿
住培生涯就是我迈向社会的第一步。住培伊始,我想只要做好指导教师分配的工作就算完成学习任务;可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带教老师们勇挑重担、勤于探索、无私奉献的白衣精神潜移默化的植入了我的内心世界,使我逐渐体会到医生的责任和担当。
2019年末,新冠疫情悄然而起,很多老师们都积极投入到抗疫的前线中。作为一名医学生,我也随时准备着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肩负起属于我的使命。去年冬天,我的城市新冠再次来袭;在这个特殊的冬季,在没有硝烟的战疫中,我有幸参与其中,为保卫我的家乡,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疫情爆发期间,我刚好在ICU进行住培学习,科室加床加班收治激增的危重症患者,医护人员也“轻伤不下火线”,根据身体情况尽早返岗工作,补充战斗力。尽管人手如此紧张,出于对住培学员健康的保护,研究生管理部门允许并轨专硕请假居家。可是目睹ICU的老师们不分昼夜地抢救重患的场景,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我毫不犹疑地选择继续奋战在ICU抗疫一线,和老师们并肩作战。虽然抢救工作辛苦异常而又惊心动魄,可是看着监护仪上那些趋于好转的生命体征,耳边那些“嘟嘟”报警声也变得不再此起彼伏,我们所做的一切是那么的值得,那么的无怨无悔!
回想在ICU住培轮转的日日夜夜,过山车似的救治场景历历在目,也是我进入研究生时期成长最迅速的一段时间。还记得一个夜班,我收治了一名89岁的既往存在心肺等多种脏器基础疾病的大娘,她在内科病房经治疗数日后,因合并了右侧股疝嵌顿,需急诊手术治疗。由于身体各个重要脏器的功能已严重衰退,手术及围手术期的风险巨大,庆幸的是手术很成功,术后转入ICU行高级生命支持治疗。众所周知,由于夜间迷走神经兴奋会抑制呼吸循环系统,尤其患有冠心病的患者,术后第一夜患者的危险系数是最大的。深夜凌晨,护士老师急呼:3床生命体征异常!监护仪显示患者发生了室颤,室颤是导致心源性猝死的原因,我立即冲到患者床前,和带教老师一起配合,迅速进行电除颤和药物抢救治疗。经过一番抢救后,终于把患者从鬼门关拉了回来。这次抢救过程,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以及护理老师的配合下,虽然紧急但不慌乱,抢救的每一步都精准进行,保证了救治的成功。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虽然在之前的培训中学习过心肺复苏术等相关抢救知识,但那毕竟是通过视频、课本和模拟人,真正参加一次实际抢救后,体会更加深刻和难忘。同时也感同身受到ICU医生的临危不乱、对于病情变化的准确快速判断,是基于他们数年如一日的基本功的历练、生命至上的初心执念。
在这里,不得不提及院里的整体部署和正确引领,不论是医疗保障方面还是生活关怀方面,都是我们坚强的后盾。院里对我们住培学员在临床一线舍身忘我、医者仁心、无私奉献的职业精神给予的高度赞扬和肯定,是我们前进的重要动力!
男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功绝不还!作为新时代中国青年,在最绚丽的年华,以星火之名燃青春之光,是我们青年一代义不容辞的使命和责任。在今后人生漫长的岁月中,我将不断磨练意志,定位好自己的人生坐标,积极发挥自身优势,把握好人生选择,不负党的嘱托,不负青春韶华,用行动践行和传递一名医学生的信念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