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后医学教育网
黑龙江省
首页
新闻中心
重要新闻
基地动态
政策法规
制度规定
政策解读
通知公告
通知公告
基地信息
基地信息
基地名单
组织建设
组织机构
联系我们
经验交流
经验交流
住培之声
住院医师好医德好医风好故事(二)——神科专业住培基地优秀学员李昊住培心得
时间:2023-03-28 09:01
来源:黑龙江省
作者:郝佳
通讯员:王悦宁
2020年9月,我通过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招生,顺利进入到精神科专业基地。作为一名临床专业的医生进入到精神科领域,无疑是坎坷的,幸运的是我遇到了学习中真诚无私教诲,生活中也对我关怀备至的指导教师孙丹,让我很快适应了学习节奏。
起初对精神科专业知之甚少,还停留在对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片面的主观认识,
作为临床专业的医生,已经养成了看检查及化验结果后再明确诊断的习惯,所以我
对于精神科疾病的诊断很是好奇。
“症状-构建综合征-假设诊断-鉴别诊断-最终诊断(SSD)”是我学习的第一课。使我了解症状学才是精神科的重中之重。指导老师言传身教,带我在门诊中不断的认症,打下夯实的基础,为我开启了一扇崭新的大门,使我已经形成的思维形势得以转变。
学习中,每周有不同年级的学员进行中英文文献汇报、病例讨论、小讲课等教学活动。通过参与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开阔了医学视野,锻炼了文献检索的能力,提高了资料总结的能力,还了解更多最新的国内外指南及临床研究状况,锻炼自己的临床思维能力,为临床科研提供新思路。
对于平时的学习,“温故而知新”特别重要。学习基础知识,教材是根本,每次阅读我都有不同的收获。想要疾病的诊治更得心应手,临床指南是关键,但临床是千变万化的,不能尽信指南,需要有自己的思路。而每当到考试前,我都会大量做题,每天至少两套卷。特别是人卫APP和电子书包,无论是否为错题都要详细查看解析,并针对知识薄弱点,单独训练,将错题标记重新组合成试卷,再进行自我测验。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工作中学习才能更快进步,学以致用,对疾病认识更深刻。今年2月我开始独立管理患者,这对我是极大的挑战。为了快速成长,我不单单要管好自己的病人,有机会也要了解全科病患。虽然精神科是一个主观性很大的学科,但是也要较真,需要举一反三,知其然亦知所以然。只有这样在单独值班,尤其是夜班的时候才能得心应手,心里不怵。每天收治的新病人,杨卫边主任都会亲自查房,这是个绝好的学习机会,必须认真听老师分析。必要时脸皮要厚,及时提出心中疑问,不怕疑问简单,就怕永远不提问。此后逐渐熟练掌握了精神科的专业技能之“精神检查”,逐渐看书掌握常用的药物用法剂量及其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并认真做好笔记。针对不同的病患及家属,需要不同的沟通方式。想要获得良好的结果,首先要换位思考站在患者及家属的角度考虑问题。大家都变成一个整体、一个统一战线、一同抗病,才能获得更多的信任,患者才能愿意透露更多的信息,这对分析疾病的诱因有很大帮助,极大提高诊断准确性。
2022年7月我收到了一幅写着“艺术精湛德医双馨,白衣天使情暖人心”的锦旗,于他人而言,这只是一面锦旗,于我而言这是我在科工作收到的第一面锦旗,是对我工作的一次认可。同年6月我收治了一位因“心烦、害怕摔倒13年”的病人赵某。刚开始我信心满满,直接来到病房询问病史,可谁知我在做完自我介绍,这位大娘便对我的年龄和医术直接产生了质疑,不希望我继续问诊,要求孙丹亲自管床,此时心里满是尴尬,但短暂的调整好心态后,我又进行了解释,可依然受到拒绝。我只好求助于指导老师孙丹,经过详细解释后,患者接受由我管理,但患者还是满脸的不信任。经过问诊后,我发现该病例比较复杂。不仅存在常见的焦虑症状,还存在药物依赖问题,并且害怕走路,怕摔倒,严重时只能爬行,且服用多种药物均没有明显疗效。经过深思熟虑后我制定了诊疗计划,除了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外,最重要的是心理治疗。第一,快速缓解其躯体不适,建立信任关系;第二,探讨患者对疾病的看法,并给予暗示;第三,增强其信心,鼓励进行走路训练,从站立开始逐渐行走。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为此每天我都会用10到15分钟为其答疑,不断鼓励,有时会扶着其行走一段,确立信心。经过20多天的努力,患者不仅缓解了焦虑的症状,而且还能够自行行走,出院时她对我的看法已经完全改变,消除了所有的不信任和怀疑,剩下的只有感谢。这个病例不但给了我许多职业的自豪感,更我带来了许多宝贵经验,信任是维持医患关系的纽带,想要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必须要有诚恳的服务态度和足够的耐心。
选择了医疗事业,求知立志救死扶伤的信念便铭刻于心,这是一条漫长又艰辛的道路。我会抓紧每一天进行专业知识的积累和基本功的培养,不断充实自己的头脑,努力让自己为一名合格的精神科医生,三年的规培学习,只是从医漫漫长路的开始,我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成长蜕变,方得始终。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中国医师协会
健康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中华医学会
医师报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中华口腔医学会
数字住培App下载
关注住培官方公众号
中国医师协会毕业后医学教育部联系方式
基地评估:010-64168301,64158011
月度监测:010-64154609,64176465
建设运营单位(医视界):400 001 8080
指导单位: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科技教育司
主办单位:中国医师协会
京ICP备05086604号-15
隐私声明
监督电话:010-64158011
010-64168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