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后医学教育网

良心长在肾脏上

时间:2016-05-06 13:53 来源:中国医师协会 作者:admin 通讯员:中国医师协会

近日,各大媒体转发了一篇题为《宿州男子在徐州做胸腔手术,出院第二天右肾失踪》的报道,该报道向公众转达了以下几点信息:1.在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求医前该宿州男子右肾是存在的;2.在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出院后到山东求医,发现右肾缺失;3.医院、调解中心、派出所均对该男子的投诉“踢皮球”,患者奔波万里没有结果

  若这一报道属实,会让我们对医院、派出所、调解中心出离愤怒——为什么你们如此漠视患者的权利!

  错了,完全错了!这篇报道通篇向社会转达的是错误的信息,事实完全不是如此!

  201655日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关于此事向外发布了声明,并出示了相关证据,证据显示,该患者手术后的第一天、第五天的CT片子均显示该患者右肾存在,且该报道所谓的出院的第二天是患者手术后两个月之久,这两个月可以让一颗受伤的肾脏逐渐萎缩!

  中国医患关系的紧张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在医患关系紧张的进程中,个别媒体一直在向社会传达医患之间的负面信息,诸如,打官司时限太长,鉴定对患者不利,医闹是不得已而为之之事!

  在这种舆论氛围下,医闹、伤医似乎有了道德支撑和立足点。

  不容否认,2002年之前,《医疗事故处理办法》对患者的权益保护不充分,但2002年之后,特别是2010年《侵权责任法》实施后,患者权益得到了充分保护,再宣扬打官司对患者不利的观点完全是缺乏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

  在患者权益已受到保护的情况下,医闹仍屡禁不止。为了打击医闹,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通告,国家让医患关系走上法治化道路的决心和措施是明确坚定的。这种决心和信念需要媒体向社会转达,媒体在促进医患互信中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而且,一个无可争辩的事实是,医患互信双赢,医患对立则不会有赢家,在这种情况下,媒体促进医患互信才是对社会的负责。

  当然,监督是媒体无可剥夺的权利,但尊重事实、客观公正是媒体从业人员基本的职业素养。

  本次报道如果对社会负责就不应误导读者,本次报道如果尊重事实就不应忽略术后第一天、第五天肾脏存在的事实!

  让医患更互信还是更猜疑,不仅是职业道德问题,同样是社会责任问题,一个专业问题有了专业评判后再做报道并不为迟,否则全社会让医患关系改善的努力都会付诸东流。

  本报道中的肾脏并不难找到,难的是要有良知和良心。

  中国医师协会法律事务部

  201656

数字住培App下载
关注住培官方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