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后医学教育网
辽宁省

梦想催生激情,激情成就未来

时间:2023-06-06 09:28 来源:辽宁省 作者:吕东达 通讯员:吕薇

       2023年5月30号在抚矿总医院1号会议室进行2023届住培学员结业典礼。在大会上口腔基地负责人吕东达主任做为教师代表发言                                                    

       

        三年的时间真快,更快的是大约100天前的“2.14情人节”那天,我在出基地考核动员大会上做的“带有自黑色彩的鼓劲发言”。不同的是那天在座各位同学眼中写满了焦虑。而今天我看见了你们每个人眼中都有一束“光”,犹如30年前我和我的同学们眼中的那份“炽热”,这束“光”使你富有激情和梦想,炯炯有神,朝气蓬勃,令你的步履更加坚实有力;这束“光”使你诚实面对自我,知行合一,表里如一,明辨是非,独立思考,成为知难而行的智者;这束“光”使你拥有看不见、摸不着却不可忽视的独立人格力量,照耀自己,且温暖他人。这一束也许并不十分耀眼的“光”汇聚,点点滴滴,汇成汪洋;这个社会也会阳光普照,温暖病弱;你们的灵魂凛然不堕,我们的国魂也会昂扬向上。

       之前有位毕业的住培学员微信里和我说,工作了一段时间了,想哭,单位很功利,社会是个熔炉,走着走着就丢了信念,忘了初心,惦记别人有什么而我没有什么,我将什么时候能得到,在计较和焦虑中完全迷失。/我思考了许久,回信说,走进社会,“胸中有志”方能不迷失不走偏。志行万里者,最忌中道而辍足,无端消耗生命。作为医者,唯有大爱,才能让医学充满有温度的力量。医者德为首,淡泊名利,秉持良知。一颗平淡、平静、平和的心灵,才能保有内心最终的丰盈与满足。

       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医圣张仲景,几十年含辛茹苦,写下不朽之作《伤寒杂病论》,并留下谆谆遗言,“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能为良相,亦当为良医”,深刻道出医者的真谛乃心怀天下。

      千变万化,医者如磐,更要有立己达人,兼济天下的社会责任感,保持定力,永不懈怠,充满激情,炯炯有光,树立远大而又坚实的志向,在反思中进步,不屈不挠,追求科学梦想。

       同学们,你们眼中有了那束“光”,有了那个鸿鹄之“志”,还要“腹中有才”。有才,方能创新克难,造福病患。医学不断发展,知识不断更新,当互联网与AI迎头相撞,医生更加需要终身学习。目光要放长远一点,知识结构要更广博一些,历遍海洋方能无惧沟渠,一览群山则需登极顶,见多才能识广,“博学而后成医”。

       今天,医学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内科外科化,外科微创化,微创机器化,专科精细化,医疗机械化。诸多变化之下,无需否认,医学也变得有点功利化。随着脑科学计划的大力推进,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应用,可以预料,在你们大展才华的未来三十年,医学发展必将更加迅猛,甚至会令人瞠目,甚至有人预言,人类将实现“永生”。

      诚然医学充满不确定性,我们并非全知全能。但是在帮助病人赶走疾病折磨之际,往往一句有温度的话、一个细小暖心的举动,都会成为病人救命的那根稻草。诊断书上生硬、冰冷的解析之外,良言一句三冬暖,能燃起他们在生命低谷的希望。护佑生命,需要温度和情怀,越是物化的医学越要呼唤人文精神的回归,这就是“心中有爱”。

      老师们期盼并坚信,你们将如负重前行的前辈,坚定不移弘扬科学精神,探究生命健康本源。/战胜病魔唯一的依靠是科学精神——即求真的认识观,求善的价值观,求美的艺术观的有机结合。我深深地期待,大家继续把自己铸造成眼中有光、胸中有志、腹中有才、心中有爱的医学人。




                                                                                                 口腔基地:     吕东达

数字住培App下载
关注住培官方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