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后医学教育网

2024年毕业后医学教育论坛通知 (第二轮)

时间:2024-10-11 01:06 来源:中国医师协会 作者:陈宇泽 通讯员:史培娜

2024年毕业后医学教育论坛通知

(第二轮)

医协函〔20241014

 

各住院(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快我国毕业后医学教育政策落实,进一步推进医学人才培养改革创新和质量提升,我会将举办第十届“毕业后医学教育论坛”(原名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高峰论坛)。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论坛主题

新质领航,思政筑基,医教协同,筑梦未来

二、论坛内容

1个主会场,12个分会场,若干个工作坊;“我与住培共成长”演讲比赛。

(一)主会场

围绕新形势下如何推进我国毕业后医学教育高质量发展,以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以下简称住培)和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以下简称专培)重点、难点和焦点问题等展开研讨。

(二)分会场

1.政策制度完善与创新

住培制度落实推进和改革发展中的新问题、新要求、新研究;政策的落地与实施的做法或创新性举措,包括医教协同、“两个同等对待”、人才培养与使用机制、以需定招研究、基地协同与联合培训等的省域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评价下住培内涵发展推进举措。

2.院长/职能管理部门人员

    一把手主体责任的担当、落实;党政齐抓共管在住培建设中的作用;培训基地建设和质量内涵重点、难点推进;住院医师关心关爱工作、舆情预防应急应对策略及分享;住培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举措;培训基地医教协同发展模式及经验分享;统筹资源促进提升住培质量的做法;创新住培工作思路及模式;基地创建的经验分享;住培职能管理部门发挥核心作用,推动住培发展做法、经验分享;有效协调其他职能部门、与专业基地高效联动,促进基地改进的做法与经验;提升管理人员胜任力的方法与措施。

3.培训基地建设与管理

培训基地管理模式与方法的改革探索与创新;住培示范基地建设与管理创新;党建引领和思政教育在住培工作的创新实践;多院区基地的同质化管理探索;培训基地内部质量控制(含院级督导)体系建设探索实践;住院医师临床实践保障与激励机制探索创新;教学门诊和教学床位设置与运行探索;综合医院全科医学科与全科基层实践基地建设发展;协同培训同质化管理实践;联合培训模式研究与思考;关心关爱住院医师的经验及做法;国外相关经验。

4.专业基地建设与管理

专业基地管理团队(教学小组)在培训过程中发挥牵头协调、全面管理、质量控制等作用的做法与创新;岗位胜任分层递进轮转方案的制定与实施;出科考核方案和计划的制定与落实;专业基地课程建设管理(含教学活动课程);思政教育融入专业基地教学活动;提升教学活动内涵质量的路径;住培导师责任落实及作用发挥;住院医师沟通反馈渠道构建及关心关爱的经验做法;轮转过程中临床实践保障的落实;专业基地层面的质量评价和结果运用。

5.培训考核体系建设

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过程考核体系建设,包括日常考核、出科考核、年度考核;具有专业特点的分阶段能力考核评价方法;形成性评价体系建设、工具应用与临床能力评价;住院医师临床实践资质准入考核评价方法;住培结业理论考核与临床实践能力考核体系的建设与实践经验分享;国外毕业后医学教育过程考核评价新方法、新进展;出科评定与临床胜任力阶段评定方法的研究与探索。

6.基地动态调整与驻省评估

基地动态调整策略的探索研究及经验分享;驻省评估的探索与思考;基地评估指标的解读;基地评估模式和方法的优化研究与探索;评估结果的运用;省级评估的模式、实践与创新;省级、基地借助驻省评估促进住培工作提升的经验分享;基地评估指导探索与实践;基地质量控制体系建设与探索;基地自我评估的模式、实施与运用;基地督导专家队伍的建设、基地自评与报告撰写;国际相关经验和做法。

7.师资队伍建设与能力提升

住培师资胜任力的相关研究与探索;思政教育与师资能力提升相融合的探索;师资培训课程体系建设经验分享;借助住培教学活动督导促进住培师资教学能力提升;师资教学能力评价考核体系建设的实践与探索;其他促进师资教学能力全面提升的经验与做法;师资激励机制落实与教师职业发展路径的探索与举措;国外相关经验分享。

8.住培信息化建设与运用

基地住培信息化建设与应用;信息化过程管理的应用探索;住培信息化与临床实践能力保障及培训强度跟踪的应用;住培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及应用;住培信息化在培训质量控制中的探索与实施;互联网+、大数据、智能化在住培工作中的应用;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及交互培训在住培工作中的应用;AI技术与信息化重塑住培教育模式及其发展趋势与前景;国外相关经验。

9.医学模拟教育

住培基地临床技能培训中心(医学模拟中心)的内涵建设、运营与管理、内部质量控制,提高模拟中心使用效率;模拟教学师资的培养,提升师资模拟教学能力;模拟教学课程建设,提升基地模拟教学同质化与规范化水平;模拟教学方式方法的多元化探索,提高教学质量;模拟技术在临床能力考核评价中的应用探索;医学模拟的创新研究与转化,引领医学模拟教学发展;国内外医学模拟教育中心的成功案例与经验分享。

10.思政与医学人文教育

思政与医学人文教育培训体系建设的创新与实践;思政与医学人文教育在住培教学实践活动中的应用;党建引领,住培人文、课程思政的内涵建设及实践经验分享;医学人文历史演变及新时代职业精神内涵;医学模式转变与健康理念分享;社会人文和医学伦理学在临床决策中的影响与应用;国外相关经验交流分享。

11.心理健康与压力管理

住院医师胜任力导向培养目标中,促进心理健康和压力管理的建设现状与发展目标,以及国内外相关经验分享;省级住培基地健全精神健康工作机制及经验分享;培训基地住培心理健康与压力管理组织建设及经验分享;专业基地心理健康与压力管理的实践案例;心理健康与压力管理课程建设与实践创新;住院医师心理健康与职业发展的相关研究。

12.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

专培制度试点相关政策、待遇、准入制度的探讨;试点专科基地建设与管理;专培过程管理、日常考核与形成性评价体系建设的研究与交流;专培分层递进临床实践经验交流;专培教学活动组织实施与交流;模拟教学在专培实践中的应用;专培招收与结业考核模式探讨;住培专培一体化管理探索;国外相关经验交流。

13.工作坊

临床教学活动实践案例演示;临床教学质量考核的组织、实施与反馈;教学理论指导下的临床教学课程的设计与改革;创新的其他教学/管理形式实践和示范。

14.“我与住培共成长”演讲

   通过住院医师、指导医师切身经历展示住培成效,激发激励广大住院医师和指导医师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务实的作风投身住培工作,向社会传递正能量,营造温暖而正向的舆论环境。

三、参会人员

(一)拟邀领导和嘉宾

国家部委有关领导,中国医师协会领导,中国医师协会各专科医师分会会长,中国医师协会毕业后医学教育各委员会负责人等。

(二)其他参会人员

从事住培和专培管理、研究和教学等相关领域的工作者,包括各省(区、市)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各省(区、市)医师协会及毕教委托办事机构相关人员,各培训基地负责人(院长、书记)、分管院长、职能管理部门负责人及相关人员,各专业基地(含轮转科室)主任、教学主任、教学秘书和指导医师,非培训基地的临床医师,广大住院医师等。

四、论坛组织

(一)论坛组委会

由中国医师协会毕业后医学教育专家委员会、专业委员会、工作委员会有关专家组成。

(二)主办单位

中国医师协会。

(三)协办单位

详见第三轮会议通知。

(四)支持单位

详见第三轮会议通知。

五、会议时间及地点

(一)线下会议

1.会议时间

20241128日下午-30日上午(1127日下午-28日报到,29日上午开幕式,30日下午离会)

2.会议地点

北京•九华山庄(北京市昌平区小汤山顺沙路75号)

(二)线上会议

会议时间:20241128-1225

六、注册与收费

(一)注册方式

登陆http://fgme2024-m.i-conference.org/或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进入“2024年毕业后医学教育论坛”官方网站。


 

(二)注册及缴费

2024年毕业后医学教育论坛采取线下为主、线上为辅的形式举办,线下会议名额为3000,以在线缴费先后顺序为准,额满转为线上参会。

    1.线下参会

1)个人报名请点击“个人报名入口”,注册费1500/人。

2)中国医师协会单位会员的参会人员请以医院为单位报名,点击“团体报名入口”,注册费1350/人。

3)非中国医师协会单位会员的参会人员团体报名,请点击“团体报名入口”,注册费1500/人。

4)请于20241118日前交费。

2.线上参会

1)个人报名请点击“个人报名入口”,注册费1000/人。

2)中国医师协会单位会员的参会人员请以医院为单位报名,点击“团体报名入口”,注册费900/人。

3)非中国医师协会单位会员的参会人员团体报名,请点击“团体报名入口”,注册费1000/人。

4)请于20241118日前交费。

本次缴费全部采取线上缴费方式,可通过微信、支付宝等形式进行支付(可绑定个人储蓄卡、信用卡、公务卡)。因公务卡对网上支付有限额,如持公务卡缴费失败,请选择其他银行卡支付。本次大会仅支持在线支付,请使用带有银联标识并已开通网银功能的银行卡进行在线支付,大会不接受银行转账或邮局汇款。

按照中国医师协会财务规定,团体报名交费后不予退费,如果交费后团队中有成员无法参会,可换由其他人参会。

七、师资培训证书

完成学习及考试合格的参会人员可获得师资培训证书。

八、论文投稿

(一)内容要求

文章为原创作品,论文内容新颖、科学,数据详实、可靠,论点鲜明,论述严密。字数4000~7000字,投稿使用WORD文档。

(二)投稿方式

文章投稿平台:http://cjgme.medjournal.cn;同时发至编辑部邮箱:China_gme@vip.163.com;均需标注“2024毕教论坛投稿”。

(三)截止时间

20241030日。

(四)审核、录用及通知

组织专家审核稿件,并于20241125日前于“中国毕业后医学教育”公众号公布录用稿件名单,并期发表在《中国毕业后医学教育》杂志。

九、会议服务

(一)线上会议观看方式

详见第三轮会议通知。

(二)联系方式

1.会务及内容管理

中国医师协会

陈宇泽010-63313356、史培娜010-63318753

刘江苏、陈颖君、李黎、薛婧婧、李明霞、李鸣莉、柳琪林010-63310822

2.注册、缴费

蔡依洋  13671371166

蔡丽娟  15311252636

黄俊荣  13228755117

    13683544662

(三)酒店房间预定、缴费

1.九华山庄酒店:郭金飞,订房电话:13911809268

2.温都水城酒店:  磊,订房电话:13910252541

3.龙脉温泉酒店:  云,订房电话:13611284788

        

              

                                                     中国医师协会

                                                  20241010


数字住培App下载
关注住培官方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