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6-08-06 09:22 来源:中国医师协会 作者:admin 通讯员:中国医师协会
湖北组:整改迅速 评估效果立见
8月4日,湖北住培评估组对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开展了评估。检查中发现,该院作为大学的附属医院有着良好的教学氛围,领导层对住培工作的开展也有思路、有规划,可在实际推动中,存在顶层设计的执行力不足、落地不实的问题,就此专家们与院领导、基地负责人进行了深度的沟通交流。在反馈结束后的第二天,评估组就收到了被评单位根据反馈意见逐条提出的整改报告,这使专家们看到了医院对发展住培工作的决心,也体现了评估工作对医院的触动。
(付淼)
江西组:
甘扮 “红脸”,以评促建
江西住培评估组于7月31日晚23:30抵达九江市。次日7时,为保证检查顺利进行,专家组召开了检查工作部署会,周蓉组长对检查纪律和标准提出具体要求。在对江西省住培评估第一站——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的检查过程中,各位专家严肃认真、兢兢业业,不怕当“红脸”,指出医院在住培工作中的不足,并给予专业指导,真正达到“以评促建”的目的。
是检查,更是传道
8月2日评估组一行来到江西省鹰潭市人民医院进行评估。苏健院长全程参加,亲自汇报,讲解医院在住培工作中的各项情况,对专家犀利的连环发问,沉着冷静,流利应答。面对医院师生高涨的学习热情,各位专家也纷纷介绍自身在住培工作中好的经验和做法,同时对医院在住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法。评估组此行不仅是检查、规范之旅,而且是传道、授业、解惑之旅。
(和生辉)
浙江组
院士助力浙大一院评估
浙大一院对本次评估工作高度重视,郑树森院士代表外科专业基地做工作汇报。在教学模式上,郑院士在外科医师培训中率先引入形式丰富的院士查房,20余年来始终坚持多学科MDT讨论和英语病例教学,并在近年来定期与美国UCLA远程连线联合病例讨论,极大地拓展了规培学员的临床知识和视野。外科专业基地在郑树森院士的带领下,建立了完善的培训激励机制,定期进行师资培训,落实教学奖励、劳务补贴等奖励性措施,建立了精细化师资绩效激励方案,有效保障了带教医师带教积极性。浙大一院还与爱丁堡皇家外科医学院和香港外科医学院合作创办了联合基地。浙大一院外科专业基地高效的组织管理体系,优秀的师资团队,规范化的过程管理和严格的质量控制,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优秀住院医师提供了有效保障。
CBL教学模式展风采 专家助力再上层楼
7月25日下午,在宁波市第一医院耳鼻喉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正在进行着一场令人印象深刻的教学查房。带教老师王耀文副主任医师围绕“慢性鼻窦炎”患者,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不仅精讲“慢性鼻窦炎”理论与临床知识,同时还借鉴别诊断环节将相关疾病作了归类、梳理、回顾,即“教”更“领”的方法贯穿了整个教学过程。五位学员在老师引导下积极思考、畅所欲言,并主动表达了对患者的人文关怀,整个教学查房过程目的清楚、条理清晰,气氛活泼生动。这种突出学生主体性的CBL教学模式体现了对学员临床思维模式的培养,是该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的一大亮点,也是该院近年来不断倾注力量培养师资骨干的成果。
来自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耳鼻咽喉科的朱丽教授,对王耀文副主任医师的带教给予了中肯的点评。随后,抽丝剥茧般地逐步分析了各个环节,对教学活动中需要提高的部分给予了重点指导。朱丽教授指出,对于临床思维的引导,诊断要遵循国家疾病相关指南,鉴别诊断分析其倾向性的大小。尤其重要的是,在查房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发现青年医师知识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予以分析、引导,纠正错误观念,道出教师的临床经验、学科内共识及文献中最新观点。教学查房不但要抓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同时要站在学科前沿,扩大住院医师的视野,提高其理论水平,为国家培养合格的接班人。
查房结束后,多位青年医师及带教教师均表示,在评估专家指导下,受益匪浅,对今后的工作将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学员赞誉有加的外科基地
7月25日上午,在宁波市第一医院外科专业基地,通过细致查阅资料及深入访谈发现,该院分层管理较好实现了教学工作的系统化。基地日常教学管理工作起点高、标准统一。充分借鉴全院6S管理经验,教学管理工作的台账资料条目清楚、结构清晰,基地与各亚专业之间标准、规范高度统一,日常教学管理工作的痕迹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为学员的学习过程和医院的教学过程保存了完整的第一手资料,值得推广。外科专业基地师资力量雄厚。教学经验丰富的基地负责人,年青的教学主任以及10名优秀的亚专业教学秘书带领72位师资组成的教学队伍,新老结合,梯队合理,充满干劲,得到了学员的一致肯定。
(陈淑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