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4-05 16:40 来源:河南省 作者:卜凡丹 通讯员:姬华
温情在身边
作者 卜凡丹
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
作为医学生的我,从来都觉得,医院极聚百态,每一个小的科室就是一个大社会。也许见到悲欢离合、生老病死已是常事,往往很多时候需要你付出更多更复杂的情感!
我作为一名小儿血液科医生,在儿血的几个月里,我更是经历了一场洗礼。我同情患儿家属得知患儿诊断白血病时的无助与绝望;我欣慰患儿家属在绝望时的忍耐和坚持;我佩服他们在患儿跌跌撞撞曲折的治疗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细心照料和坚强隐忍;我更痛心还未开始美好人生的患儿每日遭受病痛的折磨!谁都有眼泪,一直的哭泣便是懦夫,而我们科不存在懦夫,这或许是人性的伟大,哭泣过后都是坚强,我们科的患儿和家属无处不透漏着坚强!
当然还记得那个五岁的耿直白血病男孩,命运的安排,患儿早期便出现了睾丸浸润,患儿经历了痛苦的化疗和放疗,几度无法进食,但仍坚持度过难关,可是命运弄人,患儿半年后又出现了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每日的腰椎穿刺变成了家常便饭,但是患儿却从来没有哭过一声,一动不动的,似乎是对命运的妥协,可谁不知道,其实这是他幼小的心灵在与病魔顽强的斗争,他总说,腰穿以后就可以回家了!
还记得那个10岁的如花的农村女孩,可以说她是幸运的,她患了一种唯一可以治愈、长期生存的急性白血病,但她又是不幸的,父母听说她的巨额花费先后都抛弃了她,至今杳无音信,爷爷每日眼泪汪汪,却在尽全力东拼西筹借钱给小女孩治病,爷爷是多想让孙女长大陪他终老。是的,人间到处是真情,当身边的朋友、媒体和医院得知小女孩的遭遇后先后送来善款和衣物,如今小女孩又可以笑成一朵花了!
还记得那个只有三岁的乖巧白血病女孩,每次查房她总是乖乖的坐在床上,一勺一勺的喝水,哪怕嘴巴因为化疗已经烂的不成样子,只因爸爸说多喝水就可以早点出院,她一直都是很多孩子的榜样,无论是打针还是骨髓穿刺,她从来不哭不闹,她那么小似乎就可以懂得大人的悲伤,她不想他的爸爸伤心!
还记得那个中年的患儿妈妈,当听到自己的女儿得了白血病,预后类型极差时,妈妈瘫倒在医生办公室里,我当然知道,这是妈妈的无助的哀嚎,可是很快妈妈便整理思绪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如今三个月过去再次见到妈妈和女儿时都是乐开了花,我想这大概是妈妈坚持的结果吧!
真情无处不在,患儿和家属总是在不经意间给我们留下感人的一幕幕,也正是他们,我们学会了坚强、乐观、坚持和泰然自诺;更是因为他们,让我们医生更有责任心和爱心,他们的求生意识一直鼓励着我汲取新的知识,希望有一天可以改变他们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