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后医学教育网
陕西省

温暖住培,与师同行:记张广健老师—西交一附院住培学员感言

时间:2017-05-12 10:43 来源:陕西省 作者:西交一附院住培学员 郝浪浪 通讯员:乔琳

  时光荏苒,从离开校园,踏入医院的那一刻,我成为了一名真正意义上的医务工作者,心中沉甸甸的都是当初的那份坚贞和向往。2015年4月,我来到西安交大一附院,作为一名住院医师开启了为期3年的规范化培训。刚来到这里的我,周围的一切都那么陌生的——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群、陌生的未来与模式。我明白,我必须以一种全新的姿态迎接即将到来的挑战。

  1 机遇

  一名合格医生的养成,除了自身的努力外,与周围的环境和接触的人群息息相关。尤其是对于我们这些刚刚入职的住院医师,新奇、茫然与不安,但同时可塑性极强,带教老师的言行举止都深深地影响着我们。

  为人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我作为西安交大一附院众多规培医师中的一名,有幸在我的临床学习生涯中遇到了张广健老师,他是一位真正为病人着想的好医生,为学生认真负责的好老师,而我自己的人生态度也被张广健老师影响发生了重大改变。

  

  2 良师

  张广健老师是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一位副主任医师。张老师面容很温和,常常嘴角带笑,很是平易近人。在胸外科的众多医生中,但无论是主任医师还是住院医师,对张老师的一致评价是:一位青年才俊,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他为人师表,尊重上级医师,平等对待我们每一位下级医师;工作认真负责,对待病人,处处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他给予的不仅仅是一名医生解决病痛的责任与义务,甚至做到了对待病人如家人般的呵护。

  3 态度

  不管在门诊还是病房,张老师都会以同样的工作态度认真与耐心对待每一位患者。在和张老师一起上门诊的日子里,我能够充分体会到他平凡一天之中的不平凡。胸外科的病人特别多,每天都能挂将近八十个号,无论性别、年龄或者职业,对待每一名患者,张老师都会认真询问病史,细致地查体,详细记录门诊病历,然后跟患者认真交待病情,开出检查单或者药物。

  现在医生的门诊工作都十分繁忙,工作量极大,面对一个接一个的患者,常常连喝水甚至上厕所的时间都没有,所以很多医生接诊患者的时候没有眼神交流,时间所迫只能匆匆询问完病史,快速填写病历和开具检查。而正是这种“快餐式”就医模式,促成并加深了医患之间的误解与矛盾。而张老师在接诊每一名患者,书写每一份病历的时候却始终保持着最初从医时的那份执着与认真。细细查看张老师接诊的每一份病历,你会发现,他的每个字,都是那么清晰端正,这份坚持,在像他这样资历的医生中难能可贵,甚至连我们这些小辈经常都未必能够做到。都说字如其人,张老师永远都像他的字一样端正、认真。

  4 责任

  在病房,张老师对待病人的负责与认真随处可见。每天早上查房,张老师总会花很久的时间,耐心查看每一位患者,对比化验单的指标变化,仔细询问患者的胃纳及睡眠情况,有无不适症状,然后进行详细的查体,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进行相应的医嘱调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从未因为任何原因间断过对病人的耐心与负责。

  在每天临近下班时,他会再次把病人仔细查看一遍,并及时处理患者的各种不适,因此,他常常错过了下班的时间。但是他觉得一切都值得,并从心里感到快乐。

  5 仁心

  在张老师眼中,病人和医生是平等的,他经常告诫我们,作为被疾患缠身的患者,不但要忍受身体上的病痛,还要承受心理上的压力,而我们医生的天职就是救死扶伤,不能当命运的旁观者,我们应该用自己所掌握的一切临床技能,不放弃任何一个救治患者的机会,绝不能抛弃任何一个生命。要永远的敬畏生命,以悲悯、仁爱之心给予患者恰当的关怀与照顾。

  6 立足

  著名医学专家裘法祖院士曾说过:“做人要知足,做事要知不足,做学问要不知足。因为基础不牢,会地动山摇。没有足够的理论基础不可能真正读懂患者的病情变化,掌握治疗思路。”正如裘法祖院士说的那样,张老师虽然临床工作很忙,但一有空就会在查房时给我们讲小课。知道我底子薄,查房时会一遍一遍地讲解帮我加深印象,也会冷不丁地提个问题监督我思考。督促每天我都必须回去复习和巩固当天的知识,正是这样的教学方法不断激励我夯实基础知识;甚至在张老师查房讲解时,很多患者也会像个医学生一样在旁边认真地听,从而对自己的病情也有了更深的了解。

  张老师严谨的医疗态度、信服的话语,赢得了每一个病患对他的肯定和信任。而这些都来源于其丰富的基础知识和精湛的临床技术。正是这样点点滴滴的积累学习,让我对胸外科常见疾病的了解和掌握,无论是诊断还是治疗方面都有了极大的提高。

  7 榜样

  作为一名规培医师,在寻找梦想的道路上必然伴随着无穷无尽的困惑,而我自身感觉,比起工作的苦和累,最痛苦的莫过于个人的能力得不到提升,因此放弃容易,坚持极难,而我有幸可以从身披白衣战袍的张老师这里不断汲取营养、获得力量。

  在胸外科轮转的日子里,张老师的言传身教,谆谆教诲,消除了我的茫然与不安,让我变得不那么焦躁,有了奋斗的方向与希望,有了坚守的信念与念想。多了一份耐心,多了一份执着,多了一股冲劲,正是这点滴的收获让,我更加认识到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的伟大,让我懂得作为一名优秀医务工作者所需要的付出,我会继续秉承着勤于学习,善于实践、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医者仁心、敬畏生命的理念,怀着悬壶济世的心,肩负着消除病痛的责任使命,在成为一名合格好医生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现世多浮华,人心躁动不安,我愿如您那般,摈弃杂念,坚守这一份信念,多一份信任与理解,将您给我的温暖传递给更多的人。

  谢谢您,张老师,我心目中的好老师!

  


数字住培App下载
关注住培官方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