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6-09-22 15:09 来源:中国医师协会 作者:admin 通讯员:中国医师协会
——记优秀住培教师李国忠教授
刘丽丽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李国忠教授是医学博士,现任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主任,硕士,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感染性疾病与脑脊液细胞学组委员、黑龙江省医学会神经内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东北地区神经病学学术交流会议副主任委员。
李国忠教授从医数十载,以不变的坚持、不忘的初心,默默地在医学的土地上勤奋耕耘,始终以科学的目光看待医学、以崇高的医德塑造自己、以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服务患者、以甘为人梯的精神培养学生,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他是一名患者可以性命相托的好医生,是学生心中传道授业的好老师,也是一名在医学科学领域不断探索的科研工作者。
(一)患者眼中的济世良医
李国忠教授从踏入医疗行业那天起,就将“医者父母心”作为自己的行医准则,数十年如一日,急患者之所急,想患者之所想,忧患者之所忧,始终坚持“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的杏林古训。每当遇到患者家属不理解时,他总是不厌其烦地解释,不管工作多忙多累,都坚持每天下班前详细查看每一位病人,随时掌握患者的病情变化。
2015年10月的一天,李国忠教授所在病房来了一位年仅23岁的危重患者,陪同前来的家属有十余名。经检查,患者为艾滋病初筛阳性,脑脊液中检测出新型隐球菌,对于小伙子来说就犹如晴天霹雳,随时面临危及生命的危险。这是一个谈艾色变的时代,得知病情后,陪同前来的家属们异常紧张,悄然地移动脚步,远离了病床。而李国忠教授仿佛对此毫无感觉,像对待普通危重患者一样,一丝不苟地为男孩查体,询问情况。深谙患者情况危重,他吩咐下级医生密切关注病情变化,李国忠教授对待患者的态度与行为,赢得了家属们的尊重。患者治疗期间,李国忠教授并没有因为他是艾滋病患者而歧视他、躲避他,每次查房,都非常认真,细致观察他的病情变化。有一次,还拍着患者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小伙子,安心治病,配合治疗。”面对满眼绝望的患者家属,李国忠教授耐心地安抚、宽慰他们:“艾滋病目前虽没有特效药物治疗,但要避免并发症的发生,积极治疗,也是可以达到预期的寿命。”此番话给了患者家属极大的精神支持。在给予家属心理上的疏导与慰藉的同时,李教授亲自帮他们联系专科治疗。经过数十天积极的治疗,小伙子的危重情况终于平稳下来,患者家属无比感激,男孩的父亲双手紧握李国忠教授的手,深情地说:“李大夫,真是太感谢您了,要是没有您,我们老两口都不知道该怎么活下去啊!”
这只是李国忠教授关爱患者的一个缩影,在他从医的经历中,这样的情形真是数不胜数啊。他是知名的神经内科专家,慕名而来的患者络绎不绝,病房总是处于饱和状态,查房到中午已成为常态。李国忠教授是学科带头人,各种事务非常繁杂,但他时刻不忘医务工作者的社会责任,每年都参加多次义诊活动。尽管平时已经是超负荷工作了,但是,周末休息时间,他依然坚持到病房巡查,风雨无阻,观察患者的病情,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每当面对患者的时候,他就回归到一个单纯而慈爱的医者身份,他坚信一个亲切的笑脸、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温暖的问候语、一个拉扶的动作,本身就是一味对症的良药,能给患者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
淡薄而寡欲,宁静以致远,以救死扶伤,为医者己任。李国忠教授是患者眼里的济世良医,也是守护生命的真心英雄
(二)学生心中的良师益友
随着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落实,身为神经内科团队的领军人物,李国忠教授义不容辞地承担起了传、帮、带的重任,手把手培养年轻医生。作为一名临床医学教师,他既对学生严格要求,又与学生悉心交流,可谓良师益友。任教二十余年,他从点滴做起,教学严谨,毫无懈怠。
李国忠教授十分重视住培工作,根据住院医师住培和医学生教育的异同点,遇到需要解决的问题与困难,便与专业基地有丰富临床及教学经验的教师一起研究,提出各种新的方法措施,不断改进住培工作。他深知教师在住培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因而特别注重增强带教老师的教学意识。在交班会、病例讨论会、科室工作会等各种会议上,只要与住培工作相关,都要在百忙的各项工作中抽出时间亲力亲为。
教学查房、小讲课与病例讨论会等是规范化培训工作中对住院医师大有裨益的教学手段,能使住院医师短时间内对某一方面知识能够迅速掌握,避免走弯路。李国忠教授深刻认识到这一点,通过丰富的临床及教学经验,指导学生的学习。他工作十分严谨,严格遵守三级医师查房制度,同时亲自参加并担任神经内科一病房及卒中病房的教学查房工作。他在查房中,他将学员定位于患者的管床责任医生,让学员真正参与临床实践,在临床与教学活动中发现问题与不足,有针对性的纠正与指导,使学员得以迅速成长。同时他更注重言传身教,总是语重心长地教导年轻医生,要牢记并践行医学泰斗裘法祖前辈的名言:“做人要知足,做事要知不足,做学问要不知足。”在带教的过程中,他对学生严格要求,耐心指导,从简单的询问病史到查体,再到检查检验及治疗,每个环节都以具体的病例为学生们精心讲解,传授自己的经验。记得2015年8月刚入学时,有一位住培学员对于临床知识及经验相对欠缺,同时面临着执业医师考试,学员很苦恼,李教授得知这一情况后,就亲自教授学员们问诊查体及临床中面对不同患者应该注意的问题,并且经常组织各种规范化技能培训和神经内科专业小讲课,通过李教授细致入微的教授,这个学员很快从懵懂的新生,很快成长为了一个能熟练掌握临床基本专业知识及技能的医生,并且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执业医师考试,因此得到了其他科室老师的一致赞许。在小讲课中,李国忠教授会提供典型的临床病例,但不忌讳提及病例中诊断及治疗中的瑕疵,正视缺陷与不足,使学员树立正确的诊疗思路,形成更为缜密的临床思维,学员们对于李教授的这种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行为颇为感动与钦佩。当遇到疑难的病例时,李国忠教授便组织进行讨论,有时邀请本专业及其他专业的其他临床经验丰富的医生参加,集思广益,丰富大家的临床思维的深度与广度,同时请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不拘泥与本学科知识,同时对非本专业的意见与建议,他更是积极采纳,认真聆听。他总说:“看病,临床思维很重要,要能透过疾病的表象看到其内在本质,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讨论后并将患者所有的资料备份,用于学习,通过实际病例的分析和讨论,提高学生们的实际工作能力。
李国忠教授对学生的关心是全方位的,无论学习还是生活,他都给予学生们最大的支持与帮助,对学生进行鼓励和关怀,使学生们倍感温暖。
两年前,科里的一名新生,无意间发现乳腺小结节,需要手术治疗。学生请假时,李国忠教授详细询问原因后,立即联系乳腺外科的专家询问病情,亲自为学生办理入院及安排手术相关事宜,托付专家亲自为学生做手术。手术刚刚结束,陪同学生的家属就接到了李国忠教授对学生的问候,同时李国忠教授关心手术情况,联系手术专家,询问情况,当确定一切顺利,学生病情无异常后,李国忠教授终于松了口气。当学员们出去轮转时,李教授也会每个月联系学员,当面与学员交谈近况,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学习生活上的困难。他常跟学员们说的就是:“最近有没有什么困难呀,有什么困难困扰都说出来。”每当有学员因考试、临床工作等压力而苦恼时,他总会开导鼓励学员们,要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临床工作、学习跟生活,没有所谓的一帆风顺,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他不仅让学生们感受到了作为老师的兢兢业业,更如同一个大家长一样给予学生们无微不至的关怀,在学生最需要的时候出现在他们面前,用行动感染着身边的人,是学生们的良师、益友,更是亲人。
(三)同事心中的杰出人物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李国忠教授对知识的追求几乎到了痴迷的地步,工作再忙,他也要挤出时间学习,在熟练掌握本专业基本理论、基本操作、基本技能的基础上,不断汲取新知识、新技术、新疗法,了解神经内科学的最新动态和进展,开阔眼界,积累新经验。
医疗一个专业性极强、不断发展的行业,李国忠教授每年都要挤出时间到全国各省(市)参加学术会议和医学培训,不断吸收新知识、新技术。积极进行科学研究,已在SCI及国家级、省级医学刊物上发表了多篇论文。每每走进他的办公室,令人印象最为深刻就是书桌上、书柜中摆满了各种医学书籍,每天李国忠教授都早早来到办公室,充分利用有限的时间来学习,每天下班,他也是最晚走的一个。用锲而不舍的精神追求知识,即使已年过半百,他依然孜孜不倦地学习,为了学习,他放弃很多个人爱好,学习成了他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元素。他总是挤时间学习国内外最新的知识,同时积极投入临床及基础实验中,他的这种学习精神,鼓舞了身边的每一个人,在科室中形成了一种浓烈的学习氛围。
李国忠教授是同事心中的杰出人物,临床工作中,他严于律己、态度真诚、技术精湛,竭尽全力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帮助更多患者战胜病魔;教学工作中,他细致入微、呕心沥血、诲人不倦,不辞劳苦为社会输送了一批批优秀的临床医生。
大爱,不只是无私,更是怀寄天下黎民苍生的守护;生命,不只是珍贵,更是衡量人心良知的标准。李国忠教授用祥和的心境,慰藉着无数绝望的灵魂,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大医精诚的医者风范,传承着大爱无疆的医者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