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后医学教育网

默默耕耘数十载,而今桃李满天下

时间:2016-09-22 15:18 来源:中国医师协会 作者:admin 通讯员:中国医师协会

——记住带教老师田家玮教授

李海茹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医术精湛,医德高尚”“妙手神针百病,德艺双馨传四方”,在哈医大二院超声科内,挂着几幅这样的锦旗,这些锦旗的主人正是哈医大二院超声科主任、博士生导师——田家玮教授。

田家玮教授从医、从教三十余年,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超声医学人才,为社会输送了大量优秀的超声医师。作为一个集、教、研于一体的超声科主任,田家玮教授在医疗上一丝不苟,不怕苦不怕累;在教学上认真严谨,带教诙谐幽默;在科研上善于创新,屡获殊荣,多次获得优秀科主任、优秀教师、优秀科研工作者称号。田家玮教授的学生现在遍布全国各地,并都已成为了行业中的佼佼者。

(一)超声界的拼命“三郎

田家玮教授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从事超声事业,当时的超声技术没有现在发达,临床认知度和认可度也不能与现在相提并论。田老师着一颗刻苦钻研的热忱之心,认真随访每一位患者,仔细钻研每一份病例。在使基本功愈来愈扎实的同时,也进一步提高了超声在临床的应用范围和认可度。田老师凭借娇小的身躯,对二院分散的超声格局进行统一组合规划,极大地促进了二院超声的发展,扩大了超声的影响。在田家玮教授的带领下,黑龙江省超声医学工程学会更是日新月异,蒸蒸日上,在医疗水平和科研水平上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

熟悉田家玮教授的人都知道她有一个很好听的绰号,叫“拼命三郎”,因为每次你见到她的时候,她总是精神抖擞的投入在工作中,她身边的人总会问的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从来听不见田老师说她累了,她饿了呢?”当别人下班后匆匆忙忙收拾东西准备回家的时候,田老师还在认真地对患者进行检查。田老师总是说: “患者千里迢迢来看病不容易,还等她到这么晚,所以她不能辜负了患者对她的信任和期待。”不知有多少次,当我们已经下班回到家中,田老师依然在耐心地为等待她的患者进行认真的检查;不知有多少次,当我们已进入沉沉的梦乡,田老师却依然在对白天的病例进行整理分析,查阅资料;不只有多少次,当我们假期出去游玩放松的时候,田老师依然坚守在工作岗位上。田老师对待患者认真负责,对待疾病严谨求真,同时还非常注重病例资料的积累,为了积累超声诊断资料,田老师总是亲自图片、录像、整理,有时她会更换几个超声机器进行检查来获得更清晰的图像,同时她还自己做幻灯片,对于经手的病例也了如指掌,她总能在满满一大柜子的各种图片资料、硬盘、光盘中,很快找到所需的资料。田老师热爱她的超声事业,热爱超声科这个大家庭,每次她出差,只要还有时间,她都会带着行李,来到科里,在出发前争取时间多检查几个患者,而每次出差回来,只要时间还允许,她也都会以最快的时间赶回科里,为等待她的患者进行检查。身为一名医者,田老师辅助临床确诊了多种疾病,有效地指导了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有力地促进了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身为一名师,田老师更是将自己毕生所学,毫无保留的传授给了她的学生。在超声科学习的学员都喜欢围在田老师的身边,每每都是里三层外三层的壮观场面,因为田老师在检查的过程中会对随时看到的疾病进行详细的讲解,从病理,到临床表现、超声表现,甚至治疗方案的选择,都会进行悉心的介绍,对于学员提出的每一个问题,田老师都会结合临床实际病例进行耐心的解答。她那沙哑的声音中透露出的是几十年专业知识的沉淀,是超声诊断知识的精粹与精华,是超声诊断先进技术与医疗前沿的有力结合。

(二)工作中的严师,生活中的慈母

田老师在工作中高标准,学习中严要求,办事时雷厉风行,工作中不允许有丝毫的懈怠和马虎。在学习和工作中,她对学生有着父亲一样的严厉,她总是说,年轻人,应该多学点儿东西,不能怕苦,不能怕累。她自己就是这样走过来的,年轻时的田老师每周都会去手术室对检查过的患者进行病例的随访,去追踪最终的诊断结果,在与临床医生的交流中也增加了对知识全面性的掌握,提高了自己的综合能力,为同学们树立了良好的榜样。田老师总是督促学生要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学习上,不论在临床上还是在科研上,都对学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身为田老师的学生,在完成了白天的临床工作后,晚上都会在超声科的教室内看书,学习、查阅文献、撰写论文。田老师拥有多项社会兼职,平时事务繁多,但她从来不会忽视对学生的培养工作。刚刚来到超声科的学员,理论知识比较薄弱,操作能力较差,田老师会从基础知识讲到超声表现,再讲到临床治疗,还会手把手地教授学员进行超声切面的操作。对学生发过来的需要修改的论文,不论多晚,田老师都会认真审阅完回复,一个字一个字地进行修改,经常的回复时间是凌晨两、三点钟。而当你犯错误时,当你偷懒时,当你贪玩不学习时,田老师都会严厉地批评你,她会及时指出你的错误,指导你及时的改正。她的敬业精神和奋斗精神影响着一批又一批的学生,田老师培养出的学生,从哈医大二院超声科走出去的学生,都成为了工作中的佼佼者,深受领导的器重、患者的认可和同事的好评。对住培学员的培养,田老师更是亲力亲为,不仅组织科老师制订切实可行的住生培养计划,更是以身作则加强对住培学员的监督工作。每一个超声科进行规范化培训的学生,田老师都会亲自征询他们的学习意见,为他们分配具有多年临床工作经验与多年教学经验的优秀教师,确保他们能学有所获,学有所用。虽然有一些培的学生在超声科学习的时间较短,但田老师一直都是一视同仁,不分时间长短,不分所学专业,只要是在超声科学习的学员,田老师都一样的认真负责,一样的高标准、严要求。为了培养住培学员的综合能力,全面提高住培学员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田老师组织科里有着多年教学经验的老师定期为学员举行理论课的讲座,全面提高了学员的理论水平。为了提高学员的临床技能水平,田老师与科里老师商量后为住培学员安排了与他们自身能力相匹配的工作岗位,并为他们安排了指定老师进行会诊工作,在培养他们技能水平的同时又保证了临床工作安全有效地进行。同时,科里还定期组织学员进行英语文献的学习,在提高外语能力的同时还能培养他们的科研思维。

在生活中,田老师对每个学生都给予了母亲一般的关爱,田老师总是说:“孩子是娘身上掉下来的肉,学生也是老师身上掉下来的肉。”所以她对每个学生都有如自己的孩子一般,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关怀。有一些学生离家较远,平时的节日赶不及回家,田老师都会给学生送去粽子、月饼等,记得一次元宵节,田老师邀请没有回家的同学去到了她的家里,为同学们煮了一锅热腾腾的元宵,同学们吃在嘴里,甜在心里,仿佛回到了家里,感受到了与家人团聚的温暖。每当学生家里有事情的时候,田老师都会第一时间赶到,为学生送去关心和安慰,有一次一个学生的母亲生病住院手术,田老师在得知这个消息后,扔下还没吃完的午饭就赶了过去,亲切的询问病情,真诚的安慰学生和家人,并尽可能的提供各方面的帮助和关爱。平日里,田老师也会像母亲一样与学生进行亲切的交流,询问他们最近的学习、工作情况,并提供中肯的意见和建议,认真地对学生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同时还会关心学生在生活上有无困难,她总是会给予无私的帮助和母亲般的照顾。

田家玮老师行三十年,兢兢业业,为无数患者拨开云雾,明确诊断,更为临床治疗指引了方向;为师三十载,孜孜不倦,为一代又一代的超声传道授业解惑。身为一位德高鸿儒博学的超声大家,田老师用实际行动教育着她的学生应该如何做学问、做医生、做老师。田老师求真务实的敬业精神、诲人不倦的治学精神、夜以继日的奋斗精神、医者仁心的人文情怀,深深影响着每一位学生,是每一个医学生前进路上的指路明灯。

数字住培App下载
关注住培官方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