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6-09-22 15:30 来源:中国医师协会 作者:admin 通讯员:中国医师协会
张瑞 福建省立医院
石松菁主任医师,是福建省立医院主任医师、福建医科大学副教授、福建中医药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由于她精湛的医疗技术、高尚的医德医风和无私的奉献精神,被医院委予重任,自2005年来先后担任急诊重症监护病房行政副主任、重症内科行政副主任、重症内科行政主任,并多次被评为“省立医院优秀管理者”。她还兼任中华医学会福建省重症医学分会常委、中华医学会福建省急诊医学分会委员兼秘书等职务。闪耀迷人光环下的石松菁主任十分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对待我们如同自己的子女——爱而不骄。工作中,她对我们要求严格,耐心指导我们成长;生活中,她又对我们嘘寒问暖。她是我从医路上的领路人,是我的恩师。
2005年院领导决定在福建医科大学创建临床医学(急救医学)专业,石松菁主任积极参与了该专业的筹备工作,她还亲自到南京向急诊医学科老前辈王一镗教授请教学习,终于在2007年创建了福建医科大学临床医学(急救医学方向)专业,迄今为止该专业已共有3届学生了,为福建急救事业发展培养出150余人,其中有将近一半的毕业生从事重症医学专业。我与石松菁主任的初识,就是在急救医学专业本科课堂上,她缜密的思维、渊博的学识、清晰的调理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对“休克”血流动力学的精细解读使我们对“休克”这一概念透彻理解,同时她对重症医学科的饱满激情深深打动了我,坚定了我投身重症医学事业的选择,成为了该专业的开门弟子。在2012年毕业之后,我便毫不犹豫地选择了重症医学专业,有幸成为省立医院重症医学内科的一份子。
石松菁主任所在的福建省急救中心依托于福建省立医院内,每天大量的急危重患者通过急救中心这个窗口源源不断地涌入急诊科、重症医学科。为了以后更好的从事重症内科,我选择了福建省立医院进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也从而更加有机会接触到我的重症启蒙老师——石松菁主任医师。在临床工作中,老师的一言一行都在影响着我们,她精益求精的从医精神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在病房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她几个小时甚至十几个小时守在病人旁边,仔细地观察着病人的各项生命体征,精心地安排着各种救治药物的使用剂量和速度,认真地调节着呼吸机参数,严谨地记录着导尿管末端尿液的滴数,小心翼翼反复地用听诊器听着肺部呼吸音……,她会因为患者导尿管的尿液滴数比上一分钟少滴了几滴而眉头紧锁,也会因为患者多排一次气而兴高采烈。她总是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她说看着危重病人转出ICU时是自己最开心的时刻。
在她的精心救治下,有些被认为不可能存活的患者常常奇迹般地活了下来。其中,有一位重度摇头丸中毒的一位29岁的自杀患者,这位服用了近40粒摇头丸的患者,入院时重度昏迷,体温高得超过体温计的刻度上线,血压几乎测不到,呼吸微弱,重度酸中毒,血气分析提示乳酸大于15mmol/L,除石松菁主任外,在场的所有医护人员认为该患者必死无疑。正当大家丧失信心时,石松菁主任二话不说,以最快的速度组织医护人员进行抢救,5分钟之内完成了气管插管呼吸机通气治疗,不到40分钟时间,完成了物理降温、深静脉置管、CRRT治疗等,经过快速、到位的抢救,很快患者稳定了呼吸,恢复了循环功能,但接踵而至的是严重的ARDS、肾功能衰竭、肝功能衰竭、胃肠功能衰竭、溶血、肌溶解等,经石松菁主任夜以继日精心的救治,二十余天后,患者肾脏奇迹般地开始排尿,而且也慢慢地苏醒了过来,两个多月后除了遗留有危重病肌病(四肢无力,不能站立和行走)外,其余各脏器功能均恢复出院。为了使患者进一步康复,石松菁主任还长期随访患者,精心指导,鼓励该患者肢体功能锻炼,现如今,该患者已能站立行走,他说石松菁主任医师不但拯救了他的生命,更拯救了他的灵魂。如类似的病例举不胜举,其中包括许多妊娠期脂肪肝、妊娠合并重症胰腺炎的危重孕产妇,在经过她的精心救治不断地创造着生命的奇迹,救助了一个又一个家庭。
奇迹的背后,几乎全院所有认识她的医务人员都知道,石松菁主任总是面色苍白,带着显得弱不禁风的身影夜以继日地出入于病房为患者工作。可是很少人知道,石松菁主任的体重不到40公斤,更没人知道,石松菁主任本身也是个病人,哮喘常常折磨着她,可是不到实在撑不住,石松菁主任是从来不会放下她手中工作的。就在不久前,一位姓雷的患者和他的家属高高兴兴地转出了重症内科,因为他经过40余天的抢救,终于病情稳定,逃离了死亡魔掌,可是他和他的家属哪里知道,在他获得病情稳定的同时,天天来治疗他的石松菁主任哮喘发作已经持续10余天了,就在患者转出重症内科的前两天,石松菁主任自己的病情加重,竟然出现了呼吸衰竭,幸亏同科的其他医生及时发现,才使石松菁主任转危为安。她身体力行教诲着我们,作为一名医生,要有奉献精神和敬业精神。我们时时刻刻以石松菁主任为楷模,以她的精神鞭策自己。
作为科室主任,石松菁主任的工作十分繁忙,但她仍坚持牵头带动全科医护人员学习学科最新进展,为了锻炼大家的临床思维,她还常常组织科室病历讨论,鼓励我们发言,在发言中我们也取得了不小的进步。除此之外,她还亲自手把手教我纤维支气管镜、PiCCO、B超等技术,介绍自己的心得,帮助我们掌握操作要领。她还像挚友一样,介绍她自己的学习、实习和工作经历,将自己成长过程中的一件件趣事和烦恼分享给我们,她的言行充满了对后辈早日成才的殷切期望,激励我们发奋学习、勤奋工作、奋勇向前。每当我以工作太忙为借口放松学习时,她严谨的工作学习态度是我不断克服自己的动力。
石松菁主任,是医路上的一盏明灯,她以高尚的情操、人格魅力,言传身教、熏陶后辈,使我们明确人生价值受益终身,与老师一起共事,是我等之幸事。我将以老师为楷模,尽力做一个像老师那样律己、处事的人,为急危重症事业发展尽一点微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