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后医学教育网
浙江省

春风化雨、师恩难忘---我心目中的好老师卢星

时间:2017-07-07 15:07 来源:浙江省 作者:浙江医院 通讯员:刘怡

    在大海上,船儿有迷失航向的时刻,是灯塔为它指明了方向;在天空中,飞机迷失了方向,是导航系统使它重新飞上正确的轨道。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一眨眼三年过去,还依稀记得第一次来到浙江医院时的情景。我一个人抱着惶然的心情来到杭州,下了公交车,站在医院的门口,满目青翠,绿树如茵,刹那间心静如水。面对未知和未来,我安慰自己“To be,or not to be,that is the question”。顺着那条绿色长廊来到自己科室,第一个见到的就是他卢老师。

初见面时卢老师给我留下的印象是和煦and颜值高,私心里想着遇到这么高颜值老师,也是极好的呢。没想到接踵而来的是专业理论知识问答,这让我有些手足无措,隐隐感觉到他不是徒有虚表的人,专业知识才是他的专项(这在以后的日子里的得到了更好的诠释)。在他的带领和讲解下,我全面了解了整个手术室和麻醉科,知道了自己将来的工作环境和业务范围。陌生环境带来的不安和惶恐,转瞬释然。

很多人对麻醉科不是特别了解,大都以为只是协助手术进行的一个辅助科室。刚进入工作角色的我也不是特别理解,觉得自己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小人物,对于手术成败和病人安全无关紧要。是他告诫我,不要看轻自己,每个麻醉医生对于一台手术来说,都是很重要的,我们维护着手术病人的生命安全,帮助手术医生解决后顾之忧,所以需要掌握的知识有很多,内外科都需要融汇贯通,而不是浅薄的流于麻醉技术这一表象。

作为一个麻醉科规培医生,科里待了一个月就需要到相关科室轮转,科外的生活让我对于麻醉相关知识生疏了很多,回到科室工作的我总是战战兢兢,是他告诉我,不要担心,总会有上级医生在你身后,现在正是你学习的时候,要勇于动手,勇于交流。

还记得第一次跟值,急诊室打电话来求助,说是有病人需要紧急气管插管,当时接到电话的我惶惶不安,我还这么生疏,怎么能独立解决这么危急的情况,于是紧急求助我的上级医生,也就是卢老师,他淡定一笑,让我小跑过去,告诉我没有人会跟我一起去的,需要我独自面对和解决这个病例。当时的我由于不自信,对他的这种态度甚至有些愤怒,但无计可施,只能自己拎着气管插管箱一路小跑,到达急诊室的时候,紧张、慌乱,但是当我给病人插管成功的时候,发现气管插管我是一直都会的,只是没有胆量一个人而已。深吸一口气放松,回头才发现,他,卢老师,就站在我身后......他一直都悄悄的站在我的身后......。回科室的路上,他又指点了我很多实践中的心得,我也更深刻的理解了“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必先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 空乏其身, 行拂乱其所为, 所以动心忍性, 曾益其所不能。

科里的学习氛围很是浓厚,学到的东西越多,想到的问题越多,但是有问题找卢老师就肯定没错,他总是能够细心认真的帮我们答疑解惑。解决的问题越多,自己的信心也开始增长了。在一次急诊手术的时候,遇到一个股骨颈骨折的年轻患者,甲亢未控制,伴随有窦性心动过速。接到手术通知后,我很紧张,完全不知道怎么处理,他看到之后,问我麻醉方案怎么设定,术中怎么维持,术后关注点是什么。我支支吾吾的说了一些自己的观点,觉得还是选择全身麻醉,麻醉中需注意循环稳定,避免使用一些容易引起甲亢危象的药物,术后避免疼痛的刺激引起循环波动。他对于我的观点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帮我补充了不足“该病人是同一部位二次手术,手术切口较大,手术时间会比较久,术中出血风险较大,需准备自体血回输装置,术前跟家属谈话一定要详细,充分告知家属麻醉风险同时,告知家属我们会根据病情做完善的准备,这样,术中出现问题的时候才能够得到家属更多的理解,一名优秀的麻醉医生要关注患者围术期的所有环节和细节。”后来病人的手术很成功,术后去随访病人,家属表示很感激,我也满满的成就感。

回顾自己这三年,要感谢的老师有许多,但最值得庆幸的是碰到了卢老师,他也是我努力追赶的榜样;“种花容易树人难,幽谷飞香不一般,诗满人间,画满人间,英才济济笑开颜。”毕业之际,谨以此诗,献给我敬爱的卢老师。

 


数字住培App下载
关注住培官方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