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后医学教育网
江苏省

苏州市立医院全科住培基地十年回顾

时间:2018-04-09 16:46 来源:江苏省 作者:黄岳青 通讯员:闵寒

2006年起,每年的初秋时节,我们中的一部分迈入苏州市立医院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开始三年的规培生涯。我们来自五湖四海,有单位委托培养的,亦有慕名而来的即所谓的“社会化学员”;我们大多数是刚大学毕业的“菜鸟”,幸运的是每年一起规培的同伴中总有那么一两个“老司机”,他们在临床工作中给予了我们不少帮助。

 

苏州市卫计委领导为学员作政策解读

       由于当时国内全科医学刚刚开始起步,在我们首届规培的时候苏州市城区还没有公立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而我们在大学时学的都是临床专业,所以我们刚开始进入全科规培的时候对全科医学、全科医生完全没有概念,带着迷茫、带着困惑,兴许还有一丝伤感、一丝失落,我们开始了我们的全科生涯。但是很快,在岗前培训上,苏州市卫生局(现卫计委)、市立医院全科规培基地、全科教研室的领导们为我们进行详细的政策解读,深入透彻的讲解了全科医学的内涵、全科医学国内外发展情况等,彻底打消了我们的顾虑,重拾了自信,充分认识到了全科医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虽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但同时也存在的巨大的机遇,我们这些小树为能与全科医学这门朝阳学科共同发展、壮大而骄傲和自豪!

 

 

学员参与导师及带教老师工作会议并讨论,共同制定教学计划与内容

      在临床基地,如果说我们是小树,那么导师的关爱、问候,带教老师的言传身教、严格要求,便是阳关雨露,滋润着我们不断茁壮成长,帮助我们完成从一名医学生到一名医生的完美蜕变。全科教研室会定期举办师生座谈会,我们能与带教老师一起讨论,参与制定学习计划及内容,自此,我们穿梭于病房、门诊、急诊、图书馆、示教室以及临床技能实训中心,向干涸的海绵一样疯狂的学习、吸收、消化所学知识和技能。在读书报告会上我们分享、探讨,并学习人文沟通、社会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概因我们的服务主题不是某些疾病,而是具体的“患病的人”,我们更注重早期干预、健康教育,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照护,所以我们除了专业知识外,还需要更加广博的人文学、社会学、心理学、行为科学等相关的知识,为此我们需要更多的努力来提升自己。每年的年终,教研室会组织年终总结和表彰大会,这也为我们营造了争先创优的学习氛围。规培期间,医院会为每一届学员安排集体外出参观学习的活动,开阔学员的视角,学习先进的理念及经验,更加深刻的理解全科医学的内涵、全科医师的工作内容、工作方式等。

 

年终总结表彰大会,表彰全科规培优秀学员

   

学员集体参观、学习交流

  

技能培训

       在社区实践基地轮转期间,在社区带教老师的帮助下,我们开始了全科门诊实践,开始接诊病人,开始建立健康档案、慢病管理、老年人健康体检、健康教育、计划免疫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开始下社区开始上门走入家庭,在此过程中,我们逐步将全科理念融入日常工作中,开始有了“粉丝”,很快我们便适应了我们的岗位,为我们今后回单位能够无缝对接开展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们逐渐明白,我们是最接地气的、最接近居民的医生,全科医生是社区健康守门人的真正意义所在。每当下班路上、小区里、马路边、公交车上,有很多居民主动打招呼问好,这给我们带来了无比的满足感、成就感。

   

 我们扎根于社区

     11年来,我们已经有8届学员结业,绝大部分工作在基层,我们中有已经成为中心主任或管理人员的,有江苏省基层卫生骨干的,有成为社区实践基地带教老师的,但我们都没有离开全科医疗岗位,一支致力于做好社区居民健康的守门人,我们也依然与市立医院有着千丝万缕的密切联系,市立医院为我们提供进修学习、继续医学教育的绿色通道,创建全科医师俱乐部,为我们搭建学习交流、职业发展的平台,为我们上转的患者优先就诊、优先检查、优先住院,给我们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此外,还积极组织我们对外交流学习,参加国家、省市的全科学术会议,以及赴香港、台湾、美国、英国学习。

 

 


08级学员黄岳青赴美国学习

      11年来,我们亲身参与并见证了全科医学的飞速发展,我们也从小树长成了大树,胜任全科医师岗位并能够独当一面,但师恩永记,在此感谢苏州市立医院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的领导及全体老师们,您们的辛勤付出造就了我们。春雨润物,明德育才;泽流及远,千里思源。感谢您们的付出,我们必将砥砺前行,做好健康守门人,做好家庭医师,发展全科医学,只争朝夕!

数字住培App下载
关注住培官方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