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04-16 14:02 来源:辽宁省 作者:傅迪 通讯员:李嘉
2009年随着国家颁布《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标准》,住培工作在试点省份的试行,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之后,辽宁省也决定紧随其后开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就这样“住培”,这个新鲜又熟悉的词语,成为了每个刚毕业的医学生走上工作岗位的必经之路。 2017年的9月,已经研究生毕业的我也开始了自己长达33个月的住培生活。在我的印象里,住培学员的补助低且时间还长,都快三十岁的我依然要靠父母养活。我不理解,甚至还有埋怨,我被这些情绪缠绕着,带着丝丝担忧,我的住培生活,如约而至。
第一个轮转科室我被分到了内分泌科室,在我的印象中,内分泌科应该是一个安安稳稳、轻轻松松的科室,它不像电视剧里的急诊科室带有那么多故事感,也不像神经外科那么“高精尖”,我内心里想着我可以“安心”混混小日子,事与愿违不出三天,便被我的带教老师改变了想法,我开始爱上了住培,爱上了医生这个职业。
我的带教李铁老师是一个事无巨细的“大忙人”,感觉他总有使不完的劲儿,工作态度严谨,学术知识扎实,为人热情大方,拥有自己的做人原则。对待患者,他总是非常耐心,不厌其烦,一遍又一遍地为患者讲解病情,告诉患者怎样控制病情,比如像如何药物控制,饮食控制这样的事,他像哄孩子一样耐心温柔;对待住培学员,他非常善于将理论和临床实践相结合进行教学指导,严格要求并不吝传授临床经验,使住培学员的临床思维和实践技能突飞猛进,这让来到内分泌科轮转的住培学员获益匪浅。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李铁老师的一位患者因为家庭原因,情绪不稳定治疗的依从性不好,对待自己的治疗总是马虎大意,查房时这位患者总是拉着李铁老师家长里短,说到自己心酸之处还掉下泪来,一唠就是大半天,可是李铁老师丝毫没有着急和不耐烦,反而更加耐心倾听,积极地与患者和家属沟通,还把与病情相关的注意事项写成纸条,一遍又一遍地叮嘱。看着他查完房回到办公室还要加班到很晚,他刚上小学一年级的女儿经常放学了在休息室等爸爸下班,而李铁老师仍然坐在电脑前认真地调整医嘱,请示会诊,写病志做记录,看到这一幕我便心疼的抱怨几句,然而李铁老师义正言辞地跟我说:“每个患者因为生病难免焦虑,他信任我们,将自己的生命托福给我们,我们必须认真严谨,自己加班不重要,重要的是患者听懂了我的话,治好了病”。当天晚上李铁老师加班到很晚才回家,第二天一早我又得知李铁老师半夜一点又被急诊科会诊电话从家中叫去赶到医院,收了一位高血糖昏迷的患者,在抢救治疗过程中全程陪在患者身旁。回想昨天我跟他的对话我扪心自问,渺小的我还有那么多值得我去领悟和学习的东西!医学这条路虽然艰难且崎岖,我一定要认真走下去!
每当遇到疑难病例,李铁老师积极地讨论学习,查阅资料,还会给我留作业,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我收获了很多。短短两个月的内分泌科轮转,在李铁老师的身上,我看到了他对专业的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学习态度和踏实稳重的工作作风,他的精神力量鼓舞着我,我将受用一生。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在内分泌科住培轮转充满了艰辛与喜悦,虽然辛苦,酬劳不多,但是自己的知识水平、思想境界、工作能力等各个方面都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跟带教老师学到了很多的临床知识、沟通技巧和人生道理,看到了许多患者经治疗后康复出院的笑容,我觉得一切都变得值得,真切感觉到了作为一名白衣天使无上的光荣。
“住培”,一个对我富有挑战的词语,既然选择了医学这条道路,我必定要经历无数的磨难,这样才能塑造出无比坚强的自我,“医者之大,生死系之”,这句话鼓舞着我不断进步,我深深热爱医学事业,并立志献身于医学事业!我牢记着医学生的誓词,希望利用住培这难得的学习机会不断完善自己,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学识迎接挑战,做一名优秀的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