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06-28 15:31 来源:湖北省 作者: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 住培办 杨晶 通讯员:杨晶
传道授业,良师益友
----记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全科基地主任王华平
随着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的全面展开,我也幸运的成为其中一员,来到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在这里,有幸遇到了我临床生涯的领路人----王华平主任。他是湖北省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委员、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北省中医药学会内分泌专业委员会委员,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全科基地主任。
鞠躬尽瘁,大师风范
王主任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儒雅、和蔼,平易近人,我们住院医师在平时遇到了问题都愿意向他请教。他总是不厌其烦的为我们讲解,在工作之余,主任也乐意给我们分享他经历的一些事情,给我们的工作生活增加了几分乐趣,也给我们很多启发。
每天早晨的科内交班,主任总是提前赶到,值班医生交班完毕后,主任会仔细询问重病患者病情,有疑难病例立即组织科室讨论,作风严谨,一丝不苟,在查房的时候,会针对典型病例进行详细讲解。比如讲到一些我们平时难以理解的知识点时,主任会以形象生动的比喻来帮助我们理解、记忆。有时科内遇到疑难、危重病例,主任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只要是病人病情变化,他都立即到床边观察病情,然后提出治疗方案。“有时去治愈,时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主任时常教导我们战胜疾病最大程度上要靠坚强的意志和信心,很多病人及家属在得知病情后无法接受,情绪低落,失去信心,主任经常耐心安慰、鼓励,遇到经济上有困难的病患,主任会为患者尽量减免医疗费用。
严谨求实,精益求精
“夫大医之体,欲得澄神内视,望之俨然,宽裕汪汪,不皎不昧。省病诊疾,至意深心,详查形候,纤毫勿失,处判针药,无得参差。虽曰病宜速救,要须临事不惑,唯当审谛覃思”。王主任行医数十载,始终保持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恪尽职守的敬业精神,无论对自己还是学生都是严格要求。“严师出高徒”,在王主任严谨工作作风的带动下,我们也养成了严谨的工作习惯,避免了很多错误的发生。
主任平时少有休息,一有时间就参加各种学术会议,回到医院,主任也挤出时间阅读医学文献,孜孜不倦,无论寒暑。主任时常对我们说:“学无止境”,王主任现在已经是主任医师,但在治学方面始终没有丝毫懈怠。在科室,主任也经常会组织我们进行各种基本操作、基本技能的训练,如体格检查、胸腔穿刺等,有时主任也亲临示范。我们在练习的过程中,主任会细致入微的讲解,分析我们存在的问题,毫无保留地教会我们操作的技巧。因材施教。对于基础薄弱的学员,主任会给予更多的练习机会,直到学会为止。
但问耕耘、不问收获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每天清晨,当病区的患者都还在熟睡,王主任已经早早来到病房,仔细查看危重、疑难病历、化验单,影像资料。科室交班完毕,主任会对疑难病例组织讨论,虽然科室病人数量多,病情复杂,王主任宁可牺牲自己的时间,也不愿耽误患者的治疗。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主任常年吃住科室,将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到工作中,碰到科内有病人需要抢救,主任总是亲临第一线指挥抢救,累了就趴在桌子上休息一下。数十年如一日的辛勤操劳,主任两鬓已经生出白发。
作为科主任,既要协调科室的人际关系,又要处理临床医疗上的事情,碰到纠纷首当其冲的就是科主任,其中的辛苦非常人能理解。虽然主任没有丰厚的薪酬,但他从不抱怨,“俯首甘为孺子牛”是他辛勤工作的写照,无私奉献,不计得失。
言传身教、桃李满堂
在教学查房的时候,王主任都认真准备,详细了解病史,让我们提前准备汇报病史,查房过程中,主任会让管床护士随行,以便随时掌握患者更加详细的资料。查房开始,我们住培学员汇报病史、查体、分析检查结果,并提出治疗方案。对于我们的汇报,主任都做出细致的点评,并提出改进措施,有时亲自示范。碰到我们不理解的问题,主任不厌其烦的讲解,直至我们听懂。主任经常教育我们不要不懂装懂,要实事求是,医学来不得半点虚假,王主任严谨的作风影响着我们每一位住培学员。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王主任行医三十余载,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计其数,有的已经是当地医院的骨干,可谓桃李满天下。在工作中亦师亦友,在生活上如父如兄,王主任时常到学生宿舍与学生促膝谈心,有家庭贫困的学生,王主任也从经济上予以援助,帮助其解决生活上、学习上的困难。王主任就像是我们学医路上的一盏明灯,照亮着我们一步步前行。
行医之路坎坷而曲折,主任时常教育我们行医先做人,要视病人如亲人,关心病人,理解病人,宽容病人。作为王主任的学生,我感到荣幸,在主任的影响下,我更加明确了如何做一个好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