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09-13 14:44 来源:四川省 作者:付天星 通讯员:杨阳
躬体力行 大道竭诚
——记我院2018年全国住培“优秀带教老师”
华成舸教授
2018年8月31日—9月2日,中国医师协会在北京举行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高峰论坛,会上对全国住培基地推选的优秀住培工作者进行了表彰。我院华成舸教授荣获全国“住培优秀带教老师”。
华成舸教授,1993年毕业于原华西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同年留校工作,一直耕耘于口腔医学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一线。长期以来,在医学临床教学工作中成绩斐然,从课堂教学、实验室教学、临床实践等多个方面开拓进取,通过所主持的多项省级和院校教改课题,构建了口腔颌面外科和全科临床教学的体系。历年来,多次获得四川大学教学奖励,所负责的教学团队获四川大学优秀生产实习队(2003年、2012年),个人获优秀实习指导教师一等奖(2012年)、教育技术优秀成果一等奖(2012年)、四川大学课堂教学质量优秀奖(2013年、2017年)和四川大学优秀教师(2012年)等荣誉,成为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的优秀骨干教师。鉴于其突出的教学能力,从我院2007年被批准为卫生部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后,即被遴选为首批带教师资,四川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试点开始后,成为四川省首批师资培训班讲师。2014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全面实施后,作为师资培训班讲师多次参加四川省和全国的师资培训项目,同时作为基地督导组专家多次参加四川省内国家住院医师规培基地的督导检查,在住院医师规范培训工作中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薪火相传,开拓创新
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作为国家部署在中国西部的口腔疾病诊疗中心,业精德馨、声誉四海,英才辈出、传承百年。作为其中的佼佼者,华成舸教授,在成长过程中就在华西口腔老一辈的大师、名医身边,潜移默化,将真诚、包容、睿智、创新、实干的华西精神传承与身。
华成舸教授1993年留校工作以来,扎根临床、教学一线25年,在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作为卫生部第一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项目学员,于1999年获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于2002年获口腔医学博士学位。在此过程中,在老一辈医学专家的熏陶下,坚持注重临床,打下了极为坚实的临床实践基础,并总结出独到的临床教学体会,并应用于随后的临床教学工作中,取得了突出的效果。其以临床胜任力为导向、严谨的临床思维能力培养为主线、阶梯式实践能力培训方法的教学模式,深受学生欢迎,使学员在临床思维能力、诊疗操作能力、科研能力、职业素养、人际沟通能力等方面均衡发展,得到了学校和学院教学督导组的好评,多次获得四川大学教学奖励。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后,华教授作为教学骨干和一线管理者,积极推进其教学理念,在院内外多个场合,通过对临床浸润式培训内涵和意义的深度剖析,提出了以临床思维能力培训为主线的临床医生培训理念,并以此为导向,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各种教学方法的开展和实施,提出了富有建设性的建议,受到省内外多个基地管理者和广大临床带教师资的好评,深受青年教师和住院医师敬佩。
在住院医师培训过程中,通过对病历书写的严格要求和临床案例的深度剖析,梳理临床思维,将医疗法规、临床规范、医患沟通实践等融入到具体的案例中,通过实际案例和病历的质控,让学员真正重视临床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的重要性。同时将教育培训与医疗质控紧密联系,倡导以培训促质控、以质控保培训的理念,打破了临床能力培训与医院科室管理的隔阂,其在教学和管理方面的多项举措相辅相成,有效提高了科室的临床、教学和管理水平。
针对近年来受电子病历和医院信息化管理模式推进导致的病历书写机械化问题,结合临床思维能力考核要点,对病历书写和临床思维能力培训的具体方法和技巧进行了总结,在实际开展、推广培训和教学督导中受到了广大教师和学员的高度认同,在多次师资培训班上深入浅出地讲授,受到了极大的欢迎,成为口腔医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班骨干师资。
华成舸教授勤于思考,勤于钻研,针对住院医师教学能够深入思考,创新模式,最突出的就是口腔门诊教学查房模式的形成。华教授在参考其他学科查房经验的基础上,针对口腔专科医院除了口腔颌面外科均为门诊的实际情况,探索门诊教学查房的方式方法,将浸润式教学引向深入,受到了广泛好评。
躬亲示范、谆谆教诲
身处底蕴深厚、大师云集的华西口腔颌面外科,华教授刻苦钻研,勇于创新,融合百家所长,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牙槽外科临床操作理论,领先于国内同行,这份精益求精、严谨求实的敬业精神时时感召着每一位年青的住院医师。在临床带教中,华教授向住院医师悉心传授多年经验总结出的专业理论知识、临床规范与技巧、实践技能操作规范及齿槽外科技术技巧,尤其注重对住院医师的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与锻炼。在临床实践操作及门诊手术中,华教授严格要求学员践行规范操作,及时总结归纳,将基础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在实际问题的讲解中,常常从最基础的解剖和病理知识到临床技术和前沿进展融会贯通,并结合医患沟通和法律法规,让学员感觉受益匪浅,在院内深受欢迎。同时,注重培养住院医师们的临床科研思维,引导他们从临床出发,学会思考,学会发现问题,并积极尝试解决问题。华教授一直坚信,只有基础扎实、积极思考并敢于创新的医生才能成为一位出色的医生,才能不断推动临床工作的发展。另外,华教授要求所有住院医们加强专业外语学习,每周开展英文文献汇报,从而可及时获取国内外最先进的知识与技术并顺利地进行科研工作和指导临床工作。
严师益友、润物无声
在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华成舸教授是一个是一位备受住院医爱戴倚赖的良师,也是住院医们可推心置腹的益友,他们愿意向华教授倾诉工作生活中的喜悦和迷茫,华教授也乐意与学生们分享自己的经验体悟,将关怀与爱护浸润在教学、生活全过程,如春风化雨,润物细无痕。在学生犯错误时,他是严师,将严谨的工作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学术作风抓在平时,抓在临床前。在小讲课和病例汇报中,总是不厌其烦地指出和分析错漏和不当之处,并要求年轻教师们耐心细致,对临床带教不松懈不马虎,要求学生要在细微处严格要求自己,反思自己,不仅在学习和生活中都要如此,养成了学生严谨、自查的好习惯。
在社会伤医事件不断发生,初入医途的住院医们感到莫大的心寒与悲哀,甚至有人有趁早退出医疗行业的消极想法。大家的内心愤懑不安,对未来感到迷茫,医疗工作也受到影响。华教授把住院医们的言行和心理的细微变化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结合自己的临床经历和体会,引经据典,结合各种社会现象和体现的社会心理特点,为学员和年轻医生解读伤医事件和应对策略,引导学员们理性看待目前的医患关系,并在实际工作中以身作则,通过有效协助处理院内外多次医患纠纷,为学员做出了榜样,帮助科室年轻医生和住院医师不断提高医患沟通技巧,真正做到从患者立场考虑问题,践行“医者仁心”的正道。
大医精诚、大道竭诚
华成舸教授不仅挥汗耕耘于华西口腔医院,还将经验和才智奉献给整个住院医师培训事业,担任了四川省全省住培结业实践能力考核工作组长,对考试方案的设计、考题命审题和考场设置等全面把关,保证了考试考核的顺利进行。在考试方案的制定时,由于不同专业的专业特点不同,考试考核重点和要点差异甚大,华教授坚持从临床实践能力水平考试的目标出发,制定了统一的适用于大多数专业的临床思维能力考试和实践操作技能考试试题标准;同时,深入各个专业,反复协商,制定了适合影像、病理、检验等特殊专业的考试方案;为了保证考试试题的质量,亲自担任审题组组长,组织各专业专家对所有试题进行了全面的专业审核;考试前,根据四川省卫计委的统一部署,作为首席专家参加了全省实践能力考试考官培训工作。华教授上述工作为四川省2017年和2018年结业考试的实践技能考核的顺利完成做出了巨大贡献。2018年4月起,华教授还兼任了中国医师协会口腔颌面外科专科医师培训试点工作委员会的总干事,继续为我国的毕业后医学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和才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