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后医学教育网
河北省

院长助力,医院—社区医教研协同发展 ——河北医大二院全科住培基地师资培训纪实

时间:2018-11-08 10:06 来源:河北省 作者: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全科医疗科 谢雅静 通讯员:师琳婧

 2018930日下午14:30全科医疗科示教室,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崔炜副院长为住培基地全科师资就“如何做好医学演讲”进行了一次形象生动、深入浅出的教学培训。参加培训的有医务处阎雪处长、石家庄市2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主任和骨干医师。崔院长风趣幽默、善用实例的演讲风格将医学演讲的精髓体现得淋漓尽致。授课完毕,崔院长与参会的社区中心主任们就基层卫生服务未来发展方向、社区基地建设、社区医院如何更好的合作等进行了磋商与交流。

演讲: 内容为王---有主线,有故事,有启发


  崔院长讲到,医学是严谨的科学,演讲者必须保证传递的信息准确无误;但是单纯说教的课堂不足以调动听者的积极性,更不容易产生共鸣和创新思维;怎样使二者完美结合,让听者既能从演讲中获取大量有用的信息,又能产生更深层次的思考,从而激发创新思维,崔院长给大家分享了一个让自己一“讲”成名的典型案例-----ACTION试验能告诉我们什么?”,面对国内顶尖的专家学者,他打破了以往汇报临床试验研究报告流程,巧妙地运用了启发式提问的方法,层层推进,引导听者得出了意想不到的结论。崔院长通过这个案例,诠释了主线、故事、启发在医学演讲中的含义和应用方法。

演讲:准备充分,关注技巧


 虽然医学是严谨的,但是演讲形式却是多种多样,因此演讲技巧的把握就显得尤为重要。既要遵循固定的章法,又要在章法中寻求创新,自由徜徉。章法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演讲四要素以及W6H2原则。在阐述这一原则时,崔院长指出几个大家平时不太注意的细节,比如:对听众知识水平的关注、听众的倾听状态、对演讲地点和现场设备的关注、对同台演讲者的关注、以及开场白形式的多样化、演讲过程中时间节点的把握、主体内容的逻辑顺序以及结束语形式的多样化等等。通过讲解,让参会师资改变了“医学演讲枯燥乏味”的错误观念,并对医学演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参加此次培训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主任和骨干医生,既要给社区居民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和健康教育,又肩负着培养基层全科医生的教学重任,这就要求他们能精确地梳理、分析、总结自己学到的知识,并运用多种演讲技巧将知识传播出去。崔院长的授课 让大家茅塞顿开,找到了自己既往演讲反应平淡的症结。

医院社区紧密合作,有利于社区医教研全面发展

                                                                                                                                                             

  培训结束后,由全科医疗科王荣英主任主持召开了全科基地座谈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们介绍了自己社区的特点,纷纷表示迫切希望大医院的医生们能给予他们医疗、教学和科研上的指导和帮助。科研是基层医生的薄弱环节,而医学水平的提高又有赖于医学科研,没有科研能力的提升,基层医疗单位将无法跻身国内前沿。崔院长表示,近年国家政策对基层大力倾斜,基层医生应抓住机遇,科研起步阶段先跟随医院医生学习,医院非常支持基层医疗的发展,如有需求定会倾囊相助,全科医疗科作为联系基层与专科的桥梁和纽带,会组织多种形式的有针对性的帮扶,我也会抽时间多去基层看一看,学一学,共同努力推动基层医教研协同发展。

  崔院长还对家庭医生签约提出了自己的见解。目前百姓对基层医疗水平缺乏信任,让其与基层医生签约有些免为其难,即使签约也是流于形式,真正患病了还是会首选医院就诊,这样签约就失去了意义。鉴于此,建议社区基层签约团队一定要有大医院的医生参与,基层医生负责健康人群的日常保健、健康宣教、常见病的诊疗、慢病管理等,对签约居民患病诊疗有困难时,大医院的医生做后盾指导,这样百姓就会觉得有保障,既避免了自己到上级医院看病摸不着头脑的问题,又为基层医疗机构留住了固定的病源,并最大限度地方便了患者。崔院长随和、平易近人的作风深受社区主任们的欢迎,大家纷纷邀请崔院长到各自社区进行调研和指导,崔院长表示,只要时间允许他将尽力去各个社区与大家交流。 

  崔院长的讲座对社区医生来讲犹如久旱逢甘霖,不但扭转了大家对医学讲座枯燥乏味的偏见,更重要的是提升了大家的自信,引发了大家的共鸣:常存敬畏之念,常怀感恩之心,社区医生依然能讲好医学崔院长的低调、热情拉近了三级医院与社区的距离,让我们一起努力加强医院-社区的紧密合作,让基层首诊、双向转诊、分级诊疗、家医签约政策能真正落到实处。


数字住培App下载
关注住培官方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