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1-02 15:24 来源:四川省 作者:卢玮 通讯员:卢玮
住院医师心中的好老师——谢席胜教授
川北医学院第二临床学院(南充市中心医院)规范化培训2017级学员 冯杰
川北医学院第二临床学院(南充市中心医院)由原国家副主席张澜先生于1937年创建,为集医疗、急救、科研教学、康复保健为一体的国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自2008年成为四川省规范化培训基地到2014年成为国家级规范化培训基地,十年来,为四川省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输送了大批医疗人才。
我有幸在2017年成为该内科基地的一名规范化培训学员(同时也是一名肾内科研究生)。对于一名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培训的学员,带教老师的教学水平与教学理念直接决定着规培学员在相关科室的收获。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一年多来,医院的很多带教老师对我都有莫大的帮助,让我逐渐适应了临床工作,掌握了一些常见疾病的诊治方法。但让我尤为感谢的是谢席胜老师对我的帮助和指导。她在生活上给予了我们诸多关心,在工作上给予了我们细心的指点,在为人处世方面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她亦师亦友,引导着我们在前行的道路上不断进步。
还记得2年前,正值春天,万物复苏、草长莺飞,而我的心却如死寂一般,因为那一年我把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搞砸了——考研失败。这件事一直萦绕在心间,使得眼前的整个世界当时显得分外阴雨朦朦。就在我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徘徊不定的时候,有一束光照亮了我的世界。在一次病案讨论及点评学术活动结束后,我遇到了谢老师。她当时已经知道我考研失败,当看到有点灰心丧气的我,谢老师对我说:“冯杰,失败并不可怕,这次考试失利,就当一次生活的历练吧。好好复习,明年一定会高分录取!老师相信你,好好努力哈。”听到谢老师的话,我的心微微有些震颤。平时谢老师给人一种严谨、威严的感觉,但是当遇到困难的时候,谢老师对我一个实习生却报以了真诚的关心、给予了最大的鼓励,此时的谢老师让我觉得是那么亲切,那么亲近,这让我突然感觉身体里充满了能量,一下子阴霾全消。经过刻苦的努力,一年后我顺利考取了研究生并同时进入了南充市中心医院接受规范化培训。
进入医院规范化培训以后,我对谢老师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她是一名拥有丰富教学经验和临床经验,热爱教学,长期工作于临床一线,爱岗敬业,治学严谨,严于律己的资深教授。她对内科规范化培训的教学十分认真和关注,也非常乐于关心、指导学员。作为肾内科的主任,她需要管理科内大小事务,但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查房,每每亲自担任查房老师,给年轻医生以示范、指导;也给住院医生以积极参与的空间,她尊重规范化培训医生,给学员们机会发表自己的思路和见解;在平时的查房、病案讨论中,她常采用“提问”的方式和以“问题”为导向的方法进行规范化培训教学,而不是直接灌输知识点。她利用查房、病历点评、小讲座、病案讨论各种形式指导学生,总是十分耐心地引导学生一步步掌握正确的临床思维。每当看到学员们的进步,谢老师就会十分开心,好像忘了培训过程中的一切劳累和辛苦。
谢老师多年来一直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长期以来我们医学生接受的是以“疾病-诊断-治疗”的教学模式。但是现实临床工作中,病人主要是以某一症状(或体征)就诊,而不是直接说自己得了什么病来治疗的。如何从患者的症状(或体征)入手到精准的给出疾病诊断,需要培养和建立规范的临床思维。谢老师以肾内科为试点,以规培同学为对象,以“症状(体征)-疾病精准诊断-精准治疗”的思路对学员进行培训,通过一个个典型病例的查房、病历点评,病案分享、床旁指导查体、指导判读肾内科专科检查等为学生提供了如何从症状(体征)入手,结合查体及实验室和辅助检查,一步步达到疾病精准诊断;通过对相关疾病指南、专家共识、诊疗规范的带教,给学生规范的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思路。通过这种带教方式,我们学员有了一个严谨的、规范的、科学的对疾病诊治的思路,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训练了我们学员规范化的体格检查能力,加强了学生对临床相关实验室检查和辅助检查结果的正确判断和分析能力。在查房过程中,谢老师也会有意识地带教如何做好医患沟通。她常常先看了住院医生医患沟通记录,自己再查看病人,再与患者进行一次沟通,让学生在旁边全程学习,再下来点评住院医生沟通方面的问题及亮点,这样的一个培训过程,对我们年轻医生的成长是非常有用的。虽然这个过程看似平淡,但体现了谢老师的良苦用心。
记得,2018年住院医师规培结业考试在即,为了让学员们以优秀的成绩结业,虽然当时谢老师临床工作十分繁忙,还有本科教学及研究生即将毕业等繁重的教学任务,但她主动舍弃了自己的大量休息时间,不顾疲倦,反复研究规范化结业考试大纲,结合教材,将内科结业要求考试的所有疾病,以病案为载体,以问题为导向制作成幻灯,与学员们互动,进行了全院内科规培学员为期三个半天的强化培训。紧张而繁忙的培训如火如荼地进行,谢老师细心的讲解每一个知识点,点评学员回答问题的方方面面。培训期间每天谢老师都精神饱满,但我们却能听到她嗓子渐渐地变得沙哑,可她好像毫无察觉,心思全部放在了培训上面。今年我院规培结业考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学员们在规培群里一致地表达了对谢老师的真诚感激和对规培基地的热爱。
除了对内科基地学员临床能力的培训,谢老师还注重全院规培学员的科研能力的提升。自2016年起,谢老师已经连续两年主持了全院的研究生-规培学员临床科研论坛。论坛内容丰富,精彩纷呈,涉及如何从临床问题中找到科研思路、如何实施课题研究,如何撰写科研论文、临床思维的建立等等。规培学员在论坛中各抒己见、百家争鸣,学术的盛宴带给了我们满满的收获。
谢老师不仅在工作上细致认真,生活上,她也是一位智者。记得一次外出学习,我和师姐与她同乘一车,有幸和她聊天。我们聊到了“南渡北归”,聊到了当时热门电影“红海行动”等等。她对我们说中国人一定要自立自强,一定要有爱国精神,要有家国情怀。在旅途中,她对待乘务人员和其他乘客的礼貌、礼让,都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让我学会了做人的修养。更有趣的是,她还教我如何更好地与女朋友相处,也是让我受益匪浅。
谢老师亦师亦友,为师---她做到了传道授业解惑,她是最美的蜡烛,甘愿燃烧自己,也要为后来者照亮前行的路;为友---她乐于倾听和帮助,愿意同我们一起化解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她是我心中最美、最好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