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后医学教育网
四川省

我心中的好老师----魏坤副主任医师

时间:2019-02-11 15:10 来源:四川省 作者:2016级内科规培医生 刘富强 通讯员:陈艳


结束心内科的轮转已经近半年了,但我仍清晰地记得第一见到魏坤老师的场景:当时他正在床旁给病人抽血,对此我十分不解,在咨询师兄后才知道魏老师外号叫做“一针见血”。每当遇到有难抽血的病人时,护士都会向他寻求帮助,他也逢呼必应。入科分组时,我幸运地成为他的组员。从那时起,魏老师便用他的一言一行教导着我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

一、言传身教,倾囊相授。

初入临床工作,心内科复杂难懂的疾病以及高强度的工作压力让我不知所措,但魏坤老师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深入浅出地给我讲解,指导我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教学查房时,魏老师会提前准备好教学课件,并通过实际的临床案例,让我对深奥难懂的专业知识有了形象的感知;科室小讲课时,魏老师并非照本宣科、填鸭式的灌输知识,而是通过相互讨论和提问的方式培养我的临床思维;在技能培训时,他注重规范、细节,并常说“练习时自己多受累,操作时病人少受罪”,每次他都反复地教学演练,并做到“放手不放眼”,不厌其烦地指导我进行临床问诊、专科查体及技能操作,不管练习多晚,魏老师都会在身后默默地陪伴。记得有次讲解心电监护仪的使用时,魏老师自己当模特,并耐心地纠正我在操作过程中的失误,指出操作中要注重人文关怀;在修改病历时,他会把我叫到电脑旁,逐字逐句修改,甚至精确到标点符号。魏老师孜孜不倦的教诲、细致严瑾的教学态度,都给人如沐春风的感觉,让我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不断地提升与进步。 还记得去年参加“成医杯四川省第五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技能竞赛的时候,我当时心中没有底气,不敢参加这种类似的竞赛。魏老师知道这种情况后,立即找到我,和我谈心,告诉我攻城莫畏坚,攻书莫畏难,只要自己认真训练,不要在乎结果,要注重训练的过程,自己可以借这种机会中顺势提升一下自己的操作水平。经过他的鼓励,我加班加点地训练,并成功在此次竞赛中获得全省内科组的二等奖的好成绩。获奖后,我第一个就告诉了魏老师,他还半开玩笑地说我真羡慕你们,,有四川省卫计委提供的这样展示自己的机会,我们当初要是有这样的机会,我也捧几个奖玩玩

二、医技高超,医德高尚。

心内科,大家都爱在私下叫做“心累科”,可见其工作强度之大,但是魏老师始终充满活力,十余年如一日,对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讲到学医初衷时,他常说“不为良相、便为良医”,这也使他淬炼出高超的医疗技术,并从死神手中夺回了无数的生命,也培育了许多优秀的青年医生。每周五是魏老师的介入手术日,不管手术结束多晚,他都会托着疲乏的身子在病房中穿梭,查看手术后患者的情况以及了解小组病人当天的病情变化。对他来说加班是家常便饭,傍晚的科室,他的办公电脑总是亮着,他瘦高的身影也被投射得格外高大。还记得我分管的28床患者袁婆婆,她是一名终末期难治性心衰病人,对多种利尿剂均无效,住院期间,魏老师无论手术结束后多晚都去查看并询问当天的病情及尿量,在查体时也总是用双手捂热听诊头。他时常教导我说“医生不单要会治病,也要给病人以温度,更要关心病人的吃喝拉撒睡”,虽然袁婆婆最终去世了,但魏老师的高尚的医德让他收获了家属的最真挚的感激。魏老师高尚的品德犹如栀子花香,沁人心脾,即使离开心内科后,也不时会遇到他的“粉丝”。在肾脏内科转科期间,我就遇到了有着严重焦虑症的李婆婆,她患有高血压病及慢性肾衰竭,因为乱吃中药从而导致肾功恶化,她依从性极差,入院后拒绝服用西药及输液治疗。科室医生、护士及她的丈夫轮番劝导均无效,正当大家都一筹莫展时,她的大女儿对她说“这是心内科魏坤老师开的药” ,李婆婆听后马上同意输液治疗。魏老师用他高超的诊疗技术救死扶伤,用他高尚的品格感染他人,对工作坚持、执着、认真的精神形成了他独特的魅力,犹如一抹阳光,温暖着身边的每一个人。这种精神也如一粒种子,在我心间生根发芽。

三、亦师亦友,关怀备至。

在工作中,他是要求严格的带教老师,是并肩作战的同事;在私下,他是和蔼可亲的长辈,是无所不谈的朋友。繁重的临床工作结束后,他也会与我谈论当下热播的电视连续剧,推荐他热爱得音乐,和我打成一片。当我在生活中遇到困惑时,他也会主动找我谈心,以一位长辈的方式耐心地开导我,给我无微不至的关怀。魏老师为人谦和,温文儒雅,待人友善,出科后无论在何处相遇,他都会对我展示出他迷人的微笑。

“大医精诚,止于至善”,魏坤老师正用他的一言一行彰显这句话的无限魅力。跟随魏老师学习的四个月虽短暂,但我从他的身上传承了以救死扶伤为己任,以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为目标的从医信仰。他的言传身教也将激励着在将来的医学生涯中刻苦钻研,不断学习,争取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                                        

数字住培App下载
关注住培官方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