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2-27 16:12 来源:陕西省 作者:王鹏 通讯员:张玮
近日,一堂情景模拟培训课在宝鸡市中心医院培训楼三楼示教室开展。住培医师在模拟病房中,通过亲自查房、参与抢救、医患沟通等,体验了真实的诊疗流程。这样的培训方式,让参与“诊疗过程”的住培医师,甚至是扮演患者的医师都大呼过瘾。
其实这只是该院加强住培工作的一个缩影。作为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我院立足实际,通过规范住培管理、完善设施设备、强化师资力量、设置特色课程等,全力打造具有宝鸡市中心医院特色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基地运行6年来,先后接收住培学员274人,结业114人。
规范住培管理,提升培训质量
2012年,该院作为试点单位,开始开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2014年,通过国家卫健委评审后,被确定为第一批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承担起15个专业的住培工作。
医院党政班子深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不只是人才培养的“孵化器”,还是破解医改难题的“金刚钻”,更是真正实现分级诊疗的基础性、枢纽性工程,这个基地既是荣誉,更多的是一份责任。
为此,医院成立了住培工作领导小组和各专业教研室以及专业基地教学小组,去年又独立设置了住培管理办公室,全面管理住培工作。除此之外,先后制定下发了《宝鸡市中心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办法和制度》《宝鸡市中心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招录办法》等一系列配套文件,对学员招录、轮转考核、经费使用、学员待遇、师资培训等方方面面进行了规范,形成了完备的管理体系。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严格过程管理,住培办不仅印制了囊括住培学员入科登记及入科教育、科室小讲课、教学查房、出科考核、病例讨论记录等在内的统一培训记录本,加强全院住培管理同质化,还定期开展师生双评活动,考查教师带教质量和学员学习情况,激励师生在“质”和“量”上双达标。
加大硬件投入,完善配套设施
优越的教学条件能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对医院教学工作会起到积极的影响,医院深谙其中深意。近年来,该院加大硬件投入,完善住培学员从学习到生活的设施设备,为推动住培工作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走进2017年建成投用的23层培训楼,优越的教学条件让人眼前一亮。设置了标准教室4间和讲座厅2个,配置了图书阅览室、电子阅览室、电子考场和实训室等20间,购置了包括SimMan 3G综合模拟人、心肺复苏模拟人等在内的价值500余万元的模拟教学设备。
除了打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外,医院还格外注重对住培医师生活的保障。在国家补助的基础上,医院也对住培医师给予一定补助,并对住培医师开放职工餐厅,和我院员工享有同等的就餐标准;在崭新的培训楼里设置有住培宿舍,住培学员均为两人一间,书桌、书柜、空调等学习生活设施一应俱全。医院通过“衣、食、住”各方面的改善,全力构筑温暖、舒适的生活环境,让学员感受家庭般的温馨。
增强软件升级,打造一流师资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
3年住培是医生职业生涯打基础的阶段,也是实现医生能力、素养同质化的关键。在这个时期,老师的带教水平至关重要。
为了提升住培基地的软实力,医院在选拔指导教师时将综合能力和教学质量作为首选条件,不仅要求指导教师思想素质高、责任能力强、技术业务精、知识水平广,还要具备丰富的临床教学经验,善于总结改进,具备较强的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流的教学水平依靠一流的师资队伍。医院定期组织院内各类教学培训,与国内外诸多知名医学院校搭建培养平台,选派骨干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外出进修学习,并通过预试讲、参加各级教学竞赛、开展示范教学等教学活动,全方位提升教师教学水平。近年来,先后选派管理人员和带教老师参加中省市各级各类培训150余次。
目前,医院已形成一支规模适度、结构合理、德才兼备的优秀师资队伍,310名带教老师完全能够满足基地申报容量的带教任务。
设置特色教程,丰富培训形式
“我希望在我最美好的年华所付出的3年时间有所值。”2018级内科专业住培医师姜利利说,这也是“准医生”们的心声,更是我院作为全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矢志不渝追求的目标,希望通过规范化培训真正达到提高住院医师独立规范行医能力的目的。
“以良好职业道德、扎实医学理论基础和临床专业技能为重点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合格医学人才成长的必由之路,在职业成长关键期获得高质量的培训,将为年轻医生一生职业成长奠定坚实根基。”住培办主任王鹏说,为此,医院在确保培训内容完整性、培训时间连贯性和考核严肃性的同时,力争培训因材施教、形式丰富多样。
技能+人文,一项都不可缺。各个带教科室根据教学大纲要求,组织教学查房、小讲课、床旁教学、疑难病例讨论等全方位教授临床知识与技能。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增强住培医师的人文素养,住培办在每个月的学术讲座中增加了医学人文等方面的内容。
因材施教,一个都不能少。针对全科学员短期培训科室多的特点,全科专业基地单独制定专题讲座计划,每个月另行安排2个专题的理论授课,弥补带教老师门诊轮转期间不能给全科学员系统讲课的缺憾。
远程培训,住培教学“无死角”。住培办将华西远程讲座纳入到全科医师的培训中来,专门挑选我院目前尚无法承担的课程供全科医师学习。
实践培训,人人技能提升。住培办提前规划设计,先后组织内科、外科等教研室根据住培学员实践技能水准,开展教学实训。仅2018年,开展了体格检查、内外科专项技能操作、影像阅片技能、执业医师考前实践技能培训、结业考前实践技能培训等5个专项、42场次技能操作培训,共培训住培医师2000余人次。
借助平台,加强学历深造。住培办充分利用我院与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携手开办同等学力在职硕士研究生班这一平台,组织推荐优秀住培医师参加入学考核,其中11人通过了考核。
思想教育,时刻不松懈。成立了两个团支部,先后开展了团活动、党课学习,邀请援藏医生李耀妮现身讲授援藏故事,给住培医师发放《梁家河》读本并组织共读活动,参加各专科组织的下乡扶贫、义诊、社区健康教育活动。
除此之外,为了能让住培医师更快的熟悉临床工作流程,提高临床思维和实践工作能力,掌握医患沟通的基本技能,住培办遴选优秀师资筹备开展临床情景模拟培训课程,并组织师资参加了华西医学院临床技能培训中心举办的情景模拟教学师资培训课程,于日前将这一特色课程应用到教学中。
稳扎稳打工作,住培成效凸显
让我们先来看一组数据:
住培医师撰写投寄论文3篇;
2014级33名住培医师在结业考试中,实践技能考核通过率100%,理论考核通过率94%;
2015级31名住培医师在结业考试中,实践技能考核通过率100%,理论考核通过率96.7%;
2017级执业医师考试过关率91%;
2018年4名带教老师获各级各类表彰。其中,全科医学科主任陈西洲荣获“全国住培优秀专业基地主任”称号,普外科主任杨维桢荣获“陕西省住培优秀专业基地主任”称号,儿科副主任吕菊红和呼吸内科副主任陈凯荣获“陕西省住培优秀带教老师”称号。
成绩是对付出最好的注解,肯定则是对工作最好的证明。
“在培训基地,我见到了更多的病种,眼界更开阔了,临床思维也得到拓展。”现正在我院接受规范化培训的2016级住院医师韦杨超说。小韦所报的是外科专业的住规,他说在规培轮转期间,对其他专业学科的了解和实战训练,对于自己今后综合考虑患者整体情况,更好地进行专科治疗会很有帮助。
“培训虽然辛苦,但医院给了我很多实践机会。现在,面对病人,我很有自信。”2016级全科专业住院医师王浩龙说。刚出校门还没有实践经验的他刚开始连医嘱都不会开,要给患者进行骨穿更无异于天方夜谭。经过住培实践技能培训,如今,王浩龙进步神速,骨穿对他而言已得心应手。
“住培让我从医学生向医生转变,在规培过程中不仅体会到自我价值实现的愉悦感,也体会到了职业的自豪感。”2017级外科专业马文科说。经过两年的规范化培训,小马说他有更多的机会将书本中的理论运用的实践中,和患者交流越来越顺畅,也越来越多的体会到来自患者的尊重和认可。
在市卫健委组织的一次对全市医疗单位医政工作考核中,当考核组抽查一所县医院病例时,发现了一份与众不同的病例,这份病历无论是格式还是内涵,无论是专业术语还是医患沟通,都非常规范和到位。咨询后得知书写这份病历的医生曾是我院2014级的规培医师,他书写的病历正是按照曾经规范化培训时所学。此后,他的病历一度被县医院当作范本传阅学习。
正如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曾经说过那样 “播下一个行动,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正是通过努力在住培医师中播下规范行医的种子,让他们在今后的从医路岁月中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和操守。
我们期待种子发芽、开花、结果!